關于大大的成語 (735個)
-
181
隙大墻壞
- 成語拼音:
- xì dà qiáng huài
- 成語解釋:
- 墻縫大了就要倒。比喻錯誤不及時糾正,就會造成禍害。
- 成語出處:
- 《商君書·修權》:“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
-
182
喜功好大
- 成語拼音:
- xǐ gōng hào dà
- 成語解釋:
- 功:功績,成就;好:愛好,喜歡。喜愛干大事,建大功業。多形容浮夸的作風
- 成語出處:
-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彭尚書奏折》:“喜功好大,妄逞材能。”
-
183
小屈大伸
- 成語拼音:
- xiǎo qū dà shēn
- 成語解釋:
- 屈:委屈。伸:展開,發揮出來。先能夠受點委屈,而后會大有作為的。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绤正傳》:“云合霧集,量時揆宜,用取世資,小屈大申,存公忽私。”
-
184
小題大作
- 成語拼音:
- xiǎo tí dà zuò
- 成語解釋:
- 拿小題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當做大事情來處理。
- 成語出處:
- 明 楊聰《玉堂薈記》:“成既被提入京,欲伸前志,每為范木漸所阻,迨莧以艱去,而成遂奏揭紛出,小題大作矣。”
-
185
小題大做
- 成語拼音:
- xiǎo tí dà zuò
- 成語解釋:
- 比喻把小事當作大事來辦,指無此必要
- 成語出處:
-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二十:“[山谷詩《云濤石》]全是以實形虛,小題大做,極遠大之勢可謂奇想高妙。”
-
186
元惡大憝
- 成語拼音:
- yuán è dà duì
- 成語解釋:
- 元惡:首惡;憝:奸惡。原指大為人所憎惡。后指元兇魁首。
- 成語出處:
- 《尚書·康誥》:“王曰:‘封,元惡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后漢書·陳蕃傳》:“元惡大奸,莫此之甚。”
-
187
以小見大
- 成語拼音:
- yǐ xiǎo jiàn dà
- 成語解釋:
-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
- 成語出處:
- 老舍《趙子曰》:“這樣的事實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設,可是以小見大,這幾件小事不是沒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義的人們所能辦到的。”
-
188
張大其詞
- 成語拼音:
- zhāng dà qí cí
- 成語解釋:
- 張大:夸大。說話寫文章將內容夸大。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送楊少尹序》:“太史氏又能張大其事,為傳繼二疏蹤跡否?”
-
189
張大其事
- 成語拼音:
- zhāng dà qí shì
- 成語解釋:
- 張:夸張。把原來的事情夸大。形容言過其實。亦作“張皇其事”、“張大其辭(詞)”、“張揚其事”。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送楊少尹序》:“太史氏又能張大其事,為傳繼二疏蹤跡否?”
-
190
罪莫大焉
- 成語拼音:
- zuì mò dà yān
- 成語解釋:
- 罪惡之大無過于此。形容罪大惡極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五年》:“昭子即位,朝其家眾曰:‘豎牛禍叔孫氏,使亂大從,殺適立庶,又披其色,將以赦罪,罪莫大焉。’”
-
191
智小言大
- 成語拼音:
- zhì xiǎo yán dà
- 成語解釋:
- 謂才智低下,說話口氣卻很大。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江夏王道宗傳》:“君集智小言大,舉止不倫,以臣觀之,必為戎首。”
-
192
知小言大
- 成語拼音:
- zhì xiǎo yán dà
- 成語解釋:
- 知:通“智”。聰明才智不濟,說話口氣卻很大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李道宗傳》:“侯君集破高昌還,頗怨望。道宗嘗從容奏言:‘君集知小言大,且為戎首。’……既而君集反,帝笑曰:‘如公素揣。’”
-
193
不達大體
- 成語拼音:
- bù dá dà tǐ
- 成語解釋:
- 大體:大局,整體利益。不懂得從大局考慮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袁紹傳》:“袁紹不達大體。”
-
194
不登大雅
- 成語拼音:
- bù dēng dà yǎ
- 成語解釋:
- 大雅:高貴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廳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
- 成語出處:
- 見“不登大雅之堂”。
-
195
不顧大局
- 成語拼音:
- bù gù dà jú
- 成語解釋:
- 不考慮整個局面或形勢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6回:“似此不顧大局,自便私圖,若非欽派親信大員,前往各省詳細稽查,認真清理,將來財政竭蹶,根本動搖,其弊當不可勝言……”
-
196
百年大計
- 成語拼音:
- bǎi nián dà jì
- 成語解釋:
- 百年:泛指長久;計:策略。關系到長遠利益的計劃或措施。
- 成語出處:
- 清 梁啟超《論民族競爭之大勢》:“數月之間,而其權力已深入鞏固,而百年大計于以定矣。”
-
197
八抬大轎
- 成語拼音:
- bā tái dà jiào
- 成語解釋:
- 大官坐的由八個人抬著走的大轎子,是身分重要的標志
- 成語出處:
-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44回:“大人這一次出京,坐的八抬大轎,比先前更顯榮耀。”
-
198
彪形大漢
- 成語拼音:
- biāo xíng dà hàn
- 成語解釋:
- 彪:小虎;比喻軀干魁梧。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痛史》第九回:“二人都是彪形大漢,濃眉廣顙,燕頜虎腮。”
-
199
不以一眚掩大德
- 成語拼音:
- 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 成語解釋:
- 以:因;眚:過失,錯誤;掩:遮蔽,遮蓋;德:德行。不因為一個人有個別的錯誤而抹殺他的大功績。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200
不知大體
- 成語拼音:
- bù zhī dà tǐ
- 成語解釋:
- 知:知道;大體:重要的道理。不懂得大道理或從全局出發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田弘正傳》:“時度支使崔倰不知大體,固阻其情,凡四上表不報。”
* 關于大大的成語 形容大大的成語 描述大大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