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處理的成語 (108個)

    101

    一日之長

    成語拼音:
    yī rì zhī cháng
    成語解釋:
    表示判斷或事情有相當能力。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品藻》:“論王霸之余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
    102

    一時權宜

    成語拼音:
    yī shí quán yí
    成語解釋:
    權宜:因時因事變通。暫時變通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8回:“不穿孝這樁事自己也知是一時權宜,其實去報仇,所以才不穿孝。”
    103

    于心不忍

    成語拼音:
    yú xīn bù rěn
    成語解釋:
    指對某人或某事物心存憐憫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八回:“再要刑法加重,于心不忍,然而人心因此江河日下。”
    104

    越俎代庖

    成語拼音:
    yuè zǔ dài páo
    成語解釋:
    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業務范圍去別人所管的事。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105

    一張一弛

    成語拼音:
    yī zhāng yī chí
    成語解釋:
    張:緊張;拉緊弓弦;弛:松弛;放松弓弦。相傳周文王和周武王政事像使用弓弩一樣;有拉緊的時候;有放松的時候。用來比喻工作的緊松、生活的勞逸要合安排;適當地調節。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雜記下》:“張而不馳,文武弗能也;馳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106

    捉賊見贓

    成語拼音:
    zhuō zéi jiàn zāng
    成語解釋:
    比喻是非的事,要以事實為根據。
    成語出處:
    元 李文尉《燕青博魚》第三折:“常言道:'捉賊見臟,捉奸見雙。'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還我奸夫來便罷。”
    107

    捉賊捉贓

    成語拼音:
    zhuō zéi zhuō zāng
    成語解釋:
    比喻是非的事,要以事實為根據。
    成語出處:
    宋·胡太初《晝簾緒論·治獄》:“諺曰:‘捉賊捉臟,捉捉雙。’此雖俚言,極為有道。”
    108

    捉賊捉贓,捉奸捉雙

    成語拼音:
    zhuō zéi zhuō zāng,zhuō jiān zhuō shuāng
    成語解釋:
    比喻是非的事,要以事實為根據
    成語出處:
    宋·胡太初《晝簾緒論·治獄》:“諺曰:‘捉賊捉贓,捉奸捉雙。’此雖俚言,極為有道。”
    * 關于處理的成語 形容處理的成語 描述處理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