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聲勢的成語 (127個)

    101

    凜凜威風

    成語拼音:
    lǐn lǐn wēi fēng
    成語解釋:
    凜凜:可敬畏的樣子。形容氣派令人敬畏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8回:“有一個守旗壯士,冠簪魚尾,甲皺龍鱗,身長一丈,凜凜威風,便是險道神郁保四。”
    102

    莫敢仰視

    成語拼音:
    mò gǎn yǎng shì
    成語解釋:
    仰:抬頭。不敢抬頭看。形容被對方的所壓倒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于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猿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103

    明明赫赫

    成語拼音:
    míng míng hè hè
    成語解釋:
    形容光亮奪目,顯赫。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104

    漫山遍野

    成語拼音:
    màn shān biàn yě
    成語解釋:
    漫:原為水滿外流的意思;引申為“布滿”;遍:動詞;遍及;布滿。原指布滿了山坡山岡、田間曠野。形容數量很多、范圍很廣、很大。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8回:“西涼州前部先鋒馬岱引軍一萬五千,浩浩蕩蕩,漫山遍野而來。”
    105

    敲鑼打鼓

    成語拼音:
    qiāo luó dǎ gǔ
    成語解釋:
    ①謂歡慶祝賀。②形容大造,大肆進行輿論宣揚。
    成語出處:
    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我們取得那么大的勝利,人家服服貼貼,敲鑼打鼓。”
    106

    如火燎原

    成語拼音:
    rú huǒ liáo yuán
    成語解釋:
    燎:燒;原:原野。如火在原野燃燒。比喻很大,難于阻抑。
    成語出處:
    《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
    107

    山崩地裂

    成語拼音:
    shān bēng dì liè
    成語解釋:
    山崩塌;地開裂。多為地震所引起。原用來指災難性的巨大事變。后比喻之大;變化劇然。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元帝紀》:“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天惟降災,震驚朕師。”
    108

    推波助瀾

    成語拼音:
    tuī bō zhù lán
    成語解釋:
    使水掀起波浪。比喻從旁鼓動;助長其;使事態擴大。瀾:大波浪。
    成語出處:
    隋 王通《文中子 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109

    推波助瀾,縱風止燎

    成語拼音:
    tuī bō zhù lán,zòng fēng zhǐ liáo
    成語解釋:
    瀾:大波浪。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的,擴大影響
    成語出處:
    隋·王通《文中子·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110

    頭面人物

    成語拼音:
    tóu miàn rén wù
    成語解釋: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力的人(多含貶義)。
    成語出處:
    王蒙《悠悠寸草心》:“小小的理發室也反映著人世的滄桑,何況到這里來整容的頗多頭面人物。”
    111

    滔滔滾滾

    成語拼音:
    tāo tāo gǔn gǔn
    成語解釋:
    ①大水奔流貌。常比喻說話連續不斷。②喻浩大。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他便把他父親怎的半生攻苦,才得了個榜下知縣……一五一十、從頭至尾、本本源源、滔滔滾滾的對那女子哭訴了一遍。”
    112

    天搖地動

    成語拼音:
    tiān yáo dì dòng
    成語解釋:
    仿佛天快要塌下來;地將要陷下去似的。形容或威力強大的變化。
    成語出處: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43回:“這場大戰,真個是天搖地動,日色無光。”
    113

    威風八面

    成語拼音:
    wēi fēng bā miàn
    成語解釋:
    形容神氣十足,懾人。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鄙人面奉御旨,辦理‘七七’周年紀念——有人早就這樣替我宣傳出去了——應該是威風八面的事。”
    114

    萬馬千軍

    成語拼音:
    wàn mǎ qiān jūn
    成語解釋:
    形容兵馬眾多或浩大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千里獨行》第四折:“他恰才萬馬千軍擺下戰場,則見他們把門旗放,顯出那棄印封金有智量。”
    115

    掀天揭地

    成語拼音:
    xiān tiān jiē dì
    成語解釋:
    可以撼動天地。形容非常浩大,或巨大而徹底的變化。
    成語出處:
    宋 辛斆《后序》:“萊公兩朝大臣,勛業之盛,掀天揭地。”
    116

    洶涌彭湃

    成語拼音:
    xiōng yǒng péng pai
    成語解釋:
    波浪翻騰,互相撞擊。亦比喻浩大,不可阻擋。
    成語出處: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沸乎暴怒,洶涌彭湃。”
    117

    興云致雨

    成語拼音:
    xīng yún zhì yǔ
    成語解釋:
    興云:布下云彩。致雨:使下雨。神話傳說,神龍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樂曲詩文,雄壯,不同凡響。
    成語出處:
    唐·皇甫氏《原化記·陸生》:“道成者能興云致雨,坐在立亡。”
    118

    云集景從

    成語拼音:
    yún jí jǐng cóng
    成語解釋:
    如云聚合,如影隨形。比喻浩大,響應迅速。語出漢賈誼《過秦論》:“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成語出處:
    語出漢·賈誼《過秦論》:“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119

    印累綬若

    成語拼音:
    yìn léi shòu ruò
    成語解釋:
    形容官吏身兼數職,顯赫。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佞幸傳 石顯》:“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綬若若邪!”
    120

    以虛為實,以實為虛

    成語拼音:
    yǐ xū wéi shí,yǐ shí wéi xū
    成語解釋:
    表面上很空虛,實際上作好了充分準備;表面看來準備很充分,實際上是虛張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32章:“但臣與逆賊周旋三年,深知逆賊狡計甚多,常常以虛為實,以實為虛。”
    * 關于聲勢的成語 形容聲勢的成語 描述聲勢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