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聲勢的成語 (127個)
-
21
烈烈轟轟
- 成語拼音:
- liè liè hōng hōng
- 成語解釋:
- 烈烈:火焰熾盛的樣子;轟轟:象聲詞,形容巨大的聲響。形容事業的興旺。也形容聲勢浩大,氣魄宏偉。
- 成語出處:
- 宋·文天祥《沁園春·題張許雙廟》詞:“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
-
22
潑聲浪氣
- 成語拼音:
- pō shēng làng qì
- 成語解釋:
- 潑:潑辣;浪:放浪。潑辣的聲調放浪的聲勢。形容撒潑的神態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0回:“金桂聽見他婆婆如此說,怕薛蟠心軟意活了,便潑聲浪氣大哭起來。”
-
23
聲東擊西
- 成語拼音:
- shēng dōng jī xī
- 成語解釋:
- 迷惑敵人的一種戰術;虛張聲勢說攻擊東邊;實際進攻西邊。聲:聲張;擊:打擊。
- 成語出處:
- 唐 杜佑《通典 兵六》說:“聲言擊東,其實擊西。”
-
24
聲威大震
- 成語拼音:
- shēng wēi dà zhèn
- 成語解釋:
- 聲勢威望急速增長;使人非常震動。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0回:“將軍功績已成,威聲大震。”
-
25
先聲后實
- 成語拼音:
- xiān shēng hòu shí
- 成語解釋:
- 聲:聲勢;實:實力。比喻先用聲勢挫折敵方士氣,然后交戰。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兵固有先聲而后實者,此之謂也。”
-
26
叱咤風云
- 成語拼音:
- chì zhà fēng yún
- 成語解釋:
- 叱咤:發怒吆喝。一聲怒喝;可使風云變色。形容聲勢威力極大;可以左右整個局勢。
- 成語出處:
- 《晉書 乞伏熾磐載記論》:“熾磐叱咤風云,見機而動。”
-
27
虎狼之勢
- 成語拼音:
- hǔ láng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兇猛的聲勢。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 要略》:“孝公欲以虎狼之勢而吞諸侯。”
-
28
排山倒海
- 成語拼音:
- pái shān dǎo hǎi
- 成語解釋:
- 排:排開;倒:翻倒。推開山岳;翻倒大海。形容來勢猛;聲勢浩大;力量強大;壓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 成語出處:
- 宋 楊萬里《病起喜雨聞鶯》詩:“病勢初來敵頗強,排山倒海也難當。”
-
29
撲天蓋地
- 成語拼音:
- pū tiān gài dì
- 成語解釋:
- 鋪天蓋地。形容聲勢大,來勢猛。
- 成語出處:
- 西戎《宋老大進城》:“撲天蓋地的煙,把麥地罩得什么也看不見了。”
-
30
撼天震地
- 成語拼音:
- hàn tiān zhèn dì
- 成語解釋:
- 撼:搖動;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志 文帝紀》裴松之注:“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于時天震地駭。《水經注 河水》:“濤涌波襄,雷奔電泄,震天動地。”
-
31
雷聲大,雨點小
- 成語拼音:
- léi shēng dà,yǔ diǎn xi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做起事來聲勢造得很大,實際行動卻很少。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28卷:“雷聲甚大,雨點全無。”
-
32
天震地駭
- 成語拼音:
- tiān zhèn dì hài
- 成語解釋:
- 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有時形容事件、場面令人驚駭。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志 文帝紀》裴松之注:“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于時天震地駭。”
-
33
虛聲恫嚇
- 成語拼音:
- xū shēng dòng xià
- 成語解釋:
- 虛聲:假裝出一種聲勢。用虛張聲勢來恐嚇別人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28章:“張勛所謂‘誰敢造反我就去打誰’的一句豪語,不過虛聲恫嚇,他未嘗不知道他的辮子軍……并不善于沖鋒陷陣。”
-
34
震天動地
- 成語拼音:
- zhèn tiān dòng dì
- 成語解釋:
-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勢浩大。
- 成語出處:
-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 河水》:“壁立千仞,河流激蕩,濤涌波襄,雷奔電泄,震天動地。”
-
35
震天撼地
- 成語拼音:
- zhèn tiān hàn dì
- 成語解釋:
-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劉流《烈火金剛》第24回:“這時人群中爆發出震天撼地的聲浪:‘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
-
36
暴風驟雨
- 成語拼音:
- bào fēng zhòu yǔ
- 成語解釋:
- 暴:突然而猛烈的;驟:急速。來勢急速而猛烈的大風大雨。有時比喻聲勢浩大;發展迅速的運動。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69回:“有雌雄二鳥,原在一處同飛,忽被暴風驟雨驚散。”
-
37
波瀾壯闊
- 成語拼音:
- bō lán zhuàng kuò
- 成語解釋:
- 瀾:大波浪;壯闊:又雄壯又寬廣。指水的波濤浩渺廣闊。比喻聲勢雄壯有力;規模宏大。
- 成語出處:
- 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三卷:“其年諸短調,波瀾壯闊,氣象萬千,是何神勇。”
-
38
奔騰澎湃
- 成語拼音:
- bēn téng péng pài
- 成語解釋:
- 奔騰:飛奔疾馳;澎湃:波濤沖擊聲。形容聲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清·許奉恩《里乘》第五卷:“狂風暴作,湖水奔騰澎湃,勢如千軍萬馬。”
-
39
翻江攪海
- 成語拼音:
- fān jiāng jiǎo hǎi
- 成語解釋:
- 形容水勢浩大。多喻力量或聲勢非常壯大。也形容吵鬧得很兇或事情搞得亂七八糟。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三回:“龍能噴云曖霧,播土揚沙。有巴山捎嶺的手段,有翻江攪海的神通。”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四回:“指揮說地談天口,來誘翻江攪海人。”
-
40
高門大戶
- 成語拼音:
- gāo mén dà hù
- 成語解釋:
- 高門:舊時指富貴之家;大戶:聲勢顯赫的家族。有錢有勢的人家。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滿少卿饑附飽揚》:“因他是個市戶出身,一時沒有高門大族來求他的。”
* 關于聲勢的成語 形容聲勢的成語 描述聲勢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