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地位的成語 (202個)

    101

    貴人眼高

    成語拼音:
    guì rén yǎn gāo
    成語解釋:
    貴人:顯貴的人;眼高:藐視一切。指高貴的人瞧不起他人
    成語出處:
    魯迅《故鄉》:“忘了?這真是貴人眼高……”
    102

    貴無常尊

    成語拼音:
    guì wú cháng zūn
    成語解釋:
    貴:高;尊:或輩分高,尊貴。顯貴者不可能永處尊貴的
    成語出處:
    晉·傅玄《吏部尚書箴》:“貴無常尊,賤不指卑。不明厥德,國用顛危。”
    103

    侯門如海

    成語拼音:
    hóu mén rú hǎi
    成語解釋:
    侯門:舊指顯貴人家;海:形容深。侯門象大海那樣深邃。比喻舊時相識的人,后因懸殊而疏遠隔絕。
    成語出處:
    唐 崔郊《贈女婢》詩:“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104

    侯門似海

    成語拼音:
    hóu mén sì hǎi
    成語解釋:
    王公貴族的門庭像大海那樣深遂。舊時豪門貴族、官府的門禁森嚴,一般人不能輕易進入。也比喻舊時相識的人,后因懸殊而疏遠。
    成語出處:
    唐·崔郊《贈去婢》:“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中;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105

    據高臨下

    成語拼音:
    jù gāo lín xià
    成語解釋:
    憑借高處俯控低處,指憑仗優勢足以控制別人
    成語出處:
    清 鄭觀應《盛世危言 邊防一》:“蓋有土壘,則據高臨下,敵必不克驟攻。”
    106

    降貴紆尊

    成語拼音:
    jiàng guì yū zūn
    成語解釋:
    紆:屈抑。指高的人降低身分俯就。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簡文帝《序》:“降貴紆尊,躬刊手掇。”
    107

    蒹葭玉樹

    成語拼音:
    jiān jiā yù shù
    成語解釋:
    蒹葭:價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賤。表示低的人依附高的人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與夏侯玄并坐,時人謂‘蒹葭倚玉樹’。”
    108

    蒹葭倚玉

    成語拼音:
    jiān jiā yǐ yù
    成語解釋:
    蒹、葭:價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賤。表示低的人依附高的人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7卷:“小女嬌癡慕學,得承高賢不棄,今幸結此良緣,蒹葭倚玉,惶恐惶恐。”
    109

    居移氣,養移體

    成語拼音:
    jū yí qì,yǎng yí tǐ
    成語解釋:
    和環境可以改變人的氣質,奉養可以改變人的體質。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夫非盡人之子與?”
    110

    居之不疑

    成語拼音:
    jū zhī bù yí
    成語解釋:
    對自己所處的,毫不懷疑。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且說秦鳳梧跟了張露竹洋行里那班人,天天鬧在一起,吃喝頑笑,大家知道他是個有錢的財主,恭維他觀察長,觀察短,秦鳳梧也居之不疑。”
    111

    降尊臨卑

    成語拼音:
    jiàng zūn lín bēi
    成語解釋:
    尊貴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與較低的人交往。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郊特牲》:“此降尊以就卑也。”
    112

    降尊臨卑,屈高就下

    成語拼音:
    jiàng zūn lín bēi,qū gāo jiù xià
    成語解釋:
    降:降低;臨:面臨;卑:低微。指高的人放下架子與低的人交往
    成語出處: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二折:“多謝也降尊臨卑,屈高就下。”
    113

    舉足輕重

    成語拼音:
    jǔ zú qīng zhòng
    成語解釋: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方蜀漢相攻,權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114

    降尊紆貴

    成語拼音:
    jiàng zūn yū guì
    成語解釋:
    紆:彎曲、屈抑。降抑尊貴的;謙以自處。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中國專制政治進化史論》:“乃實由紆尊降貴,自放棄其貴族之特權,以結歡于處士。”
    115

    君子之交淡如水

    成語拼音:
    jūn zǐ zhī jiāo dàn rú shuǐ
    成語解釋:
    君子:古代指高、有道德的人;現在也稱品行好的人為君子;交:交情。君子之間建立在道義基礎上的交情高雅純凈;清淡如水。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表記》:“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116

    離經叛道

    成語拼音:
    lí jīng pàn dào
    成語解釋:
    離:背離;叛:背叛;經:儒家經典著作;道:思想道德規范。背離、違反儒家經典和道德、教條。泛指背離占主流的思想、言論或學說的行為。
    成語出處:
    元 費唐臣《貶黃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離經畔道,見新法之行,往往行諸吟詠。”
    117

    離經畔道

    成語拼音:
    lí jīng pàn dào
    成語解釋:
    ①謂思想、言行背離儒家經典和規范。②指背離占統治的思想和行為規范。
    成語出處:
    元·費唐臣《貶黃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離經畔道,見新法之行,往往行諸吟詠。”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七回:“子真不待教而誅之人也!吾房中師弟授受,紹聞知之統,繼精一之傳,豈可以容離經畔道之人哉!”
    118

    樂貧甘賤

    成語拼音:
    lè pín gān jiàn
    成語解釋:
    樂:喜歡;甘:甘愿;賤:卑微。樂于貧困的生活,甘于卑賤的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93卷:“其次瀟灑蓽門,樂貧甘賤,抱經濟之器,泛若無;洞古今之學,曠若虛,爵之不從,祿之不受。”
    119

    立身揚名

    成語拼音:
    lì shēn yáng míng
    成語解釋:
    立身:使自己在社會上有相當;揚:傳布。使自己立足于社會,名聲遠揚。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潛精墳籍,立身揚名。”
    120

    螻蟻得志

    成語拼音:
    lóu yǐ dé zhì
    成語解釋:
    螻蟻:螻蛄和螞蟻,比喻力量微小或低微的人。比喻小人得志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海大魚,網弗能止也,釣弗能牽也,蕩而失水,則螻蟻皆得志焉。”
    * 關于地位的成語 形容地位的成語 描述地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