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土地的成語 (55個)
-
21
胙土分茅
- 成語拼音:
- zuò tǔ fēn máo
- 成語解釋:
- 胙:賜;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諸侯的儀式。指分封爵位和土地
- 成語出處:
- 明·王錂《春蕪記》:“分茅胙土,賴周天子寵緩;右佛左縈,憑項莊王余烈。”
-
22
寸草不生
- 成語拼音:
- cùn cǎo bù shēng
- 成語解釋:
- 寸草:一點兒草;生:生長。①形容土地貧瘠;連一點兒草都不長。②亦形容災情嚴重。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若是果有冤枉,著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
-
23
膏腴之地
- 成語拼音:
- gāo yú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饒的地區。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過秦論》:“東割膏腴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
24
攻城徇地
- 成語拼音:
- gōng chéng xùn dì
- 成語解釋:
- 攻:攻打,進攻;徇地:奪占土地。攻打城市,掠奪土地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劉盆子傳》:“樊崇等以困窮為寇,無攻城徇地之計。”
-
25
不食之地
- 成語拼音:
- bù shí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不食:不生產糧食。指不能耕種的土地。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上》:“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而葬我焉。”
-
26
地廣民稀
- 成語拼音:
- dì guǎng mín xī
- 成語解釋:
- 廣:寬闊;稀:稀少。指土地廣大,人煙稀少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下》:“習俗頗殊,地廣民稀。”
-
27
膚寸之地
- 成語拼音:
- fū cùn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膚寸:古代長度單位,1膚=4寸。指面積狹小的土地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膚寸之地無得者,豈齊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
28
攻城奪地
- 成語拼音:
- gōng chéng duó dì
- 成語解釋:
- 攻:攻打,進攻。攻打城市,掠奪土地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7回:“那二十四員番將,又必各有跟隨的番漢軍士,共計當有萬余人,行動與攻城奪地者何異!”
-
29
魚米之鄉
- 成語拼音:
- yú mǐ zhī xiāng
- 成語解釋:
- 指河流湖泊交錯;土地肥沃;盛產魚米的富庶地方。也作“魚米之地”。
- 成語出處:
- 唐 王脧《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諂以繒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饒,說其魚米之鄉,陳其畜牧之地。”
-
30
寸地尺天
- 成語拼音:
- cùn dì chǐ tiān
- 成語解釋:
- 指一小塊土地和天空。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洗兵馬》:“寸地盡天皆入貢,奇祥異端爭來送。”
-
31
地盡其利
- 成語拼音:
- dì jìn qí lì
- 成語解釋:
- 盡:全部;利:利益。指土地等自然環境充分發揮作用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上李鴻章書》:“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
-
32
攻城略地
- 成語拼音:
- gōng chéng lüè dì
- 成語解釋:
- 略:掠奪。攻打城市,掠奪土地。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
33
割地稱臣
- 成語拼音:
- gē dì chēng chén
- 成語解釋:
- 割讓土地,臣服于對方。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游酆都胡母迪吟詩》:“若放我南歸,愿為金邦細作,饒幸一朝得志,必當主持和議,使南朝割地稱臣。”
-
34
割地求和
- 成語拼音:
- gē dì qiú hé
- 成語解釋:
- 割讓土地,求得和平。
- 成語出處:
- 《史記·平原君列傳》:“故不如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
-
35
膏腴之壤
- 成語拼音:
- gāo yú zhī rǎng
- 成語解釋:
- 膏腴:土地肥沃;壤:土地。指土地肥沃富饒的地區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東據城皋之險,割膏腴之壤。”
-
36
地丑力敵
- 成語拼音:
- dì chǒu lì dí
- 成語解釋:
- 謂土地相似,力量相當。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封建考》:“故文武可以王,而桓文終于伯;由周兵革繕完,欲兼并之固難也。地丑力敵,不日尋干戈不已。”
-
37
地瘠民貧
- 成語拼音:
- dì jí mín pín
- 成語解釋:
- 土地瘠薄,人民貧窮。
- 成語出處:
- 清·劉大櫆《送黟令孫君改任鳳陽序》:“先時地瘠民貧,催科愈煩,而逋負愈積,逋久不償,視為固然。”
-
38
旱澇保收
- 成語拼音:
- hàn lào bǎo shōu
- 成語解釋:
- 指土地灌溉及排水情況良好,不論天旱或多雨,都能得到好收成。泛指獲利有保證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第97章:“有了揚水站,起碼有一半地水澆了,就是說,往后要有一半地旱澇保收。”
-
39
自留地
- 成語拼音:
- zì liú dì
- 成語解釋:
- 在實行農業集體化以后留給農民個人經營的少量土地。比喻自己的私人空間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5)社員的自留地應有多少;(6)社員的成份問題;等等。”
-
40
膏場繡澮
- 成語拼音:
- gāo chǎng xiù huì
- 成語解釋:
- 謂土地肥沃,水溝縱橫。
- 成語出處:
- 明·何景明《沱西別業記》:“始吾游沱西,見其地膏場繡澮,可以稼穡。”
* 關于土地的成語 形容土地的成語 描述土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