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家的成語 (353個)
-
21
毀家紓難
- 成語拼音:
- huǐ jiā shū nàn
- 成語解釋:
- 毀:毀壞;紓:緩和;解除。指捐獻家產以幫助國家減輕危難。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三十年》:“斗穀於菟為令尹,自毀其家,以紓楚國之難。”
-
22
破家危國
- 成語拼音:
- pò jiā wēi guó
- 成語解釋:
- 損毀家庭危害國家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鐘會《母夫人張氏傳》:“嫡庶相害,破家危國,古今以為鑒誠。”
-
23
國步艱難
- 成語拼音:
- guó bù jiān nán
- 成語解釋:
- 國步:國家的命運。國家處于危難的境地。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 蕭頃傳》:“時國步艱難,連師倔強,率多奏請,欲立家廟于本鎮,頃上章論奏。乃止。”
-
24
破家為國
- 成語拼音:
- pò jiā wéi guó
- 成語解釋:
- 為了國家大業,不惜毀壞自己的家庭。比喻無私奉獻。
- 成語出處:
- 漢·侯霸《李通辭位議》:“扶助神靈,輔成圣德,破家為國,忘身奉主。”
-
25
殃國禍家
- 成語拼音:
- yāng guó huò jiā
- 成語解釋:
- 殃:造禍為害。使國家家庭受到禍害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蕭衍《凈業賦》:“前輪折軸,后車覆軌,殃國禍家,亡身絕祀。”
-
26
福國利民
- 成語拼音:
- fú guó lì mín
- 成語解釋:
- 福:護佑。為國家和人民造福謀利
- 成語出處:
-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第一章:“林則徐給其妻鄭夫人家書里說:‘蓋以身許國,但求福國利民,與民無害。”
-
27
安國寧家
- 成語拼音:
- ān guó níng jiā
- 成語解釋:
- 指治理國家。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大丈夫將終,不問安國寧家之術,乃作兒女子相問。”
-
28
賣國求榮
- 成語拼音:
- mài guó qiú róng
- 成語解釋:
- 榮:榮華富貴。指出賣國家利益謀取個人榮華富貴。
- 成語出處:
- 宋 洪邁《容齋續筆 朱溫之事》:“蘇循及其子楷,自謂有功于梁,當不擢用。全忠薄其為人,以其為唐鴟梟,賣國求利,勒循致仕,斥楷歸田里。”
-
29
上醫醫國
- 成語拼音:
- shàng yī yī guó
- 成語解釋:
- 上醫:高明的醫生,比喻高賢;醫國:指為國家除患祛弊。高賢能治理好國家。
- 成語出處:
- 《國語·晉語八》:“文子曰:‘醫及國家乎?’對曰:‘上醫醫國,其次疾人,固醫官也。’”
-
30
于家為國
- 成語拼音:
- yú jiā wéi guó
- 成語解釋:
- 為國家為人民。
- 成語出處:
- 元·孔文卿《東窗事犯》第二折:“知你結勾他邦,可甚于家為國。”
-
31
振國之患
- 成語拼音:
- zhèn guó zhī huàn
- 成語解釋:
- 振:拯救;患:災難,禍患。拯救國家的禍息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陳丞相世家》:“常出奇計,救紛糾之雄,振國家之患。”
-
32
捐軀殉國
- 成語拼音:
- juān qù xùn guó
- 成語解釋:
- 殉國:為國家的利益而犧牲生命。為了國家而獻出生命。
- 成語出處:
- 北魏·楊衒兺《洛陽伽藍記·追光寺》:“既見義忘家,捐生殉國,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
33
日引月長
- 成語拼音:
- rì yǐn yuè cháng
- 成語解釋:
- 謂事物隨時光流逝而日漸增長。語本《國語·齊語》:“昔吾先君襄公筑臺以為高位,田、狩、罼、弋,不聽國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國家不日引,不月長。”韋昭注:“引,申也;長,益也。”
- 成語出處:
- 語出《國語·齊語》:“昔吾先君襄公筑臺以為高位,田、狩、罼、弋,不聽國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國家不日引,不月長。”韋昭注:“引,申也;長,益也。”
-
34
保國安民
- 成語拼音:
- bǎo guó ān mín
- 成語解釋:
- 保衛國家,使人民安居樂業。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2回:“若以禮幣請他,拜為上將,可以掃清水寨,殄滅狂徒,保國安民。”
-
35
敵國外患
- 成語拼音:
- dí guó wai huàn
- 成語解釋:
- 指來自敵對國家的侵略騷擾。
- 成語出處:
- 《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
36
當家做主
- 成語拼音:
- dāng jiā zuò zhǔ
- 成語解釋:
- 當家:主持家務。本指主管家政,有權對家事做出決定。比喻在單位或國家中居主人翁地位
- 成語出處:
-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卷:“要當支書,就得認真地當家做主。”
-
37
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成語拼音:
- guó bì zì fá,ér hòu rén fá zhī
- 成語解釋:
- 伐:討伐。一個國家必定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然后別人才來攻伐。比喻事情變化要從內部找原因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38
國事多艱
- 成語拼音:
- guó shì duō jiān
- 成語解釋:
- 國家連續出現重大事故。形容國家局勢不安定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47回:“邇者獲罪于天,國事多艱,以致胡馬長驅,干戈鼎沸。”
-
39
護國佑民
- 成語拼音:
- hù guó yòu mín
- 成語解釋:
- 捍衛國家,保護人民。
- 成語出處:
- 《孤本元明雜劇 雙林坐化》第二折:“掃蕩妖魔神鬼怕,護國佑民萬萬紀。”
-
40
捐生殉國
- 成語拼音:
- juān shēng xùn guó
- 成語解釋:
- 捐生:舍棄生命;殉國:為國家而犧牲生命。為了國家而犧牲自己的生命
- 成語出處:
-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追光寺》:“既見義忘家,捐生殉國,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 關于國家的成語 形容國家的成語 描述國家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