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國家的成語 (353個)

    321

    水深火熱

    成語拼音:
    shuǐ shēn huǒ rè
    成語解釋:
    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極為痛苦或災難深重。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322

    調和鼎鼐

    成語拼音:
    tiáo hé dǐng nài
    成語解釋:
    鼎: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三足兩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調味。比喻處理大事。多指宰相職責。
    成語出處:
    《舊唐書·裴度傳》:“果聞勿藥之喜,更喜調鼎之功。”
    323

    天下為一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wéi yī
    成語解釋:
    一:統一。指統一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今天下為一,春秋之義,王者無外,偃修封域中,而辭以出境何也。”
    324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成語解釋:
    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
    成語出處:
    清 顧炎武《日知錄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325

    文德武功

    成語拼音:
    wén dé wǔ gōng
    成語解釋:
    治理和對外用兵卓有成就
    成語出處:
    唐·楊炯《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示之以文德,陳之以武功。所以夜戶不扃,所以重門罷柝。”
    326

    萬里長城

    成語拼音:
    wàn lǐ cháng chéng
    成語解釋:
    指我長城。也比喻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成語出處: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327

    文武之道

    成語拼音:
    wén wǔ zhī dào
    成語解釋: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的方法。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張》:“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
    328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成語拼音:
    wén wǔ zhī dào,yī zhāng yī chí
    成語解釋: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的方法。現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成語出處:
    《禮記·雜記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329

    徇公滅私

    成語拼音:
    xùn gōng miè sī
    成語解釋:
    徇:獻出生命。為公眾獻身,棄私利于不顧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與薛蘋詔》:“卿勤王之節,徇公滅私;事主之誠,移忠資孝。”
    330

    宵旰圖治

    成語拼音:
    xiāo gàn tú zhì
    成語解釋:
    宵衣旰食,勤于政事,設法治理好
    成語出處:
    《明史 羅僑傳》:“愿陛下慎逸游,屏玩好,放棄小人,召還舊德,與在廷臣工,宵旰圖治,并敕法司慎守成律。”
    331

    燮和天下

    成語拼音:
    xiè hé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燮和:協調,和順。使協調和平
    成語出處:
    《尚書·顧命》:“燮和天下,用答揚文武之光訓。”
    332

    燮和之任

    成語拼音:
    xiè hé zhī rèn
    成語解釋:
    燮和:協調,和順。協調上下的責任。比喻宰相的任職
    成語出處:
    《尚書·顧命》:“燮和天下,用答揚文武之光訓。”
    333

    效命疆場

    成語拼音:
    xiào mìng jiāng chǎng
    成語解釋:
    疆場:戰場。到邊疆拼死報效
    成語出處:
    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清士官學校的學生藍天蔚、方聲濤二人來教練軍事,想學點真實的本領,將來好直接效命疆場。”
    334

    效死疆場

    成語拼音:
    xiào sǐ jiāng chǎng
    成語解釋:
    到邊疆拼死報效
    成語出處:
    明 張居正《再乞休致疏》:“雖執殳荷戈,效死疆場,亦所弗避。”
    335

    一軌同風

    成語拼音:
    yī guǐ tóng fēng
    成語解釋:
    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統一。
    成語出處:
    《晉書 苻堅載記上》:“一軌九州,同風天下。”
    336

    魚爛土崩

    成語拼音:
    yú làn tǔ b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內部發生動亂。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惠帝紀》:“百姓一亂,則魚爛土崩,莫之匡救。”
    337

    殷民阜利

    成語拼音:
    yīn mín fù lì
    成語解釋:
    殷民:使人民富裕。舊指統治者的責任,就在于使人民富裕,使財物充足
    成語出處:
    漢·徐斡《中論·治引》:“夫明哲之為用也,乃能殷民阜利,使萬物無不盡其極者也。”
    338

    一日萬機

    成語拼音:
    yī rì wàn jī
    成語解釋:
    一天要處理成千上萬件事(用在領導人)。
    成語出處:
    《尚書 皋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
    339

    愿受長纓

    成語拼音:
    yuàn shòu cháng yīng
    成語解釋:
    長纓:長繩子,比喻革命力量。比喻愿為效力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終軍傳》:“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340

    以天下為己任

    成語拼音: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
    成語解釋:
    的興衰治亂作為自己的責任。
    成語出處:
    《南史 孔休源傳》:“休源風范強正,明練政體,常以天下為己任。”
    * 關于國家的成語 形容國家的成語 描述國家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