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喻名的成語 (29個)
-
1
利鎖名韁
- 成語拼音:
- lì suǒ míng ji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名利束縛人就象韁繩和鎖鏈一樣。
- 成語出處:
- 宋 方千里《慶春宮》詞:“人生如寄,利鎖名韁,何用縈縈?”
-
2
名聲籍甚
- 成語拼音:
- míng shēng jí shèn
- 成語解釋:
- 比喻名聲極大。
- 成語出處:
- 《史記·陸賈列傳》:“陸生以此游漢廷公卿間,名聲籍甚。”
-
3
名書竹帛
- 成語拼音:
- míng shū zhú bó
- 成語解釋:
- 書:書寫,記載;竹帛:史書。把名字留在史書上。比喻好名聲永遠流傳
- 成語出處:
- 唐·吳兢《貞觀政要·任賢》:“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書竹帛。”
-
4
名下無虛
- 成語拼音:
- míng xià wú xū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名氣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實學。后比喻名不虛傳。
- 成語出處:
- 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第三卷:“儼如江西景德鎮所燒窯器,瑰瑋可觀,可謂名下無虛矣。”
-
5
豹死留皮
- 成語拼音:
- bào sǐ liú pí
- 成語解釋:
- 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間。比喻將好名聲留傳于后世。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王彥章畫像記》:“公本武人,不知書,其語質,平生嘗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蓋其義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
-
6
不舞之鶴
- 成語拼音:
- bù wǔ zhī hè
- 成語解釋:
- 舞:舞蹈。不舞蹈的鶴。比喻名不副實的人。也用來譏諷人無能。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客試使驅來,氃氋不肯舞。”
-
7
白蟻爭穴
- 成語拼音:
- bái yǐ zhēng xué
- 成語解釋:
- 比喻競逐名利。
- 成語出處:
- 元 馬謙齋《沉醉東風 自悟》曲:“取富貴青蠅競血,進功名白蟻爭穴。”
-
8
臭不可當
- 成語拼音:
- chòu bù kě dāng
- 成語解釋:
- 當:承受。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聲極壞。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東海若》:“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雜糞壤嶢蚘而實之,臭不可當也。”
-
9
臭不可聞
- 成語拼音:
- chòu bù kě wén
- 成語解釋:
- 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聲極壞。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東海若》:“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雜糞壤蟯 而實之,臭不可當也。”
-
10
狗茍蠅營
- 成語拼音:
- gǒu gǒu yíng yí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了名利不擇手段,象蒼蠅一樣飛來飛去,象狗一樣不知羞恥。
- 成語出處:
- 宋 文天祥《御試策一道》:“牛維馬縶,狗茍蠅營,患得患失,無所不至者,無怪也。”
* 關于喻名的成語 形容喻名的成語 描述喻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