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君主的成語 (85個)
-
21
陳善閉邪
- 成語拼音:
- chén shàn bì xié
- 成語解釋:
- 陳:述說;善:善法美政;閉:堵塞。臣下對君主陳述善法美政,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
- 成語出處:
- 《孟子·離婁上》:“責難于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
-
22
君唱臣和
- 成語拼音:
- jūn chàng chén hè
- 成語解釋:
- 唱:歌唱,吟詠;和:應和。形容臣子緊緊遵循君主的旨意辦事
- 成語出處:
- 《晏子外編》:“君唱臣和,教之隆也。”
-
23
民貴君輕
- 成語拼音:
- mín guì jūn qīng
- 成語解釋:
- 人民比君主更重要。這是民本思想。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
24
欺君誤國
- 成語拼音:
- qī jūn wù guó
- 成語解釋:
- 欺騙君主,禍害國家。
- 成語出處:
- 明 陸采《明珠記 奸謀》:“劉震這廝索強,前日彈我欺君誤國,要將梟首示眾。”
-
25
欺君之罪
- 成語拼音:
- qī jūn zhī zuì
- 成語解釋:
- 欺騙君主的罪行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且煌煌天語,誰敢有違,以自取欺君之罪。”
-
26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 成語拼音:
- shuǐ zé zài zhōu,shuǐ zé fù zhōu
- 成語解釋:
-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擁護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 成語出處:
- 《孫卿子》:“孔子對魯哀公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不危焉。’”
-
27
移孝為忠
- 成語拼音:
- yí xiào wéi zhōng
- 成語解釋:
-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
- 成語出處:
- 語出《孝經 廣揚名》:“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
-
28
忠不違君
- 成語拼音:
- zhōng bù wéi jūn
- 成語解釋:
- 違:違背。忠直的人不會違背他的君主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臧洪傳》:“義不背親,忠不違君。”
-
29
主圣臣良
- 成語拼音:
- zhǔ shèng chén liáng
- 成語解釋:
- 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賢臣良”。
- 成語出處:
- 《北史·仲方傳》:“況主圣臣良,兵強國富,陳既主昏于上,人讟于下,險無百二之固,眾非九國之師,獨此島夷,而稽天討!”
-
30
狗吠非主
- 成語拼音:
- gǒu fèi fēi z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臣子各忠于自己的君主。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六》:“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踐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
31
主明臣直
- 成語拼音:
- zhǔ míng chén zhí
- 成語解釋: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帝鑒圖說》上篇:“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也。”
-
32
主圣臣直
- 成語拼音:
- zhǔ shèng chén zhí
- 成語解釋: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薛廣德傳》:“張猛進曰:‘臣聞主圣臣直。’”
-
33
主賢臣良
- 成語拼音:
- zhǔ xián chén liáng
- 成語解釋: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敢諫鼓斌》:“聲聞于外、以彰我主賢臣良。”
-
34
北面稱臣
- 成語拼音:
- běi miàn chēng chén
- 成語解釋:
-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見君主則面北,指臣服于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君王宜郊迎,北面稱臣。”
-
35
篡位奪權
- 成語拼音:
- cuàn wèi duó quán
- 成語解釋:
- 篡:奪取,特指臣子奪取君位。奪取君主的位置及其權柄。
- 成語出處:
- 元·尚仲賢《三奪槊》第四折:“那兇玩很劣,奸滑僥幸,則待篡位奪權。”
-
36
犯顏敢諫
- 成語拼音:
- fàn yán gǎn jiàn
- 成語解釋:
- 犯顏:冒犯君主或尊長的顏面;諫:以直言規勸。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而極力規勸
- 成語出處:
- 唐·劉蕡《對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臣誠不佞,有匡國致君之術,無位而不得行;有犯顏敢諫之心,無路而不得達。”
-
37
寡人之疾
- 成語拼音:
- guǎ rén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稱;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 成語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38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 成語拼音:
- jìn sī jìn zhōng,tuì sī bǔ guò
- 成語解釋:
-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報效君主;辭官隱退時,就反省自己,以彌補過失。
- 成語出處:
- 《左傳·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
-
39
亂臣賊子
- 成語拼音:
- luàn chén zéi zǐ
- 成語解釋:
- 舊時指不忠君主;不守臣道;作風反叛的大臣。后指破壞國家統一;損害人民利益的惡人。也作“逆子賊臣”。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
40
下車泣罪
- 成語拼音:
- xià chē qì zuì
- 成語解釋:
- 舊時稱君主對人民表示關切。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說苑 君道》:“禹出見罪人,下車問而泣之。”
* 關于君主的成語 形容君主的成語 描述君主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