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名聲的成語 (162個)

    141

    歿而不朽

    成語拼音:
    mò ér bù xiǔ
    成語解釋:
    歿:死。人雖然死了,或事業長存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與劉總詔》:“卿之先父,為朕元臣,大節殊功,歿而不朽。”
    142

    歿而無朽

    成語拼音:
    mò ér wú xiǔ
    成語解釋:
    歿:死。人雖然死了,或事業長存
    成語出處:
    唐·楊炯《遂州長江縣先圣孔子廟堂碑》:“憑風云于異代,照日月于殊涂,死者有知,歿而無朽。”
    143

    沒世無稱

    成語拼音:
    méi shì wú chēng
    成語解釋:
    死后不能為人所頌揚。指死后沒有,不為人所知。亦作“沒世無聞”。
    成語出處: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白駒過隙,沒世無稱,可為寒心刻骨也。”
    144

    門庭赫奕

    成語拼音:
    mén tíng hè yì
    成語解釋:
    門庭:指家庭社會地位。赫奕:盛大。形容人地位、顯赫。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4卷:“自實上岸,先打聽繆千戶消息,見說繆千戶正在陳友定幕下,當道用事,威權隆重,門庭赫奕。”
    145

    破罐子破摔

    成語拼音:
    pò guàn zǐ pò shuāi
    成語解釋:
    破罐子:比喻壞了貞操的女人或不好的人。比喻已經弄壞了的事就干脆不顧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娘們走了以后,好些年來,他自輕自賤,成了習慣,破罐子破摔,不想學好了。”
    146

    素隱行怪

    成語拼音:
    sù yǐn xíng guài
    成語解釋:
    隱:隱暗的事;行:從事;怪:怪事。求索隱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隱逸的地方,行為怪異,以求
    成語出處:
    《漢書·藝文志》:“孔子曰:‘索隱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為之矣。”
    147

    索隱行怪

    成語拼音:
    suǒ yǐn xíng guài
    成語解釋:
    索:探索;隱:隱暗的事;行:從事;怪:怪事。求索隱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隱逸的地方,行為怪異,以求
    成語出處:
    《漢書 藝文志》:“孔子曰:'索隱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為之矣。”
    148

    顯赫一時

    成語拼音:
    xiǎn hè yī shí
    成語解釋:
    顯赫:有有權勢地位的。在一個短時期內權勢極大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竇憲傳》:“權貴顯赫,傾動京都。”
    149

    謏聞淺說

    成語拼音:
    xiǎo wén qiǎn shuō
    成語解釋:
    謏聞:小有。小有,學識淺陋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70卷:“凡我同志,庶幾于此者,要在細求真訣,務以師授,不可謏聞淺說,多言或中之義所希企及矣。”
    150

    遺臭無窮

    成語拼音:
    yí chòu wú qióng
    成語解釋:
    謂壞永遠流傳下去,而無窮盡之日。
    成語出處:
    金·元好問《即事》詩:“燃臍易盡嗟何及,遺臭無窮古未聞。”
    151

    湮沒罕聞

    成語拼音:
    yān mò hǎn wén
    成語解釋:
    湮沒:埋沒。被埋沒,沒人知道
    成語出處:
    南朝·梁·陸倕《石闕銘》:“鴻規盛烈,湮沒罕聞。”
    152

    湮滅無聞

    成語拼音:
    yān miè wú wén
    成語解釋:
    被埋沒,沒人知道
    成語出處:
    《晉書·羊祜傳》:“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望遠,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
    153

    譽滿杏林

    成語拼音:
    yù mǎn xìng lín
    成語解釋:
    譽:;滿:充滿。杏林春意盎然。贊揚醫術高明
    成語出處:
    154

    言揚行舉

    成語拼音:
    yán yáng xíng jǔ
    成語解釋:
    根據德行和來選擇人才。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文王世子》:“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以言揚。”
    155

    贓賄狼藉

    成語拼音:
    zāng huì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敗壞。亦作“贓賄狼籍”。
    成語出處:
    《陳書 蔡景歷傳》:“天嘉之世,贓賄狼藉,圣恩錄用,許以更鳴,裂壤崇階,不遠斯復。”
    156

    贓貨狼藉

    成語拼音:
    zāng huò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敗壞。
    成語出處:
    《宋書 劉穆之傳》:“穆之中子式之字延叔,通易好士……在任贓貨狼藉,揚州刺史王弘遣從事檢校。”
    157

    贓穢狼藉

    成語拼音:
    zāng huì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敗壞。
    成語出處:
    《古今小說 沉小霞相會出師表》:“一到京師,看見嚴家贓穢狼藉,心中甚怒。”
    158

    贓私狼藉

    成語拼音:
    zāng sī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敗壞。
    成語出處:
    《晉書 會稽文孝王道子傳》:“[茹千秋]其子壽齡為樂安令,贓私狼藉,畏法奔逃,竟無罪惡罰,傲然還縣。”
    159

    贓私狼籍

    成語拼音:
    zāng sī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敗壞。
    成語出處:
    《晉書 孫盛傳》:“溫得盛箋遣從事重案之,贓私狼籍,檻車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160

    贓污狼籍

    成語拼音:
    zāng wū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敗壞。
    成語出處:
    元黃氏《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故事劉公神道碑》:“要束木之黨八人為道州路總管,敗政害民,贓污狼籍。”
    * 關于名聲的成語 形容名聲的成語 描述名聲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