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同心的成語 (51個)
-
41
眾虎同心
- 成語拼音:
- zhòng hǔ tóng xīn
- 成語解釋:
- 許多虎一條心做事。比喻眾多有本事的人團結一致,力量會更大。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七回:“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
-
42
同舟而濟
- 成語拼音:
- tóng zhōu ér jì
- 成語解釋:
- 濟:渡水。大家同坐一條船過河。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孫武《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
43
同舟共濟
- 成語拼音:
- tóng zhōu gòng jì
- 成語解釋:
- 同坐一條船過河;比喻同心協力;共同渡過難關。舟:船;濟:渡水。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
44
白藋同心
- 成語拼音:
- bái diào tóng xīn
- 成語解釋:
- 猶言心如野草。形容不羨榮華的品節。
- 成語出處:
- 北周 庾信《竹杖賦》:“秋藜促節,白藋同心。終堪荷蓧,自足驅禽。”
-
45
杜斷房謀
- 成語拼音:
- dù duàn fáng móu
- 成語解釋:
- 《新唐書·杜如晦傳》:“每議事帝所,玄齡必曰:‘非如晦莫籌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齡策也。蓋如晦長于斷,而玄齡善謀,兩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濟謀,以佐佑帝。”后因以謂多謀善斷曰“杜斷房謀”。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杜如晦傳》:“每議事帝所,玄齡必曰:‘非如晦莫籌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齡策也。蓋如晦長於斷,而玄齡善謀,兩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濟謀,以佐佑帝。”
-
46
生聚教訓
- 成語拼音:
- shēng jù jiào xùn
- 成語解釋:
- 生聚:繁殖人口,聚積物力;教訓:教育,訓練。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
47
生聚教養
- 成語拼音:
- shēng jù jiào yǎng
- 成語解釋:
- 生聚:繁殖人口,聚積物力。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 成語出處:
- 續范亭《八一南陽府市場開幕大會朱總司令親臨訓話……》詩:“萬眾歡呼精神旺,老帥從容入將臺。生聚教養七年苦,戰士概屬黨培栽。”
-
48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 成語拼音:
- shí nián shēng jù,shí nián jiào xùn
- 成語解釋:
- 生聚:繁殖人口,聚積物力;教訓:教育,訓練。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 成語出處:
- 《左傳·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
49
共挽鹿車
- 成語拼音:
- gòng wǎn lù chē
- 成語解釋:
- 挽:拉;鹿車:古時的一種小車。舊時稱贊夫妻同心,安貧樂道。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鮑宣妻傳》:“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里。”
-
50
合衷共濟
- 成語拼音:
- hé zhōng gòng jì
- 成語解釋:
- 猶言同心協力。
- 成語出處:
- 謝彬《民國政黨史》第四節:“進步黨亦感兩黨提攜之必要,故遇事胥能合衷共濟。”
-
51
鹿車共挽
- 成語拼音:
- lù chē gòng wǎn
- 成語解釋:
- 鹿車:古時的一種小車;挽:拉。舊時稱贊夫妻同心,安貧樂道。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鮑宣妻傳》:“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里。”
* 關于同心的成語 形容同心的成語 描述同心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