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可以的成語 (381個)

    361

    展翅高飛

    成語拼音:
    zhǎn chì gāo fēi
    成語解釋:
    形容鳥展開翅膀向高空飛去,也比喻事業的興旺發達或人才高度發展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這場哭,直哭得那鐵佛傷心,石人落淚;風凄云慘,鶴唳猿啼。便是那樹上的鳥兒,也忒楞楞展翅高飛。”
    362

    忠貫白日

    成語拼音:
    zhōng guàn bái rì
    成語解釋:
    貫:貫通。忠誠之心貫通白日。形容忠誠無比。亦作“忠心貫日”。
    成語出處:
    《宣和書譜·顏真卿》:“惟其忠貫白日,識高天下,故精神見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
    363

    州官放火

    成語拼音:
    zhōu guān fàng huǒ
    成語解釋:
    州官:一州的長官。指反動統治者自己胡作非為
    成語出處: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364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成語拼音:
    zhǐ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成語解釋:
    指反動統治者自己胡作非為,老百姓卻連正當活動也要受到限制。
    成語出處: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365

    忠貫日月

    成語拼音:
    zhōng guàn rì yuè
    成語解釋:
    忠誠之心貫通日月。形容忠誠至極。
    成語出處:
    《新唐書 郭子儀傳贊》:“子儀自朔方提孤軍,轉戰逐北,誼不還顧……雖唐命方永,亦有忠貫日月,神明扶持者哉!”
    366

    爭光日月

    成語拼音:
    zhēng guāng rì yuè
    成語解釋:
    指人的精神或事業同日月比光輝
    成語出處:
    367

    眾毀銷骨

    成語拼音:
    zhòng huǐ xiāo gǔ
    成語解釋:
    指眾多的毀謗,銷熔人的骨骼。比喻讒言多混淆是非。
    成語出處:
    宋 李綱《宮詞謝表》:“眾毀銷骨,雖貽投抒之嗟;太陽中天,必冀容光之照。”
    368

    眾口爍金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shuò jīn
    成語解釋:
    形容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比喻謠言多混淆是非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景帝紀》:“眾口爍金,積毀銷骨。”
    369

    眾口銷鑠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xiāo shuò
    成語解釋:
    形容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比喻謠言多混淆是非
    成語出處:
    370

    眾口熏天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xūn tiān
    成語解釋:
    指群言動天。比喻輿論力量大。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 離謂》:“毀譽成黨,眾口熏天。”
    371

    中流一壺

    成語拼音:
    zhōng liú yī hú
    成語解釋:
    壺:指瓠類,系之不沉。比喻珍貴難得。
    成語出處:
    《鹖冠子 學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
    372

    俎上之肉

    成語拼音:
    zǔ shàng zhī ròu
    成語解釋:
    俎:菜板。菜板上的肉。比喻任人宰割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如令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373

    舟水之喻

    成語拼音:
    zhōu shuǐ zhī yù
    成語解釋:
    舟:船。對船和水的比喻,即水載舟,也覆舟。老百姓幫助君王建立朝廷,也起來反抗推翻朝廷。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王基傳》:“愿陛下深察東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駟于未盡,節力役于未困。”
    374

    眾惡必察

    成語拼音:
    zhòng wù bì chá
    成語解釋:
    惡:憎惡;察:考察。大家都厭惡的,必須深入進行了解,才確信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衛靈公》:“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375

    主心骨

    成語拼音:
    zhǔ xīn gǔ
    成語解釋:
    倚仗、做為憑借或起核心作用的人或事物。也指主見,主意
    成語出處: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23章:“從面容上看,松田像是有了主心骨。”
    376

    忠心貫日

    成語拼音:
    zhōng xīn guàn rì
    成語解釋:
    貫:貫通。忠誠之心貫通日月。形容忠誠至極。同“忠貫白日”。
    成語出處:
    《東周列國志》第十七回:“卿忠心貫日,孤不罪也。”
    377

    眾喣飄山

    成語拼音:
    zhòng xǔ piāo shān
    成語解釋:
    眾人吹氣,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成語出處:
    《后漢書 第五倫傳》:“眾喣飄山,聚蚊成雷,蓋驕佚所從生也。”
    378

    眾喣山動

    成語拼音:
    zhòng xǔ shān dòng
    成語解釋:
    眾人吹氣,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成語出處:
    明 李東陽《余肅敏公傳》:“役未及興,而眾喣山動。”
    379

    知效一官

    成語拼音:
    zhì xiào yī guān
    成語解釋:
    知:同“智”,才智;效:勝任。才智能力勝任一官之職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逍遙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380

    至知不謀

    成語拼音:
    zhì zhī bù móu
    成語解釋:
    至知:極聰明的人;謀:謀略,計謀。極聰明的人不用謀慮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庚桑楚》:“故曰,至禮有不人,至義不物,至知不謀,至仁無親,至信辟全。”
    * 關于可以的成語 形容可以的成語 描述可以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