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可以的成語 (381個)

    241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成語拼音:
    jiàng zài jūn,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成語解釋:
    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242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成語拼音:
    jiàng zài wài,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成語解釋:
    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成語出處:
    春秋·齊·孫武《孫子兵法·變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3回:“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243

    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

    成語拼音:
    jī zhě yì wéi shí,kě zhě yì wéi yǐn
    成語解釋:
    饑餓的人什么食物都吃,口渴的人什么飲品都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滿足。
    成語出處:
    《孟子 公孫丑上》:“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
    244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成語拼音:
    jìn zhū zhě chì,jìn mò zhě hēi
    成語解釋:
    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使人變好,接近壞人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成語出處:
    晉 傅玄《傅鶉觚集 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身正則影直。”
    245

    空谷傳聲

    成語拼音:
    kōng gǔ chuán shēng
    成語解釋: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立即聽到回聲。比喻很快有所反響。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蕭衍《凈業賦》:“若空谷之應聲,似游形之有影。”
    246

    曠古絕倫

    成語拼音:
    kuàng gǔ jué lún
    成語解釋:
    曠古:空前的;從古來所沒有的;絕倫:沒有相比的。古來所無;沒有相比的。
    成語出處:
    《北史 趙彥深傳》:“彥深小心恭慎,曠古絕倫。”
    247

    口含天憲

    成語拼音:
    kǒu hán tiān xiàn
    成語解釋:
    天憲:指朝廷法令。比喻說話就是法律,決定人的生死。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宦者傳論》:“手握王爵,口含天憲,非復掖廷永巷之職。”
    248

    夔龍禮樂

    成語拼音:
    kuí lóng lǐ yuè
    成語解釋:
    夔龍:虞舜的兩個大臣,夔為樂官,龍為諫官。指作為規范的禮樂制度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林游學》:“夔龍禮樂承先范,班馬文章勘墨鉛。”
    249

    抗顏為師

    成語拼音:
    kàng yán wéi shī
    成語解釋:
    抗顏:不看別人臉色,態度嚴正不屈。為師:為人師表。不為他人所制約,不為潮流所左右,這種意志堅定的人作為學習的榜樣。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梅,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
    250

    立地成佛

    成語拼音:
    lì dì chéng fó
    成語解釋:
    佛家勸善之語;禪宗認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棄惡從善;立即成佛。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51

    立竿見影

    成語拼音:
    lì gān jiàn yǐng
    成語解釋:
    立起竿子馬上就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成語出處:
    宋 朱熹《參同契考異》中篇:“立竿見影,呼谷傳響,豈不靈哉!”
    252

    烈火真金

    成語拼音:
    liè huǒ zhēn jīn
    成語解釋:
    烈火:熊熊大火;猛烈的火。真金不懼火煉;在烈火中鑒別出真正的黃金。比喻英雄本色不變;也作“烈火見真金”。
    成語出處:
    253

    略見一斑

    成語拼音:
    lüè jiàn yī bān
    成語解釋:
    略:大致;斑:斑紋。大致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從見到的一點推知事物的全部。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方正》:“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254

    來龍去脈

    成語拼音:
    lái lóng qù mài
    成語解釋:
    來龍:龍頭之所在。過去看風水的人把山脈比作一條龍;認為從頭到尾都像血脈似的連貫著;看出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比喻事情前后關聯的線索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成語出處:
    明 吾丘瑞《運壁記 牛眠指穴》:“此間前岡有好地,來龍去脈,靠嶺朝山,處處合格。”
    255

    廉頑立懦

    成語拼音:
    lián wán lì nuò
    成語解釋:
    謂高尚的節操激勵人振奮向上。語出《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成語出處:
    語出《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256

    流血漂杵

    成語拼音:
    liú xuè piāo chǔ
    成語解釋:
    杵:捶衣棒。血流成河,漂浮盾牌。形容死傷慘重
    成語出處:
    宋·陸游《禹廟賦》:“流血漂杵,方自此始。”
    257

    流血漂櫓

    成語拼音:
    liú xuè piāo lǔ
    成語解釋:
    櫓:盾牌。血流成河,漂浮盾牌
    成語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伏尸百萬,流血漂櫓。”
    258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成語拼音:
    lù yáo zhī mǎ lì,shì jiǔ jiàn rén xīn
    成語解釋:
    路途遙遠,才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經歷的事情多了,時間長了,才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
    成語出處: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結交警語》:“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259

    莫測高深

    成語拼音:
    mò cè gāo shēn
    成語解釋:
    莫:不能。無法測量出多高多深。形容人或事難揣測其高深奧妙。也諷刺故弄玄虛迷惑別人者。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嚴延年傳》:“吏民莫能測其意深淺。”
    260

    馬齒加長

    成語拼音:
    mǎ chǐ jiā zhǎng
    成語解釋:
    馬的牙齒有多少,就知道它的年齡有多大。比喻自己虛度年華,沒有成就
    成語出處:
    《谷梁傳·僖公二年》:“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
    * 關于可以的成語 形容可以的成語 描述可以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