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千里的成語 (113個)
-
21
差以毫厘,謬以千里
- 成語拼音:
- chā yǐ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差:相差;毫厘:很小的計量單位;謬:同“繆”。開始時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司馬遷傳》:“故《易》曰:‘差以毫厘,謬以千里。’”
-
22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 成語拼音:
- chā yǐ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成語出處:
- 《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繆以千里。’”
-
23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 成語拼音:
- chā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過猶不及”宋 朱熹集注:“夫過不及,均也。差之毫厘,繆以千里。”
-
24
惡事傳千里
- 成語拼音:
- è shì chuán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惡事:壞事,丑事。形容敗壞名譽的事很容易傳開來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不到半月之間,街坊鄰居,都知得了,只瞞著武大一個不知。”
-
25
惡事行千里
- 成語拼音:
- è shì xíng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含有勸告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六:“所謂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
-
26
兒行千里母擔憂
- 成語拼音:
-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
- 成語解釋:
- 兒女出門在外,母親總是不放心。形容母愛真摯
- 成語出處: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4回:“你這個冤家,在何處飲酒,這早晚方回,全不知兒行千里母擔憂。”
-
27
毫厘千里
- 成語拼音:
- háo lí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毫、厘:兩種極小的長度單位。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
28
豪厘之差,將致千里
- 成語拼音:
- háo lí zhī chā,jiāng zhì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豪:通“毫”;厘:很小的計量單位;差:差異;致:招引。指極其微小的差錯,最終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成語出處:
- 《晉書·陶侃傳》:“然某等區區,實恐理失于內,事敗于外,豪厘之差,將致千里,使荊蠻乖離,西嵎不守,唇亡齒寒,侵逼無限也。”
-
29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 成語拼音: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chuán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不到半月之間,街坊鄰舍,都知得了,只瞞著武大一個不知。”
-
30
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
- 成語拼音: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huài shì xíng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問紹宗:‘如何是西來意?’紹宗曰:‘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
-
31
好事不出門,惡事揚千里
- 成語拼音: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yáng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九卷:“自古道:好事不出門,惡事揚千里。”
-
32
決策千里
- 成語拼音:
- jué cè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決定千里外戰役的勝利,形容卓越的軍事運籌才能
- 成語出處:
- 唐·楊炯《瀘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蕭相立功于萬代,留侯決策千里。”
-
33
拒人千里
- 成語拼音:
- jù rén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形容對人態度傲慢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詣詣之聲音顏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
34
距人千里
- 成語拼音:
- jù rén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距:通“拒”,拒絕。形容傲氣十足,不愿與人接近或毫無商量的余地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聲音顏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
35
拒人于千里之外
- 成語拼音:
- 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 成語解釋:
- 形容態度傲慢,堅決拒絕別人,或毫無商量余地。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
36
見物不取,失之千里
- 成語拼音:
- jiàn wù bù qǔ,shī zhī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見:遇到,看見;取:取得;失:失去。見到時不拿過來,以后再想要就更難辦了。形容不要錯失良機
- 成語出處:
- 明·張鳳翼《紅拂記·俊杰知時》:“呀,道兄差矣!豈不聞見物不取,失之千里,既遇明主,何必遠去?”
-
37
千里迢迢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tiáo tiáo
- 成語解釋:
- 迢迢:遙遠的樣子。形容路程非常遙遠。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范巨卿雞黍死生交》:“辭親別弟到山陽,千里迢迢客夢長。”
-
38
千里姻緣使線牽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yīn yuán shǐ xiàn qiān
- 成語解釋:
- 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紅線牽連而成。同“千里姻緣一線牽”。
- 成語出處: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21回:“自古三世修來同一宿,又曰千里姻緣使線牽,我和你是強不得的。”
-
39
日行千里
- 成語拼音:
- rì xíng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驚人。
- 成語出處:
- 《魏書 吐谷渾傳》:“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驄駒,能日行千里,世傳青海驄者是也。”
-
40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 成語拼音:
- sòng jūn qiān lǐ,zhōng xū yī bié
- 成語解釋:
- 君:敬稱對方;終:終究。送多遠的路,終究要分別。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哥哥你回去。”
* 關于千里的成語 形容千里的成語 描述千里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