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勢力的成語 (140個)

    121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成語拼音:
    wò tà zhī cè,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
    成語解釋:
    自己的床鋪邊,怎么能讓別人呼呼睡大覺?比喻自己的范圍或利益不容許別人侵占
    成語出處:
    宋·岳珂《徐鉉入聘》:“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耶!”
    122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成語拼音:
    wò tà zhī xià,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
    成語解釋:
    自己的床鋪邊,怎么能讓別人呼呼睡大覺?比喻自己的范圍,不容許別人插手
    成語出處:
    鄭振鐸《漩渦》:“‘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希哲低聲背誦著成語。”
    123

    烏云壓頂

    成語拼音:
    wū yún yā dǐng
    成語解釋:
    比喻惡猖狂
    成語出處:
    124

    鮮規之獸

    成語拼音:
    xiān guī zhī shòu
    成語解釋:
    鮮:小;鮮規:渺小。指小蟲小獸。比喻弱小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運》:“鮮規之獸,莫得安其性命有情者。”
    125

    以暴易暴

    成語拼音:
    yǐ bào yì bào
    成語解釋:
    以:用;易:改變,更換;暴:殘暴。用殘暴代替殘暴。指統治者換了,暴虐的統治沒有改變。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126

    依草附木

    成語拼音:
    yī cǎo fù mù
    成語解釋:
    原指鬼神有所依憑,擅作威福。后比喻憑借他人,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別人。
    成語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著俺家名姓,做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127

    雨打風吹

    成語拼音:
    yǔ dǎ fēng chuī
    成語解釋:
    原指花木遭受風雨摧殘。比喻惡對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嚴峻的考驗。
    成語出處:
    唐·杜甫《三絕句》:“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
    128

    引虎拒狼

    成語拼音:
    yǐn hǔ jù láng
    成語解釋: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進另一種惡來抗拒原來的惡,其禍患將更甚。
    成語出處:
    清·陳天華《猛回頭》:“斷不可借外洋之兵,那引虎拒狼大下策,勸列位萬萬莫做。”
    129

    羽翮已就

    成語拼音:
    yǔ hé yǐ jiù
    成語解釋:
    翮:鳥翼。羽毛已經豐滿。比喻已得到輔佐之人,已壯大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130

    余燼復燃

    成語拼音:
    yú jìn fù rán
    成語解釋:
    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又重新活動起來。同“死灰復燃”。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五回:“復從火后創出奇論,幾使余燼復燃,燒天灼地。”
    131

    遺孽余烈

    成語拼音:
    yí niè yú liè
    成語解釋:
    指遺留下來的殘余
    成語出處:
    宋 蘇轍《唐論》:“高帝(漢高祖)之世,反者九起,其遺孽余烈,至于文景,而為淮南、濟北、吳、楚之亂。”
    132

    一抔黃土

    成語拼音:
    yī póu huáng tǔ
    成語解釋:
    一抔:一捧。一捧黃土。借指墳墓。現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沒落、渺小的反動
    成語出處:
    司馬遷《史記 張釋之馮唐列傳》:“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133

    云霧之盛,頃刻而訖

    成語拼音:
    yún wù zhī shèng,qǐng kè ér qì
    成語解釋:
    盛:大;頃刻:一會兒;訖:完結。云霧再大,轉眼間就會散凈。比喻某種不會長久
    成語出處:
    漢·魏朗《魏子》:“云霧之盛,頃刻而訖;暴雨之盛,不過終日。”
    134

    御用文人

    成語拼音:
    yù yòng wén rén
    成語解釋:
    御用:帝王所用。為帝王所豢養只知道歌功頌德的無聊文人。比喻投靠有的集團或有的人物而為之吹噓的文人
    成語出處: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原來請他去編撰縣志的,偏又不肯歌功頌德,當一名乖乖的御用文人,得罪了有頭有臉的人家。”
    135

    枝大于本

    成語拼音:
    zhī dà yù běn
    成語解釋:
    樹枝比樹干大。比喻臣下超過皇上。
    成語出處:
    《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灌夫通奸猾,侵細民,家累巨萬,橫恣穎川,凌轢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謂‘枝大于本,脛大于股,不折必披。’”
    136

    滋蔓難圖

    成語拼音:
    zī màn nán tú
    成語解釋:
    滋:滋長;蔓:繁生、蔓延。野草滋生,難以消除。比喻擴大了再要消滅就很困難。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元年》:“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137

    招降納附

    成語拼音:
    zhāo xiáng nà fù
    成語解釋:
    招:招引;納:接納;附:歸附。指招引接納敵方投降、叛變的人擴充
    成語出處:
    《元史·來阿八赤傳》:“今出兵分定其地,招降納附,勿縱士卒侵掠。”
    138

    招降納款

    成語拼音:
    zhāo xiáng nà kuǎn
    成語解釋:
    招:招引;納:接納;款:投誠。指招引接納敵方投降、叛變的人擴充
    成語出處:
    宋·何坦《西疇老人常言·明道》:“豈非招降納款,開之以自新乎!”
    139

    招降納順

    成語拼音:
    zhāo xiáng nà shùn
    成語解釋:
    招:招引;納:接納;順:歸順。指招引接納敵方投降、叛變的人擴充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回:“昔高祖之得天下,蓋為能招降納順。”
    140

    只重衣衫不重人

    成語拼音:
    zhǐ zhòng yī shān bù zhòng rén
    成語解釋:
    指人,看人只重衣著。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黃龍心禪師法嗣》:“五陵公子爭夸富,百衲老僧不厭貧,近來世俗多顛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 關于勢力的成語 形容勢力的成語 描述勢力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