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力量的成語 (317個)

    121

    螞蟻搬泰山

    成語拼音:
    mǎ yǐ bān tài shān
    成語解釋:
    比喻人多大,可以創造奇跡。用作貶義指人自不
    成語出處:
    122

    毛羽未豐

    成語拼音:
    máo yǔ wèi fēng
    成語解釋:
    比喻不足,條件還不成熟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123

    南風不競

    成語拼音:
    nán fēng bù jìng
    成語解釋:
    南風:南方的音樂;不競:指樂音微弱。原指楚軍戰不能勝。后比喻競賽的對手不強。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八年》:“不害,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
    124

    難鳴孤掌

    成語拼音:
    nán míng gū zhǎng
    成語解釋:
    比喻單薄,難以成事。
    成語出處: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時事·劉庸夫》:“在朝非守正不阿之臣,思興利除害,奈隨聲附和者,譏不識時,則一薛居洲難鳴孤掌。”
    125

    排山倒海

    成語拼音:
    pái shān dǎo hǎi
    成語解釋:
    排:排開;倒:翻倒。推開山岳;翻倒大海。形容來勢猛;聲勢浩大;強大;壓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成語出處:
    宋 楊萬里《病起喜雨聞鶯》詩:“病勢初來敵頗強,排山倒海也難當。”
    126

    權鈞

    成語拼音:
    quán jūn lì qí
    成語解釋:
    權:權勢;鈞:通“均”,平均。雙方權勢相當,不分高低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竇融傳》:“河西斗絕在羌胡中,不同心戮則不能自守;權鈞齊,復無以相率。”
    127

    人強勝天

    成語拼音:
    rén qiáng shèng tiān
    成語解釋:
    人的強盛,可以戰勝自然。
    成語出處:
    《亢倉子·政道》:“故周之秩官云:人強勝天。”
    128

    人心齊,泰山移

    成語拼音:
    rén xīn qí,tài shān yí
    成語解釋:
    只要大家一心,就能發揮出極大的
    成語出處:
    王朔《一點正經沒有》:“人心齊泰山移螞蚱還有四兩肉一個蘿卜一個坑咱們怎么就不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呢?”
    129

    人眾勝天

    成語拼音:
    rén zhòng shèng tiān
    成語解釋:
    聚集眾人的,可以戰勝大自然。
    成語出處:
    《史記·伍子胥列傳》:“吾聞之,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
    130

    繩鋸木斷

    成語拼音:
    shéng jù mù duàn
    成語解釋:
    拉繩作鋸;也能鋸斷木頭。比喻雖小;條件雖差;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
    成語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131

    射石飲羽

    成語拼音:
    shè shí yǐn yǔ
    成語解釋:
    飲:隱沒;羽:箭尾的羽毛。箭射到石頭里,隱沒了箭尾的羽毛。原形容發箭的極強。后也形容武藝高強。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精通》:“養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飲羽,誠乎兕也。”
    132

    所向披靡

    成語拼音:
    suǒ xiàng pī mǐ
    成語解釋:
    風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所向:指風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
    成語出處:
    《梁書 蕭確傳》:“鐘山之役,確苦戰,所向披靡,群虜憚之。”
    133

    山搖地動

    成語拼音:
    shān yáo dì dòng
    成語解釋:
    山和地都在動搖。形容聲勢或的巨大。
    成語出處:
    《宋書 五行志五》:“大明六年七月甲申,地震,有聲自河北來,魯郡山搖地動。”
    134

    螳臂當轅

    成語拼音:
    táng bì dāng yuán
    成語解釋:
    螳臂:螳螂的前腿;當:阻擋;轅:借指車。比喻自不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勢弱難敵,謂之螳臂當轅;人生易死,乃曰蜉蝣在世。”
    135

    螳螂奮臂

    成語拼音:
    táng láng fèn bì
    成語解釋:
    猶螳臂當車。比喻做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
    成語出處:
    唐 黃滔《謝試官啟》:“將憐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奮臂無辭殞碎于高車。”
    136

    螳螂拒轍

    成語拼音:
    táng láng jù zhé
    成語解釋:
    猶螳臂當車。比喻做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
    成語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載文》:“乃其申誥誓,降移檄,便稱其智昏菽麥,識昧玄黃,列宅建都若鷦鷯之巢葦,臨戎賈勇猶螳臂之拒轍。此所謂厚顏也。”
    137

    泰山壓卵

    成語拼音:
    tài shān yā luǎn
    成語解釋:
    泰山壓在蛋上。比喻相差極大,強大的一方必然壓倒弱小的一方。
    成語出處:
    《晉書 孫惠傳》:“猛獸吞狐,泰山壓卵,因風燎原,未足方也。”
    138

    同心斷金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duàn jīn
    成語解釋:
    《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后以“同心斷金”形容心齊大。
    成語出處:
    《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139

    無敵于天下

    成語拼音:
    wú dí yú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天下都沒有對手。形容強大無比。
    成語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無敵于天下者,天吏也。”
    140

    聞風破膽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pò dǎn
    成語解釋:
    聽到一點風聲就嚇破了膽。形容對某種的極度惶恐。
    成語出處:
    唐·李德裕《授張仲武東面招撫回鶻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深致虜之術;豈止聞風破膽,益堅慕義之心。”
    * 關于力量的成語 形容力量的成語 描述力量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