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力力的成語 (243個)

    201

    是視

    成語拼音:
    wéi lì shì shì
    成語解釋:
    謂竭盡己而為。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惡,惟是視。”
    202

    維艱

    成語拼音:
    wù lì wéi jiān
    成語解釋:
    物:物資;:財;維:是;艱:困難。指財物來之不易。
    成語出處: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維艱。”
    203

    熊羆之

    成語拼音:
    xióng pí zhī lì
    成語解釋:
    熊羆:猛獸。指強大的勢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賈山傳》:“秦以熊羆之,虎狼之心,蠶食諸侯,并吞海內。”
    204

    相時度

    成語拼音:
    xiàng shí duó lì
    成語解釋:
    相:察看。觀察時機,估算
    成語出處:
    唐·司空圖《題東漢傳后》:“君子救時雖切,必相時度,以致其用。”
    205

    孝悌

    成語拼音:
    xiào tì lì tián
    成語解釋: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務農。
    成語出處:
    《漢書 文帝紀》:“其遣謁者勞賜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田二匹……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田常員。”
    206

    協心戮

    成語拼音:
    xié xīn lù lì
    成語解釋:
    思想一致,并同努
    成語出處:
    《新唐書·韋陟傳》:“若不齋盟質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協心戮,則無以成功。”
    207

    銜勇韜

    成語拼音:
    xián yǒng tāo lì
    成語解釋:
    銜:含;韜:掩藏。把勇氣和量掩蓋起來。比喻收斂鋒芒,待機而動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獻平淮夷伯雅表》:“銜勇韜,日思予殛。”
    208

    行有余

    成語拼音:
    xíng yǒu yú lì
    成語解釋:
    謂做好正常工作以后,還有可用的精
    成語出處:
    《論語·學而》:“行有余,則以學文。”
    209

    有酒膽,無飯

    成語拼音:
    yǒu jiǔ dǎn,wú fàn lì
    成語解釋:
    有借著喝酒顯示出來的膽量,在平常的生活中則沒有勇。指只有一時沖動的勇氣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9回:“如今薛蟠本是個憐新棄舊的人,且是有酒膽,無飯的。”
    210

    承當

    成語拼音:
    yī lì chéng dāng
    成語解釋:
    獨自負責。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1回:“在晉侯面前,一承當。”
    211

    智均

    成語拼音:
    zhì jūn lì dí
    成語解釋:
    謂雙方的智略或勢旗鼓相當。《三國志·魏書·王朗傳》:“假使權親與蜀賊相持,搏戰曠日,智均敵,兵不速決,當須軍興以成其勢者,然后宜選持重之將,承寇賊之要,相時而后動,擇地而后行,一舉更無余事。”《宣和書譜·行書二·虞世南》:“[虞世南]當時與歐陽詢皆以書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王朗傳》:“假使權親與蜀賊相持,搏戰曠日,智均敵,兵不速決,當須軍興以成其勢者,然后宜選持重之將,承寇賊之要,相時而后動,擇地而后行,一舉更無余事。”
    212

    智盡

    成語拼音:
    zhì jìn lì qióng
    成語解釋:
    智慧和能都已用盡
    成語出處: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八回:“世充只有一城,智盡窮,旦暮可克。”
    213

    只可智取,不可

    成語拼音:
    zhǐ kě zhì qǔ,bù kě lì dí
    成語解釋:
    敵:抵擋,抵抗。只能用智謀取勝,不能以實相拼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21卷:“錢镠與二鐘商議道:‘我兵少,賊兵多,只可智取,不可敵,宜出奇兵應之。’”
    214

    自食其

    成語拼音:
    zì shí qí lì
    成語解釋:
    依靠自己的勞動來謀生。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志》:“今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
    215

    殘年余

    成語拼音:
    cán nián yú lì
    成語解釋:
    指年老體衰。
    成語出處:
    《列子·湯問》:“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216

    角氣

    成語拼音:
    dí lì jiǎo qì
    成語解釋:
    氣相斗。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譋時》:“敵角氣,能以小勝大者希,爭強量功,能以寡勝眾者鮮。”
    217

    服田

    成語拼音:
    fú tián lì sè
    成語解釋:
    服:從事;穡:收獲谷物。指努從事農業生產。
    成語出處:
    《尚書·盤庚上》:“若農服田穡,乃亦有秋。”
    218

    裹血

    成語拼音:
    guǒ xuè lì zhàn
    成語解釋:
    猶言浴血奮戰。形容頑強地拼死戰斗。
    成語出處:
    清 姚鼐《孫忠愍祠記》:“指揮之子泰,當建文時,為北平都指揮使;燕師起,與戰于懷來,中矢,裹血戰,竟陷陳死。”
    219

    鼓足干勁,爭上游

    成語拼音:
    gǔ zú gàn jìn,lì zhēng shàng yóu
    成語解釋:
    鼓:鼓動,振作;上游:比喻前列或高位。把勁頭鼓足,努爭取進入先進行列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在1958年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通過了‘鼓足干勁,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220

    鞠躬盡,死而后已

    成語拼音:
    jú gōng jìn lì,sǐ ér hòu yǐ
    成語解釋:
    恭敬勤謹,盡心竭工作,一直到死為止。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臣鞠躬盡,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關于力力的成語 形容力力的成語 描述力力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