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出出的成語 (417個)
-
221
出水芙蓉
- 成語拼音:
- chū shuǐ fú róng
- 成語解釋:
- 芙蓉:荷花。剛露出水面的荷花。原比喻詩寫得清新;后也形容女子的容貌清秀美麗。也作“芙蓉出水”。
- 成語出處:
- 宋 洪咨夔《沁園春 用周潛夫韻》詞:“濂溪家住江湄,愛出水芙蓉清絕姿。”
-
222
出山泉水
- 成語拼音:
- chū shān quán shuǐ
- 成語解釋:
- 出山:比喻出仕。舊指做了官的人,就不象未做官時那樣清白了。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佳人》詩:“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
223
出山小草
- 成語拼音:
- chū shān xiǎo cǎo
- 成語解釋:
- 出山:從山里出來;小草:植物。比喻隱士出來做官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此甚易解,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
-
224
丑態百出
- 成語拼音:
- chǒu tài bǎi chū
- 成語解釋:
- 丑態:丑惡的樣子。做出各種各樣的丑惡的樣子。形容丑惡的表演或丑惡的行為。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6回:“他們那有甚么心事!不過因明日就要放榜,得失心未免過重,以致弄的忽哭忽笑,丑態百出。”
-
225
出頭之日
- 成語拼音:
- chū tóu zhī rì
- 成語解釋:
- 出頭:擺脫困境等。指從困厄、冤屈、壓抑的處境中擺脫出來的日子。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龐娟夜走馬陵道》第三折:“如今佯推風疾舉發,白日里與兒童作戲,到晚間共羊犬同眠。不知幾時才得個出頭之日。”
-
226
出污泥而不染
- 成語拼音:
- chū wū ní ér bù rǎn
- 成語解釋:
- 比喻生于污濁的環境卻不受污染,依然保持純潔的品格。
- 成語出處:
- 宋 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
227
出以公心
- 成語拼音:
- chū yǐ gōng xīn
- 成語解釋:
- 指考慮事情以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為出發點。
- 成語出處:
- 劉斯奮《白門柳·夕陽芳草》第三章:“大丈夫立身行事,須出以公心。”
-
228
出有入無
- 成語拼音:
- chū yǒu rù wú
- 成語解釋:
- 出入于有無之中。
- 成語出處:
- 《云笈七簽》卷一○四:“或與眾仙,策空駕虛,出有入無,分形散影,處處游集。”
-
229
出夷入險
- 成語拼音:
- chū yí rù xiǎn
- 成語解釋:
- 出入于安危之中。
- 成語出處:
- 宋·葉適《故運副龍圖侍郎孟公墓志銘》:“由此更踐內外,出夷入險,擇而守中,勞而有成,干方舉德,而莫有助之者也。”
-
230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 成語拼音:
- chū yú shuǐ huǒ,dēng zhī rèn xí
- 成語解釋:
- 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從水火中拉出來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難中的人們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致南京參議會論建都書》:“國維四固,安于泰山,出于水火而登之衽席,則其幸耳。”
-
231
出言無忌
- 成語拼音:
- chū yán wú jì
- 成語解釋:
- 出言:說話;忌:忌憚。說話沒有忌諱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司馬貌雖然出言無忌,但此人因才高運蹇,抑郁不平。”
-
232
出言無狀
- 成語拼音:
- chū yán wú zhuàng
- 成語解釋:
- 說話放肆,沒有禮貌。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3回:“他小主人下了第,正沒好氣,他卻自以為本事大的了不得,便出言無狀起來。”
-
233
打出吊入
- 成語拼音:
- dǎ chū diào rù
- 成語解釋:
- 形容惡狠狠地走出走進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0卷:“周三那廝,打出吊入,公然干顙。”
-
234
獨出己見
- 成語拼音:
- dú chū jǐ jiàn
- 成語解釋:
- 見:見解、主張。與別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續小五義》第一回:“且說黑妖狐智化與小諸葛沈仲元二人暗地商議,獨出己見,要去王府盜取盟單。”
-
235
打出王牌
- 成語拼音:
- dǎ chū wáng pái
- 成語解釋:
- 使出殺手锏去制約別人
- 成語出處:
- 莫應豐《將軍吟》第31章:“他不理江醉章的混話,決心打出自己的王牌,壓一壓對手的邪氣。”
-
236
獨出一時
- 成語拼音:
- dú chū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超群出眾,一代無二
- 成語出處:
-
237
奪眶而出
- 成語拼音:
- duó kuàng ér chū
- 成語解釋:
- 眶:眼的四周。指眼淚無法控制地從眼里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動或悲痛。
- 成語出處:
- 茅盾《子夜》六:“兩粒大淚珠終于奪眶而出,掉在他的手上。”
-
238
奪門而出
- 成語拼音:
- duó mén ér chū
- 成語解釋:
- 奪門:破門,奮力沖開門。猛然奮力沖開門出去。形容迫不及待。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1回:“輕輕撥去門閂,拏在手中,預備當作兵器,可以奪門而出。”
-
239
疊見層出
- 成語拼音:
- dié xiàn céng chū
- 成語解釋:
- 疊:重疊;見:同“現”,出現;層出:接連出現。多次重復出現
- 成語出處:
-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摘句圖》:“至于清詞麗句,疊見層出。”
-
240
疊見雜出
- 成語拼音:
- dié xiàn zá chū
- 成語解釋:
- 疊:重疊;見:同“現”,出現。多次重復錯雜出現
- 成語出處:
- 《明史·劉茞傳》:“今民窮財殫,府藏虛罄,水旱盜賊,星象草木之變疊見雜出。”
* 關于出出的成語 形容出出的成語 描述出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