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為的成語 (128個)
-
121
小屈大申
- 成語拼音:
- xiǎo qū dà shēn
- 成語解釋:
- 猶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為。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隙正傳》:“小屈大申,存公忽私,雖尺枉而尋直,終楊光以發輝也。”
-
122
小時了了
- 成語拼音:
- xiǎo shí liǎo liǎo
- 成語解釋:
- 指人不能因為少年時聰明而斷定他日后定有作為。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123
虛無恬淡
- 成語拼音:
- xū wú tián dàn
- 成語解釋:
- 虛無:空虛;恬淡:清靜而無所作為。清虛淡泊,無所作為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刻意》:“虛無恬淡,乃合天德。”
-
124
引經據古
- 成語拼音:
- yǐn jīng jù gǔ
- 成語解釋:
- 引用經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為根據。
- 成語出處:
- 宋·樓鑰《再乞致仕第二札》:“有污大儀,則臣死不足以塞責,是以不復更敢引經據古,直述情索,投告君父。”
-
125
以往鑒來
- 成語拼音:
- yǐ wǎng jiàn lái
- 成語解釋:
- 用過去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后辦事的借鑒。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書·楊阜傳》:“愿陛下動則三思,慮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鑒來。”
-
126
指腹裁襟
- 成語拼音:
- zhǐ fù cái jīn
- 成語解釋:
- 指腹:雙方父母為腹中的胎兒預訂婚姻;裁襟: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訂婚約,怕長大后不相認,將衣襟裁為兩幅作為憑證。指婚約
- 成語出處:
- 明·湯顯祖《牡丹亭·硬拷》:“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說道納采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沒有。”
-
127
知往鑒今
- 成語拼音:
- zhī wǎng jiàn jīn
- 成語解釋: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太平宴》第一折:“知往鑒今,驅曹蕩吳,非同小可也。”
-
128
抓小辮子
- 成語拼音:
- zhuā xiǎo biàn zǐ
- 成語解釋:
- 比喻抓住缺點作為把柄
- 成語出處:
- 季羨林《牛棚雜憶》:“訓話者每天主要做法是抓小辮子,而小辮子我們滿頭都是,如果真正沒有,他們還可以栽在你頭上嘛。”
* 關于作為的成語 形容作為的成語 描述作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