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眾眾的成語 (195個)

    101

    寡不敵

    成語拼音:
    guǎ bù dí zhòng
    成語解釋:
    人少的敵不過人多的。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敵。”
    102

    寡不勝

    成語拼音:
    guǎ bù shèng zhòng
    成語解釋:
    同“寡不敵”。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壅塞》:“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勝,數也。”
    103

    鼓破人捶

    成語拼音:
    gǔ pò zhòng rén chuí
    成語解釋:
    人群起攻擊落魄失勢之人
    成語出處: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32回:“人常說:墻倒人推,鼓破亂人捶。”
    104

    取寵

    成語拼音:
    huá zhòng qǔ chǒng
    成語解釋:
    嘩:虛夸;寵:寵信。指用虛夸的言論行動迎合群;以博得他們的好感和信任。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藝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茍以嘩取寵。”
    105

    截斷

    成語拼音:
    jié duàn zhòng liú
    成語解釋:
    喻識見玄遠,超情越識。
    成語出處:
    《五燈會元·云門偃禪師法嗣·德山緣密禪師》:“我有三句語示汝諸人:一句函蓋乾坤,一句截斷流,一句隨波逐浪。”《朱子語類》卷七六:“如復其天地之心神者,妙萬物而為言,此截斷流句。”
    106

    糾合之

    成語拼音:
    jiū hé zhī zhòng
    成語解釋:
    指糾集起來的百姓。
    成語出處: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足下起糾合之,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
    107

    驚群動

    成語拼音:
    jīng qún dòng zhòng
    成語解釋:
    見“驚師動”。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與黃平倩書》:“凡事只平常去,不必驚群動。”
    108

    驚師動

    成語拼音:
    jīng shī dòng zhòng
    成語解釋:
    比喻驚動很多人來做一件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只怕燕窩我們家里還有,與你送幾兩。每日叫丫頭們就熬了,又便宜,又不驚師動的。”
    109

    滋事

    成語拼音:
    jù zhòng zī shì
    成語解釋:
    聚集了一伙人到處惹事;制造糾紛。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3回:“我生平最恨的就是這班刁民!動不動聚滋事,挾制官長!”
    110

    逆天違

    成語拼音:
    nì tiān wéi zhòng
    成語解釋:
    謂違背天理人情。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伍被傳》:“夫以吳不能成功者,何也?誠逆天違而不見時也。”
    111

    強不犯弱,不暴寡

    成語拼音:
    qiáng bù fàn ruò,zhòng bù bào guǎ
    成語解釋:
    犯:侵犯;暴:損害。強大的不欺凌弱小的,人多的不欺負人少的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祭義》:“強不犯弱,不暴寡,而弟達乎州巷矣。”
    112

    強不凌弱,不暴寡

    成語拼音:
    qiáng bù líng ruò,zhòng bù bào guǎ
    成語解釋:
    暴:損害。強大的不欺凌弱小的,人多的不欺負人少的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奸劫弒臣》:“故其治國也,正明法,陳嚴刑,將以救群生之亂,去天下之禍,使強不凌弱,不暴寡。”
    113

    勝天

    成語拼音:
    rén zhòng shèng tiān
    成語解釋:
    聚集人的力量,可以戰勝大自然。
    成語出處:
    《史記·伍子胥列傳》:“吾聞之,人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
    114

    深孚

    成語拼音:
    shēn fú zhòng wàng
    成語解釋:
    孚:為人所信服。在群中很有威望
    成語出處:
    清·劉坤一《提臣應行陛見暫請展緩折》:“該提督老于戎事,忠愛性成……深孚望,其樸城忠厚,早在圣明洞鑒之中。”
    115

    梟首示

    成語拼音:
    xiāo shǒu shì zhòng
    成語解釋:
    斬首懸示于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9卷:“汪革照律該凌遲處死,仍梟首示,決不待時。”
    116

    一不扭

    成語拼音:
    yī bù niǔ zhòng
    成語解釋:
    一個人難違反人的意見。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細想了想,這事不但無法,而且有理;料是‘一不扭’,只得點頭依允。”
    117

    一傅

    成語拼音:
    yī fù zhòng xiū
    成語解釋:
    傅:教導;咻:喧鬧。一個人教導,人吵鬧干擾。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118

    以寡敵

    成語拼音:
    yǐ guǎ dí zhòng
    成語解釋:
    用少數人抵敵多的人
    成語出處:
    《金史·吾扎忽傳》:“吾扎忽性聰敏,有才智,善用軍,常出敵之不意,故能以寡敵。”
    119

    以強凌弱,以暴寡

    成語拼音:
    yǐ qiáng líng ruò,yǐ zhòng bào guǎ
    成語解釋:
    凌:侵犯,欺侮;暴:欺侮;寡:少。仗著自己強大就欺侮弱者,仗著人多去侵犯人少的對方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自是之后,以強凌弱,以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
    120

    蕓蕓

    成語拼音:
    yún yún zhòng shēng
    成語解釋:
    佛家語;指世間多的生靈。后多指世上大群無知識的人。蕓蕓:多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
    * 關于眾眾的成語 形容眾眾的成語 描述眾眾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