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心的成語 (123個)
-
61
動人心魄
- 成語拼音:
- dòng rén xīn pò
- 成語解釋:
- 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體而存在的精神。形容使人感動或令人震驚。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4回:“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時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細吹細唱的船來,凄清委婉,動人心魄。”
-
62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 成語拼音:
- dé rén zhě chāng,shī rén zhě wáng
- 成語解釋:
- 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興隆,失去人心的就要滅亡。
- 成語出處:
- 唐·李觀《項籍故里碑銘序》:“至如謀于漢者,昔其臣也,公實棄之;兵于漢者,亦其將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
63
日久見人心
- 成語拼音:
- 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 成語解釋:
- 日子長了,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為人怎樣。
- 成語出處:
- 《京本通俗小說 拗相公》:“假如王莽早死了十八年,卻不是完全名節一個賢宰相,垂之史冊,不把惡人當做好人么?所以古人說:‘日久見人心。’”
-
64
定心丸
- 成語拼音:
- dìng xīn wán
- 成語解釋:
- 一種能使人心神安定的中成藥。比喻能安定思想情緒的話語或做法
- 成語出處: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21章:“于是像吃了副定心丸,立刻由驚恐轉為坦然。”
-
65
放心解體
- 成語拼音:
- fàng xīn jiě tǐ
- 成語解釋:
- 指人心離散、瓦解。
- 成語出處:
- 《墨子·尚賢下》:“是故以賞不當賢,罰不當暴,其所賞者已無故矣,其所罰者亦無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體。”“放”,一本作“攸”。
-
66
驚心眩目
- 成語拼音:
- jīng xīn xuàn mù
- 成語解釋:
- 震動人心,耀人眼目。
- 成語出處:
- 《隋書·經籍志四》:“謂之天書。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輝照耀,驚心眩目,雖諸天仙,不能省視。”
-
67
籠絡人心
- 成語拼音:
- lǒng luò rén xīn
- 成語解釋:
- 籠絡:原是羈絆牲口的用具;引申為使用手段拉攏人。用權術耍手段以拉攏、駕馭別人。
- 成語出處:
- 《宋史 胡安國傳》:“自蔡京得政,士大夫無不受其籠絡,超然遠跡不為所污如安國才實鮮。”
-
68
六神無主
- 成語拼音:
- liù shén wú zhǔ
- 成語解釋:
-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腎、脾、膽的神;無主:沒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亂;驚慌失措。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嚇得知縣已六神無主,還有甚心腸去吃酒。”
-
69
兩頭擔心
- 成語拼音:
- liǎng tóu dān xīn
- 成語解釋:
- 指人心掛兩頭,不能平靜
- 成語出處:
-
70
一肚子壞水
- 成語拼音:
- yī dǔ zǐ huài shuǐ
- 成語解釋:
- 指人心腸很壞
- 成語出處:
-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壞水兒,吃人不吐骨頭,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只能拉攏,不能得罪。”
-
71
震撼人心
- 成語拼音:
- zhèn hàn rén xīn
- 成語解釋:
- 震:震動;撼:動搖。指某件事對人震動很大。
- 成語出處:
-
72
高抬明鏡
- 成語拼音:
- gāo tái míng jìng
- 成語解釋:
- 秦始皇有一方鏡,能照見人心等。比喻執法者判案公正嚴明。
- 成語出處:
- 《西京雜記》卷三:“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
-
73
豁達大度
- 成語拼音:
- huò dá dà dù
- 成語解釋:
- 豁達:開朗;大度:氣量大。形容人心的開闊;有度量;能容人。
- 成語出處:
- 晉 潘岳《西征賦》:“觀夫漢高之興也,非徒聰明神武,豁達大度而已也。”
-
74
海枯見底
- 成語拼音:
- hǎi kū jiàn dǐ
- 成語解釋:
- 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終究可以看見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難測。
- 成語出處:
- 唐·杜荀鶴《感遇》:“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
75
滿面春風
- 成語拼音:
- mǎn miàn chūn fēng
- 成語解釋:
- 春風:春天溫暖的風。本指春風拂面;溫暖宜人。現指心情喜悅;滿臉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
- 成語出處:
- 元 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得勝歸來喜笑濃,氣昂昂,志卷長虹,飲千鐘,滿面春風。”
-
76
人心如面
- 成語拼音:
- rén xīn rú miàn
- 成語解釋:
- 心:指思想、感情等。指每個人的思想也象每個人的面貌一樣,各不相同。
- 成語出處:
-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豈敢謂子面如吾面乎?”
-
77
小恩小惠
- 成語拼音:
- xiǎo ēn xiǎo huì
- 成語解釋:
- 小恩情;小實惠。比喻給人一些微小的好處以達到收買人心的目的。恩:恩情;惠:實惠。
- 成語出處:
- 清 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杰》:“偶有一個狡猾的民賊出來,略用些小恩小惠來撫弄他,他便歡天喜地感恩戴德。”
-
78
一蛇吞象
- 成語拼音:
- yī shé tūn xiàng
- 成語解釋:
- 一條蛇想吞吃一條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貪得無厭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天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
79
不存芥蒂
- 成語拼音:
- bù cún jiè dì
- 成語解釋:
- 芥蒂:本作“蒂芥”,細小的梗塞物,比喻積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積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寬,氣量大。
- 成語出處:
- 漢 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
-
80
反側獲安
- 成語拼音:
- fǎn cè huò ān
- 成語解釋:
- 反側:翻來覆去不能入睡,心神不安。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指安撫人心的措施很奏效
- 成語出處:
- 唐·陸贄《奉天遣使宣慰諸道詔》:“昨者改元施令,悔往布新,將反側獲安,則干戈日弭。”
* 關于人心的成語 形容人心的成語 描述人心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