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事情的成語 (801個)

    421

    悶在鼓里

    成語拼音:
    mèn zài gǔ lǐ
    成語解釋:
    被包在鼓里面。比喻受人蒙蔽,對有關的一點兒也不知道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坐井觀天,悶在鼓里,怎么行?”
    422

    密針細縷

    成語拼音:
    mì zhēn xì lǚ
    成語解釋:
    縷:線。縫制得十分細密。比喻考慮極為周到
    成語出處:
    茅盾《夜讀偶記》:“曹雪芹的這種密針細縷、曲曲折折表達出來的向前看的態度,在后四十回中卻被高鶚發揮為相反的一面。”
    423

    磨磚作鏡

    成語拼音:
    mó zhuān zuò jìng
    成語解釋:
    磨磚頭成鏡子。比喻不能成功
    成語出處:
    宋·陸游《仰首座求鈍庵》詩:“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磚作鏡未為愚。”
    424

    逆坂走丸

    成語拼音:
    nì bǎn zǒu wán
    成語解釋:
    逆著斜坡滾丸。比喻難于辦到。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皇甫嵩傳》:“若欲輔難佐之朝,雕朽敗之木,是猶逆坂走丸,迎風縱槕,豈云易哉!”
    425

    內查外調

    成語拼音:
    nèi chá wài diào
    成語解釋:
    指在單位內外調查的真實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83.11.29:“經過一個星期的內查外調,掌握了大量證據,很快就挖出了這個由八人組成的貪污盜竊團伙。”
    426

    鳥盡弓藏

    成語拼音:
    niǎo jìn gōng cáng
    成語解釋:
    飛鳥打光了;彈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成功之后;原來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
    成語出處:
    三國 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陰五刑,鳥得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
    427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成語拼音:
    niǎo jìn gōng cáng,tù sǐ gǒu pēng
    成語解釋:
    烹:煮燒。飛鳥打盡,弓被擱置不用;兔被捕殺后,獵狗則被烹食。比喻辦成,功臣被害
    成語出處:
    魯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識時務者問:‘如果那時并不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漢人也配享太廟……則將如何?’我覺得頗費唇舌。”
    428

    弄巧成拙

    成語拼音: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成語解釋:
    弄:賣弄;耍弄;巧:靈巧;拙:愚笨。本想賣弄聰明;做得好些;結果卻做了蠢或把弄糟。
    成語出處:
    宋 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
    429

    寧戚叩牛

    成語拼音:
    níng qī kòu niú
    成語解釋:
    比喻有才的人淪落做低賤的
    成語出處:
    430

    拍案稱奇

    成語拼音:
    pāi àn chēng qí
    成語解釋:
    奇:特殊的。對奇異的拍著桌子驚嘆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7回:“妙在機關線索,俱于前文布置已定,若讀至此處,始為拍案稱奇,便非明眼。”
    431

    拍案驚奇

    成語拼音:
    pāi àn jīng qí
    成語解釋:
    對奇異的拍著桌子驚嘆。明末凌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成語出處:
    明末·凌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432

    拍板成交

    成語拼音:
    pāi bǎn chéng jiāo
    成語解釋:
    比喻交易成立或達成協議。
    成語出處:
    433

    怕處有鬼

    成語拼音:
    pà chù yǒu guǐ
    成語解釋:
    越是害怕的地方越是有鬼出現。比喻越擔心的越會出現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二章:“正如俗話所說:怕處有鬼。”
    434

    拼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成語拼音:
    pīn dé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語解釋:
    鐵杵:鐵棒槌。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鐵棒槌也能磨成繡花針。比喻只要肯花力氣,一定能成功
    成語出處:
    元·虞韶《日記故》:“道逢一老嫗,磨鐵杵。白問:‘將欲何用?’曰:‘欲作針。’白感其言,遂還卒業。”
    435

    飄風過耳

    成語拼音:
    piāo fēng guò ěr
    成語解釋:
    比喻對某件漠不關心或不當一回
    成語出處: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貪婪漢六院賣風流》:“任你說得舌敝唇穿,也只當做飄風過耳。”
    436

    槃根錯節

    成語拼音:
    pán gēn cuò jié
    成語解釋:
    槃:同“盤”,盤旋;錯:交錯;節:枝節。樹木的根盤屈,枝節交錯。比喻的艱難復雜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虞詡傳》:“不遇槃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437

    蟠根錯節

    成語拼音:
    pán gēn cuò jié
    成語解釋:
    錯:交錯;節:枝節。樹木的根盤屈,枝節交錯。比喻的艱難復雜
    成語出處:
    清·黃宗羲《贈編修弁玉吳君墓志銘》:“然君以為章句細微,無關重輕,所貴乎學者,必當為世所倚仗,蟠根錯節,取定俄頃。”
    438

    盤根究底

    成語拼音:
    pán gēn jiū dǐ
    成語解釋:
    盤問、追究的根由。
    成語出處:
    郭沫若《殘春及其他 牧羊哀話三》:“我失悔我不應該盤根究底,這樣地苦了他。”
    439

    盤根問底

    成語拼音:
    pán gēn wèn dǐ
    成語解釋:
    盤:仔細查問;問:尋問。盤問、追究的根由。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四回:“無如林之洋雖在海外走過幾次,諸并不留心,究竟見聞不廣,被小山盤根問底,今日也談,明日也談,腹中所有若干典故,久已告竣。”
    440

    撲朔迷離

    成語拼音:
    pū shuò mí lí
    成語解釋:
    撲朔:兔腳搔爬;迷離:兔眼半閉。原指難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認不清是男是女。后來形容錯綜復雜;不容易看清真相。
    成語出處: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橫吹曲辭五 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關于事情的成語 形容事情的成語 描述事情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