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事情的成語 (801個)
-
361
假戲真做
- 成語拼音:
- jiǎ xì zhēn zuò
- 成語解釋:
- 指戲演得逼真或把假的事情當作真的來做
- 成語出處:
- 洪深《電影戲劇表演術》第三章:“表演的所以能感動人,就是因為演員的誠懇,所謂‘假戲真做’。”
-
362
見義必為
- 成語拼音:
- jiàn yì bì wéi
- 成語解釋:
- 謂看到正義的事情就去做。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
363
接應不暇
- 成語拼音:
- jiē yìng bù xiá
- 成語解釋:
- 暇:空閑。指美景繁多,來不及觀賞。后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不過來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5回:“普席又要吃酒,未免令人接應不暇了。”
-
364
舉一反三
- 成語拼音:
- jǔ yī fǎn sān
- 成語解釋:
- 反:類推。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相似的許多事情。比喻善于學習;能夠由此及彼。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
365
緊要關頭
- 成語拼音:
- jǐn yào guān tóu
- 成語解釋:
- 關頭:關口。比喻有關事情成敗的關鍵或時機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1回:“十三妹同安龍媒、張金鳳,并張老夫妻,柳林話別——是這書的開場緊要關頭。”
-
366
決癰潰疽
- 成語拼音:
- jué yōng kuì jū
- 成語解釋:
- 癰:瘡;潰:破;疽:癰疽。瘡癰破開了。比喻事情的癥結得到解決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柳世隆傳》:“今乃舉兵內侮,奸回外熾,斯實惡熟罪成之辰,決癰潰疽之日。”
-
367
經一失,長一智
- 成語拼音:
- jīng yī shī,zhǎng yī zhì
- 成語解釋:
- 經:經歷;智:智慧,聰明。親身經歷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長關于這方面的知識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卷:“吾輩切記,不可輕易說人笑人,正所謂經一失,長一智耳。”
-
368
期月有成
- 成語拼音:
- jī yuè yǒu chéng
- 成語解釋:
- 期:一整個周期;期月:一整月。一整月就會有成就。形容治理國家或辦某項事情見效迅速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
369
見義勇為
- 成語拼音:
- jiàn yì yǒng wéi
- 成語解釋:
- 義:正義;勇:勇敢;為;做。見到正義的事情勇于去做。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
370
君子不究既往
- 成語拼音:
- jūn zǐ bù jiù jì wǎng
- 成語解釋:
-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究:追究;既往:已經過去的事情。道德高尚的人不追究已過去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柳暗花明》:“就是俗語說:君子不究既往嘛。何況咱們還是親戚!”
-
371
借箸代籌
- 成語拼音:
- jiè zhù dài chóu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來指畫當前的形勢。后比喻從旁為人出主意,計劃事情。
- 成語出處:
- 《史記·留侯世家》:“請借前箸以籌之。”
-
372
接踵而至
- 成語拼音:
- jiē zhǒ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踵:腳后跟;接踵:足跟相接。后頭的人腳尖挨上前頭人的腳跟;一個跟著一個來到。形容人特別多;絡繹不絕。或事情連續不斷地發生。也作“繼踵而至”、“接踵而來”。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平話 唐史下》:“是日唐主大軍接踵而至。”
-
373
近在眉睫
- 成語拼音:
- jìn zài méi jié
- 成語解釋:
- 睫:眼睫毛。近得像在眼前一樣。也形容事情緊迫。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干我者,我必知之。”
-
374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 成語拼音:
- jiàn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
- 成語解釋:
- 箭:弓箭;弦:弓上用以發箭的牛筋繩子。箭已搭在弦上,不得不發射。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采取行動的時候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發。”
-
375
謹重嚴毅
- 成語拼音:
- jǐn zhòng yán yì
- 成語解釋:
- 謹:慎重小心;嚴:威嚴;毅:堅強。處事事情謹慎持重,嚴峻果斷
- 成語出處:
- 《晉書·苻堅載記》:“猛瑰姿俊偉,博學好兵書。謹重嚴毅,氣度雄遠,細事不干其慮。”
-
376
曠古奇聞
- 成語拼音:
- kuàng gǔ qí wén
- 成語解釋:
- 曠古:自古所沒有的。自古以來從未聽到過的奇異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周作人《代快郵》:“五四運動以來的民氣作用,有些人詫為曠古奇聞,以為國家將興之兆。”
-
377
枯木生花
- 成語拼音:
- kū mù shēng huā
- 成語解釋:
- 枯樹開了花。比喻絕處逢生。也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志 劉廙傳》:“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花于已枯之木。”
-
378
看破紅塵
- 成語拼音:
- kàn pò hóng chén
- 成語解釋:
- 紅塵:佛家稱人世間。看破人生事情;對一切持超脫態度。這是一種消極厭世態度。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43回:“看這話頭,他明明看破紅塵,貪圖仙景,任俺尋找,總不出來。”
-
379
筐篋中物
- 成語拼音:
- kuāng qiè zhōng w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平常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書·韋曜傳》:“此人家筐篋中物耳。”
-
380
枯樹開花
- 成語拼音:
- kū shù kāi huā
- 成語解釋:
- 已經枯死的樹又開起花來。比喻絕處逢生;亦謂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或指在完全不可能的情況下出現的奇跡。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劉廙傳》:“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華于已枯之木。”
* 關于事情的成語 形容事情的成語 描述事情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