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事情的成語 (798個)

    301

    一發而不可收拾

    成語拼音: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shí
    成語解釋:
    一經發生便不能收住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他們在文七爺船上做的,及文七爺醉后之言,又全被統領聽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氣,又是醋,并在一處,一發而不可收拾。”
    302

    以防未然

    成語拼音:
    yǐ fáng wèi rán
    成語解釋:
    未然:沒有成為實。采用某種措施來防止某種的發生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姜維傳》:“欲規進取,宜并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
    303

    以防萬一

    成語拼音:
    yǐ fáng wàn yī
    成語解釋:
    用以防備難以預料的。萬一:可能性極小的意外變化。
    成語出處:
    馮德英《迎春花》第14章:“他就又采取以防萬一的想法,心想,反正是自愿的,何必去做?”
    304

    一概而論

    成語拼音:
    yī gài ér lùn
    成語解釋:
    概:古代量糧食時刮平斗槲的木棍;一概:一律。用同一個標準來評論、看待或處理。多形容不分性質、不加區別地處理或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章 懷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305

    殷浩書空

    成語拼音:
    yīn hào shū kōng
    成語解釋:
    晉中軍將軍殷浩被廢,除名為民,在信安,常終日書空作“咄咄怪”四字。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后以“殷浩書空”借指令人驚奇詫異。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殷中軍(殷浩)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四字而已。”
    306

    一勞永逸

    成語拼音:
    yī láo yǒng yì
    成語解釋:
    逸:安逸。辛苦一次。把辦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費力了。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封燕然山銘》:“茲可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無寧者也。”
    307

    原原本本

    成語拼音:
    yuán yuán běn běn
    成語解釋:
    原原:探究原始;本本:追究根本。原指探究物的本源。后指詳細敘述的全部經過。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敘傳下》:“元元本本,數始于一。”
    308

    元元本本

    成語拼音:
    yuán yuán běn běn
    成語解釋:
    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尋求根本。原指探索物的根由底細。后指詳細敘述的全部起因和整個過程,一點不漏。
    成語出處:
    漢·班固《西都賦》:“元元本本,殫見洽聞。”
    309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成語拼音:
    yuè yūn ér fēng,chǔ rùn ér yǔ
    成語解釋:
    月暈出現,將要刮風;礎石濕潤,就要下雨。比喻從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將會發生的
    成語出處:
    宋 蘇洵《辨奸論》:“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310

    易于反手

    成語拼音:
    yì yú fǎn shǒu
    成語解釋:
    猶易如反掌。比喻非常容易做。
    成語出處:
    晉 楊泉《物理論》:“夫清忠之士,乃千人之表,萬人之英。得其人則易于反手;不得其人,則難于拔筋。”
    311

    月暈知風,礎潤知雨

    成語拼音:
    yuè yūn zhī fēng,chǔ rùn zhī yǔ
    成語解釋:
    月暈出現,將要刮風;礎石濕潤,就要下雨。比喻從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將會發生的
    成語出處:
    長輿《論萊陽民變》:“月暈知風,礎潤知雨,竊恐踵萊陽而起者,禍變相尋而來未有已也。”
    312

    有約在先

    成語拼音:
    yǒu yuē zài xiān
    成語解釋:
    已經約定好了。指的處理方案已先定好。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老夫人,這本已有約在先,況兼孩兒又執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緣分了。”
    313

    炙冰使燥

    成語拼音:
    zhì bīng shǐ zào
    成語解釋:
    炙:烤。用火烤冰,想使它干燥。比喻辦不到。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刺驕》:“欲望肅雍濟濟,后生有式,是猶炙冰使燥,積灰令熾矣。”
    314

    在此一舉

    成語拼音:
    zài cǐ yī jǔ
    成語解釋:
    在:在于,決定于;舉:舉動,行動。指的成敗就決定于這一次的行動。
    成語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國家安危,在此一舉。”
    315

    抓綱帶目

    成語拼音:
    zhuā gāng dài mù
    成語解釋:
    綱:網的總繩,引申為物的關健環節;目:網眼,引申為次要部分。比喻辦、做工作的時候要抓住關健環節帶動一般
    成語出處:
    316

    走馬看花

    成語拼音:
    zǒu mǎ kàn huā
    成語解釋:
    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成語出處: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317

    重起爐灶

    成語拼音:
    zhòng qǐ lú zào
    成語解釋:
    遭受挫折后,再從頭做起。
    成語出處:
    郭沫若《北伐途次》:“每遭一次頓挫,總要使前功盡棄,又來重起爐灶。”
    318

    作舍道旁

    成語拼音:
    zuò shě dào páng
    成語解釋:
    比喻眾說紛紜,難成。
    成語出處:
    《幼學瓊林 卷三 人類》:“作舍道旁,議論多而難成。”
    319

    擇善固執

    成語拼音:
    zé shàn gù zhí
    成語解釋:
    固執:堅持不懈。對認為正確的就堅持執行
    成語出處:
    上官鼎《陽光三疊》第29章:“擇善固執,未始不是一件好!”
    320

    注螢沃雪

    成語拼音:
    zhù yíng wò xuě
    成語解釋:
    注螢:用水澆螢火;沃雪:用沸水澆雪。比喻很容易辦成
    成語出處:
    《梁書·侯景傳》高澄與景書:“若使旗鼓相望,埃塵相接,勢如沃雪,等注螢。”
    * 關于事情的成語 形容事情的成語 描述事情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