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書人的成語 (33個)
-
1
白面書郎
- 成語拼音:
- bái miàn shū láng
- 成語解釋:
- 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閱歷少,見識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重過秘書舊房因題長句》:“昔為白面書郎去,今作蒼顏贊善來。”
-
2
白面書生
- 成語拼音:
- bái miàn shū shēng
- 成語解釋:
- 白面:形容白凈;書生:念書人。①形容年紀輕、知識淺薄、閱歷不深的讀書人。②也泛指相貌姣好、白凈的年輕讀書人。
- 成語出處:
- 《宋書 沈慶之傳》:“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有濟?”
-
3
讀書種子
- 成語拼音:
- dú shū zhǒng zǐ
- 成語解釋: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 成語出處:
-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11卷:“周益公云:漢二獻皆好書,而其傳國皆最遠。士大夫家,其可使讀書種子衰息乎?”
-
4
焚書坑儒
- 成語拼音:
- fén shū kēng rú
- 成語解釋:
- 坑:挖坑活埋;儒:儒生;讀書人。指秦始皇焚燒《詩經》、《書經》等古代典籍;坑殺一批儒生。后泛指對文化和知識分子的摧殘。
- 成語出處:
- 漢 孔安國《〈尚書〉序》:“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
-
5
書香門第
- 成語拼音:
- shū xiāng mén dì
- 成語解釋:
- 書香:指上輩有讀書人的家庭。指世代都是讀書人的家庭。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如今眼看書香門第是接下去了,衣飯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個兒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
-
6
文弱書生
- 成語拼音:
- wén ruò shū shēng
- 成語解釋:
- 文弱:文雅而體弱。舉目文雅,身體柔弱的讀書人。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下》:“士龍為人,文弱可愛。”
-
7
一介書生
- 成語拼音:
- yī jiè shū shēng
- 成語解釋:
- 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的自稱或對普通讀書人的雅稱。
- 成語出處:
- 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閣餞別序》:“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
8
八百孤寒
- 成語拼音:
- bā bǎi gū hán
- 成語解釋:
- 八百:形容多;孤寒:指貧困的讀書人。許多生活貧困的讀書人。
- 成語出處: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
-
9
白面儒冠
- 成語拼音:
- bái miàn rú guān
- 成語解釋:
- 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閱歷少,見識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 成語出處:
- 清 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八四:“白面儒冠已問津,生涯只羨五侯賓。蕭蕭黃葉空村畔,可有攤書閉戶人?”
-
10
白面儒生
- 成語拼音:
- bái miàn rú shēng
- 成語解釋:
- 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閱歷少,見識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 成語出處:
- 《資治通鑒 晉孝武帝太元十二年》:“溫詳之徒,皆白面儒生,烏合為群,徒恃長河以自固;若大軍濟河,必望旗震壞,不待戰也。”
* 關于書人的成語 形容書人的成語 描述書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