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能不的成語 (819個)

    361

    可言

    成語拼音:
    guì bù kě yán
    成語解釋:
    舊時多用以稱人貴有帝王、母后之相。此話直言,故婉稱之。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向者夫人、嬰兒皆似君,君相貴可言。”
    362

    顧彼失此

    成語拼音:
    gù bǐ shī cǐ
    成語解釋:
    顧:照顧,照管。顧了這個,丟了那個。形容全面照顧
    成語出處: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第16卷:“若彼聲西擊東,而我軍出大同,未免顧彼失此。”
    363

    由己

    成語拼音:
    gài bù yóu jǐ
    成語解釋:
    指一切由自己做主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公言固是有理,獨思君命所差,概由己?”
    364

    由己

    成語拼音:
    gài bù yóu jǐ
    成語解釋:
    蓋:承上文申說理由和原因;由:聽命,順從。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謝金吾》:“上命差遣,蓋由己。”
    365

    應求

    成語拼音:
    gōng bù yìng qiú
    成語解釋:
    供應滿足實際需要。供:供應。
    成語出處:
    《茅盾選集 長春南關行》:“現在接受了南方六個單位的訂貨單,每天生產一至二噸,供應求。”
    366

    廣大神通

    成語拼音:
    guǎng dà shén tōng
    成語解釋:
    神通:指神奇的本領。原為佛教語。形容本領、手段極為高超,無所
    成語出處:
    清·頤瑣《黃繡球》第五回:“公門中人,三頭六臂,廣大神通,真令人無從捉摸。”
    367

    耿耿于懷

    成語拼音:
    gěng gěng yú huái
    成語解釋:
    耿耿;形容有心事。老是放在心里;忘懷。形容有無法排遣的心事。
    成語出處:
    宋 文天祥《賀前人正》:“心繞賀星,遙指于軫中,拳拳公壽,雪立于門外,耿耿于懷。”
    368

    耿耿于心

    成語拼音:
    gěng gěng yú xīn
    成語解釋:
    耿耿:有所懸念而忘懷。忘懷,牽縈于心。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余擬為一詩,而其理精微,筆力足以闡發,凡數易稿,皆自愜,至今~。”
    369

    哽哽咽咽

    成語拼音:
    gěng gěng yè yè
    成語解釋:
    痛快的出聲哭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回:“三個酒至數杯,正說些閑話,較量些槍法,說得入港,只聽得隔壁閣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
    370

    耿耿在懷

    成語拼音:
    gěng gěng zài huái
    成語解釋:
    耿耿:形容有心事;懷:心懷。老放在心里,忘懷,牽縈回繞
    成語出處:
    郭沫若《題畫記》:“在日本時我也曾替他題過畫,當時是更加沒有把握,記得有一張《瞿塘圖》,我題的特別拙劣,至今猶耿耿在懷。”
    371

    耿耿在心

    成語拼音:
    gěng gěng zài xīn
    成語解釋:
    耿耿:形容有心事。指心事牽縈回繞,釋懷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40回:“當初我在苗家寨曾遇夜行之人,至今耿耿在心。”
    372

    過河卒子

    成語拼音:
    guò hé zú zǐ
    成語解釋:
    象棋規則中卒子只向前,后退,過了河之后可以橫著走,威力更大。比喻只前進,后退。
    成語出處:
    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62回:“這是‘做了過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的時候呀!”
    373

    孤鸞照鏡

    成語拼音:
    gū luán zhào jìng
    成語解釋:
    南朝宋范泰《鸞鳥詩》序:“昔罽賓王結罝峻祁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懸鏡以映之?’王從其言。鸞睹形感契,慨然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后以“孤鸞照鏡”比喻無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泰《鸞鳥詩》序:“罽賓王結罝峻祁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懸鏡以映之?’王從其言。鸞睹形感契,慨然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
    374

    骨肉分離

    成語拼音:
    gǔ ròu fēn lí
    成語解釋: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團聚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0卷:“誰知死后纏綿,恩變成仇,害得我骨肉分離,死無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375

    骨肉離散

    成語拼音:
    gǔ ròu lí sàn
    成語解釋: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團聚。
    成語出處:
    《詩經 唐風 杕杜序》:“《杕杜》,刺時也。君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
    376

    狗肉上了筵席

    成語拼音:
    gǒu ròu shàng bù le yán xí
    成語解釋:
    比喻素質太差,扶持上去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40章:“說她‘狗肉上了筵席’,讓丈夫一人來參加就行了。”
    377

    歸師勿掩,窮寇莫追

    成語拼音:
    guī shī wù yǎn,qóng kòu mò zhuī
    成語解釋:
    歸師:撤退的軍隊;掩:乘人備進行襲擊;窮寇:走投無路的敵人。襲擊撤退的軍隊,也追殺走投無路的敵人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歸師勿掩,窮寇莫追。’汝可從小路抄箕谷退兵。吾自引兵當斜谷之兵。”
    378

    歸師勿掩,窮寇勿追

    成語拼音:
    guī shī wù yǎn,qóng kòu wù zhuī
    成語解釋:
    掩:乘人備進行襲擊。襲擊撤退的軍隊,也追殺走投無路的敵人。指特定情況下要防止敵人拼死反擊,以免測的犧牲。
    成語出處:
    《孫子·軍事》:“歸師勿遏,師必闕,窮寇勿追。”
    379

    竿頭日進

    成語拼音:
    gān tóu rì jìn
    成語解釋: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成語出處:
    清 無名氏《后會仙記》:“(青青柳)復吟云:‘學問無窮水接天,竿頭日進古人言。’”
    380

    國無二君

    成語拼音:
    guó wú èr jūn
    成語解釋:
    一個國家有兩個皇帝。
    成語出處:
    《禮記·喪服四制》:“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國無二君,家無二尊。”
    * 關于不能不的成語 形容不能不的成語 描述不能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