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能不的成語 (819個)

    241

    入虎穴,焉得虎子

    成語拼音: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成語解釋:
    焉:怎么。進老虎窩,怎捉到小老虎。比喻親歷險境就獲得成功。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班超傳》:“超曰:‘入虎穴,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242

    入虎穴,得虎子

    成語拼音:
    bù rù hǔ xué,bù dé hǔ zǐ
    成語解釋:
    進老虎洞,就捉到小老虎。比喻擔風險就取得成果。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班超傳》:“超曰:‘入虎穴,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243

    傍人門戶

    成語拼音:
    bàng rén mén hù
    成語解釋:
    傍:依傍;靠著。依靠在別人家門庭上。比喻完全依賴別人;自主或自立。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東坡志林》第12卷:“桃符怒,往復紛然已。門神解之曰:‘吾輩肖,方傍人門戶,何暇爭閑氣耶?’”
    244

    入獸穴,得獸子

    成語拼音:
    bù rù shòu xué,bù dé shòu zǐ
    成語解釋:
    進野獸窩,捉到小野獸。比喻冒險進入險境就取得成果
    成語出處:
    《北史·韋佑傳》:“古人稱入獸穴,得獸子。安危之事未可預量。”
    245

    入獸穴,安得獸子

    成語拼音:
    bù rù shòu xué,ān dé shòu zǐ
    成語解釋:
    進野獸窩,怎捉到小野獸。比喻冒險進入險境就取得成果
    成語出處:
    《周書·李遠傳》:“古人有言:‘入獸穴,安得獸子。’若以奇兵出其意,事或可濟。”
    246

    百思得其故

    成語拼音:
    bǎi sī bù dé qí gù
    成語解釋:
    百:多次;思:考慮,思考;故:原因。指經過百般思索仍舊找到其原因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雞代伏,又何以傳種至今也。此真百思得其故矣。”
    247

    百思得其解

    成語拼音:
    bǎi sī bù dé qí jiě
    成語解釋:
    百:多次;思:考慮,思考;解:理解。指經過百般思索仍舊理解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論宗教與哲學家之長短得失》:“若此者皆誠之人所百思得其解也。”
    248

    半身

    成語拼音:
    bàn shēn bù suí
    成語解釋:
    遂:順;如意;指活動。半邊身體活動自如。
    成語出處:
    漢 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 中風歷節》:“夫風之為病,當半身遂,或臂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俠然。”
    249

    半身

    成語拼音:
    bàn shēn bù shè
    成語解釋:
    攝:引持。指半邊身體隨意轉動或半邊肢體癱瘓
    成語出處:
    《魏書·孟鸞傳》:“素被病,面常黯黑,于九殿下暴疾,半身攝,扶載歸家,其夜亡。”
    250

    板上釘釘

    成語拼音:
    bǎn shàng dìng dīng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已經決定,改變。
    成語出處:
    王蒙《蝴蝶》:“海云是已經定性、已經作了板上釘釘的正式結論的階級敵人。”
    251

    識大體

    成語拼音:
    bú shí dà tǐ
    成語解釋:
    識:懂得;大體:重要的道理;關系全局的道理。指認清大局;懂得做事、處理問題從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
    成語出處:
    《宋書 南郡王義宣傳》:“嘗獻世祖酒,先自酌飲,封送所馀,其識大體如此。”
    252

    百思莫解

    成語拼音:
    bǎi sī mò jiě
    成語解釋:
    百思:百般思索。指百般思索也理解
    成語出處:
    李準《李雙雙》:“小王在一邊,如坐針氈,百思莫解。”
    253

    冰山難靠

    成語拼音:
    bīng shān nán kào
    成語解釋:
    比喻長久的權勢,難于依靠。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玄宗天寶十一年》:“君輩倚楊右相如泰山,吾以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輩得無失所恃乎?”
    254

    勝其苦

    成語拼音:
    bù shèng qí kǔ
    成語解釋:
    勝:禁得起。忍受那種苦楚
    成語出處:
    唐 白行簡《李娃傳》:“乃徒行出至曲江西杏園東,去其衣服,以馬鞭鞭之數百,生勝其苦而斃。”
    255

    食之地

    成語拼音:
    bù shí zhī dì
    成語解釋:
    食:生產糧食。指耕種的土地。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上》:“我死則擇食之地而葬我焉。”
    256

    伴食宰相

    成語拼音:
    bàn shí zǎi xiàng
    成語解釋:
    伴食:陪伴人家吃飯。唐朝朝會結束時,宰相率百僚集尚書省都堂會餐。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任事者
    成語出處:
    《舊唐書 盧懷慎傳》:“開元三年,遷黃門監。懷慎與紫微令姚崇對掌樞密,懷慎自以為吏道及崇,每事皆推讓之,時人謂之‘伴食宰相’。”
    257

    冰炭同爐

    成語拼音:
    bīng tàn bù tóng lú
    成語解釋:
    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同處。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休把我衣服扯住,情知咱冰炭同爐。”
    258

    冰炭同器

    成語拼音:
    bīng tàn bù tóng qì
    成語解釋:
    冰和炭火放在同一個器具里。比喻性質同的事物彼此排斥,相容。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顯學》:“夫冰炭同器而久,寒暑兼時而至,雜反之學兩立而治。”
    259

    冰炭相容

    成語拼音:
    bīng tàn bù xiāng róng
    成語解釋:
    冰:冰塊;炭:炭火;容:接納。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并存
    成語出處:
    宋 陸游《寄題李季章侍郎石林堂》詩:“君見,牛奇章與李衛公,一生冰炭相容。”
    260

    成語拼音:
    bù tòng bù yǎng
    成語解釋:
    比喻評論、批評等觸及實質;沒切中要害;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明 吳炳《情郵記 反噬》:“這事癢,卻是一個大題目。”
    * 關于不能不的成語 形容不能不的成語 描述不能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