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知的成語 (278個)
-
261
全無心肝
- 成語拼音:
- quán wú xīn g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知羞恥。
- 成語出處:
- 《南史 陳紀下 后主》:“隋文帝曰:‘叔保全無心肝。’”
-
262
食馬留肝
- 成語拼音:
- shí mǎ liú gān
- 成語解釋:
- 《史記 封禪書》:“文成(少翁)食馬肝死耳。”司馬貞索隱:“案:《論衡》云:‘氣熱而毒盛,故食走馬肝殺人。’”又《漢書。儒林傳 轅固》:“轅固,齊人也。以治《詩》孝景時為博士,與黃生爭論于上前……于是上曰:‘食肉毋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
- 成語出處:
- 《史記·封禪書》:“文成(少翁)食馬肝死耳。”司馬貞索隱:“案:《論衡》云:‘氣熱而毒盛,故食走馬肝殺人。’”
-
263
視如草芥
- 成語拼音:
- shì rú cǎo jiè
- 成語解釋:
- 草芥:不知名的小草。看成像小草一樣輕賤。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
264
死生未卜
- 成語拼音:
- sǐ shēng wèi bǔ
- 成語解釋:
- 卜:預料,猜測。是生是死還不知道
- 成語出處:
- 《剪燈余話·瓊奴傳》:“徐郎遼海從戍,死生未卜,縱繞無恙,又安能至此而成姻乎?”
-
265
守株待兔
- 成語拼音:
- shǒu zhū dài tù
- 成語解釋:
- 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 成語出處:
- 戰國 韓 韓非《韓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觸柱折頸而死。”
-
266
桃花人面
- 成語拼音:
- táo huā rén miàn
- 成語解釋:
- 事本唐孟棨《本事詩》。崔護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訪,物在人去,慨嘆不已,題一絕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后遂用“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
- 成語出處:
- 元·劉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鄧永年泛洞庭湖宿鳳凰臺下》曲:“楊柳宮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緣。”
-
267
推聾做啞
- 成語拼音:
- tuī lóng zuò yǎ
- 成語解釋:
- 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假做不知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鬧銅臺》第二折:“我如今裝醉如癡,推聾做啞,待時守分。”
-
268
靦顏事仇
- 成語拼音:
- tiǎn yán shì chóu
- 成語解釋:
- 謂不知羞恥地為仇敵做事。
- 成語出處:
- 羅正緯《灤州革命先烈事略 王金銘》:“若靦顏事仇,為虎作倀,心果安在耶?”
-
269
無恥下流
- 成語拼音:
- wú chǐ xià liú
- 成語解釋:
- 無恥:不知恥辱;下流:引起性欲或繪聲繪色地描述色情。指不知羞恥,低級下流
- 成語出處:
-
270
無影無蹤
- 成語拼音:
- wú yǐng wú zōng
- 成語解釋: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成語出處:
- 元 吳昌齡《東坡夢》:“你那里挨挨拶拶,閃閃藏藏,無影無蹤。”
-
271
學無所遺
- 成語拼音:
- xué wú suǒ yí
- 成語解釋:
- 遺:遺漏。形容學識淵博,無所不知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斯七子者,于學無所遺,于辭無所假。”
-
272
小學而大遺
- 成語拼音:
- xiǎo xué ér dà yí
- 成語解釋:
- 小:指不知句讀;大:指不解疑難問題;而:轉折連詞,可是;遺:棄。小的方面則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師說》:“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
273
心癢難撓
- 成語拼音:
- xīn yǎng nán náo
- 成語解釋:
- 形容高興得不知如何才好。
- 成語出處: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著小生迷留沒亂,心癢難撓。”
-
274
一板一眼
- 成語拼音:
- yī bǎn yī yǎn
- 成語解釋:
- 板;眼:民族音樂和戲曲中的節拍;比喻做事有條理;合規矩;不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靈活變動。
- 成語出處:
-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二卷第九章:“望著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說。”
-
275
一國三公
- 成語拼音:
- yī guó sān gōng
- 成語解釋:
- 公:古代諸侯國君的通稱。一個國家有三個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權不統一,使人不知道聽誰的話好。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五年》:“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
276
言高語低
- 成語拼音:
- yán gāo yǔ dī
- 成語解釋:
- 說話不知輕重,沒有分寸。
- 成語出處:
- 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三折:“店小二云:‘小人早晚言高語低,耽待些兒。’”
-
277
以玉抵鵲
- 成語拼音:
- yǐ yù dǐ què
- 成語解釋:
- 漢桓寬《鹽鐵論·崇禮》:“南越以孔雀珥門戶,昆山之旁以玉璞抵烏鵲。”抵,拋擲。后以“以玉抵鵲”比喻有珍貴之物而不知愛重。
- 成語出處:
- 漢·桓寬《鹽鐵論·崇禮》:“南越以孔雀珥門戶,昆山之旁以玉璞抵烏鵲。”
-
278
眼張失落
- 成語拼音:
- yǎn zhāng shī luò
- 成語解釋:
- 眼睛大張,神態失落。形容不知所措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嚴貢生轉身走進艙來,眼張失落的,四面看了一遭。”
* 關于不知的成語 形容不知的成語 描述不知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