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堪的成語 (56個)

    21

    鼻蹋嘴歪

    成語拼音:
    bí tā zuǐ wāi
    成語解釋:
    形容疲累或十分狼狽的樣子
    成語出處:
    22

    馬疲人倦

    成語拼音:
    mǎ pí rén juàn
    成語解釋:
    疲:疲勞;倦:勞倦。人馬疲倦困乏。形容體力疲勞
    成語出處:
    戰國·衛·吳起《吳子·治兵》:“馬疲人倦,而解舍,所以任其上。”
    23

    粘吝繳繞

    成語拼音:
    nián lìn jiǎo rào
    成語解釋:
    粘:粘貼,膠合;吝:貪;繳繞:煩瑣。形容下棋一味貪子糾纏,煩瑣
    成語出處:
    宋·李綱《與呂安老書》:“善棋者,覺一處少屈,則經營他處,率以取勝;善棋者,黏吝繳繞,肯暫舍,率以取敗。”
    24

    望風而潰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kuì
    成語解釋:
    潰:散,潰逃。剛看到敵方的影子就潰成軍。形容軍旅一擊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西川自唐劉辟構逆后,久無干戈,人習戰。每歲諸道差兵屯戍大渡河,蠻旗才舉,望風而潰。”
    25

    望風瓦解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wǎ jiě
    成語解釋:
    剛看到敵方的影子就潰成軍。形容軍旅一擊
    成語出處:
    《周書·辛昂傳》:“賊既以為虞,謂有大軍赴救,于是望風瓦解,郡境獲寧。”
    26

    朽木糞土

    成語拼音:
    xiǔ mù fèn tǔ
    成語解釋:
    朽木:爛木頭;糞土:臟土臭泥。比喻造就、對社會沒有用處的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可雕也,糞土之墻可杇也,于予與何誅。’”
    27

    村筋俗骨

    成語拼音:
    cūn jīn sú gǔ
    成語解釋:
    村:粗俗;俗:庸俗。形容人品粗俗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蘇九淫奔》第四折:“解他粉黛蛾眉心上事,這才是村筋俗骨下場頭。”
    28

    寸心如割

    成語拼音:
    cùn xīn rú gē
    成語解釋:
    寸心:區區之心;割:切。一顆心好像被刀割一樣。形容內心痛苦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8卷:“到房中寸心如割,和衣倒在床上,翻來覆去,延捱到四更盡了,越想越惱,心頭火按捺住。”
    29

    顛連窮困

    成語拼音:
    diān lián qióng kùn
    成語解釋:
    顛連:困頓。形容窮苦艱難
    成語出處: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三章:“連阡累陌,一片荊榛,居民間有孑遺,顛連窮困之狀,有能殫述者。”
    30

    國事蜩螗

    成語拼音:
    guó shì tiáo táng
    成語解釋:
    蜩螗:蟬鳴擾人。形容國家處于紛亂的狀態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15回:“但是現在國事蜩螗,人心震動,外交失敗,內政修,正是岌岌可危的時候。”
    31

    穢言污語

    成語拼音:
    huì yán wū yǔ
    成語解釋:
    指粗俗下流、入耳的話。
    成語出處:
    唐·宋若華、宋若昭《女語論·和柔章》:“莫學愚婦,問根源,穢言污語,觸突尊賢。”
    32

    穢語污言

    成語拼音:
    huì yǔ wū yán
    成語解釋:
    穢:污濁,骯臟。指粗俗下流、入耳的話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4回:“指著唐僧,禿前禿后,穢語污言,絕口的亂罵。”
    33

    雞飛狗走

    成語拼音:
    jī fēi gǒu zǒu
    成語解釋:
    走:跑。雞亂飛,狗亂跑。形容因極端驚恐而混亂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痛史》第13回:“你看前兩天那種搜索的樣子,只就我們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經是鬧得雞飛狗走,鬼哭神號。”
    34

    繼踵接武

    成語拼音:
    jì zhǒng jiē wǔ
    成語解釋:
    踵:腳后跟;武:足跡。腳后跟接腳后跟,足跡挨足跡。形容人數眾多而擁擠或接連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送張子忠之任南昌序》:“士大夫登朝著與其居于鄉者,繼踵接武。”
    35

    歷歷落落

    成語拼音:
    lì lì luò luò
    成語解釋:
    清清楚楚。指零亂、參差齊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15卷:“所謂一杖一條痕,一摑一掌血,使之歷歷落落,分明開去,莫要含糊。”
    36

    氣急敗壞

    成語拼音:
    qì jí bài huài
    成語解釋:
    上氣接下氣;狼狽;慌張失措的樣子。形容羞怒、狼狽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回:“只見數個小嘍羅氣急敗壞,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37

    十清九濁

    成語拼音:
    shí qīng jiǔ zhuó
    成語解釋:
    清:清澄;濁:渾濁。指混亂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隨你有萬分是處,也只得依順了他。所以那家庭間每每被這等人,吵得十清九濁。”
    38

    挨山塞海

    成語拼音:
    āi shān sè hǎi
    成語解釋:
    形容人極多而擁擠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7卷:“那日觀看的人,何止挨山塞海。”
    39

    百孔千創

    成語拼音: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
    成語解釋:
    比喻困苦。同“百孔千瘡”。
    成語出處:
    宋 周必大《跋宋運判昞奏稿》:“黎庶凋瘵,百孔千創。”
    40

    杯盤狼藉

    成語拼音:
    bēi pán láng jí
    成語解釋:
    狼藉:像狼窩里的草那樣雜亂。形容喝酒吃飯快要完了的時候或吃完以后;桌上的杯子、盤子、碗筷等亂七八糟地放著。形容宴飲已畢或將畢時的情景。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
    * 關于不堪的成語 形容不堪的成語 描述不堪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