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丈夫的成語 (52個)
-
21
從一而終
- 成語拼音:
- cóng yī ér zhōng
- 成語解釋:
-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這時舊時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
- 成語出處:
- 《周易 恒》:“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
-
22
孤兒寡婦
- 成語拼音:
- gū ér guǎ fù
- 成語解釋:
- 死了父親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婦女。泛指失去親人,無依無靠者。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陳龜傳》:“戰夫身膏沙漠,居人首系馬鞍。或舉國掩尸,盡種灰滅,孤兒寡婦,號哭城空,野無青草。”
-
23
枯楊生華
- 成語拼音:
- kū yáng shēng huā
- 成語解釋:
- 枯:干枯;華:同“花”。枯萎的楊樹重新開花。比喻老年女子嫁了做官的丈夫,好景不長
- 成語出處:
- 《周易·大過》:“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
-
24
女生外向
- 成語拼音:
- nǚ shēng wài xiàng
- 成語解釋:
- 向:朝著,引申為偏愛。女子成人總要結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白虎通·封公侯》:“男生內向,有留家之義;女生外向,有從夫之義。”
-
25
文君早寡
- 成語拼音:
- wén jūn zǎo guǎ
- 成語解釋:
- 文君:漢臨邛富商卓王孫之女卓文君,死了丈夫就與司馬相如私奔。指年輕女子喪夫寡居
- 成語出處:
- 清·洪昇《長生殿·幸恩》:“奴家楊氏,幼適裴門,琴斷朱弦,不幸文君早寡,香含青瑣,肯容韓椽輕偷?”
-
26
阿姑阿翁
- 成語拼音:
- ā gū ā wēng
- 成語解釋:
- 阿:名詞的前綴。姑:丈夫的母親。翁:丈夫的父親。指公公婆婆。
- 成語出處:
- 唐 趙璘《因話錄》卷一:“郭暖嘗與升平公主琴瑟不調。尚父拘暖,自詣朝童結罪。上召而慰之曰:‘諺云:不癡不聾,不作阿家阿翁。’”
-
27
阿家阿翁
- 成語拼音:
- ā jiā ā wēng
- 成語解釋:
- 阿:助詞,用在稱呼的前頭;家:通“姑”,丈夫的母親;翁:丈夫的父親。公公婆婆
- 成語出處:
- 唐 趙璘《因話錄》第一卷:“諺云:不癡不聾,不作阿家阿翁。”
-
28
表壯不如里壯
- 成語拼音:
- 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
- 成語解釋:
- 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結實。比喻妻子能夠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幫手。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常言道:‘表壯不如里壯’,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煩惱做什么?”
-
29
從一以終
- 成語拼音:
- cóng yī yǐ zhōng
- 成語解釋:
- 從:跟隨;終:終身,一輩子。丈夫死了不得再嫁人,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
- 成語出處:
- 宋·文天祥《劉良臣母哀辭》:“嗚呼,全而生這之必全而歸之,從一以終兮尚得正,其何悲!”
-
30
戴綠帽子
- 成語拼音:
- dài lǜ mào zǐ
- 成語解釋:
- 比喻妻子有外遇的丈夫
- 成語出處:
-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九章:“只要不怕戴綠帽子,橫豎有人巴結。”
-
31
斷織勸學
- 成語拼音:
- duàn zhī quàn xué
- 成語解釋: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樂羊子妻傳》載:“遠尋師,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今若斷斯織也,則損失成功,……,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
-
32
公公婆婆
- 成語拼音:
- gōng gōng pó pó
- 成語解釋:
- 公公與婆婆,丈夫的父親和母親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4回:“咱們九個心里孝順,只是不象那小蹄子嘴巧,所以公公婆婆老了,只說他好,這委屈向誰訴去?”
-
33
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 成語拼音:
- gōng yǒu gōng lǐ,pó yǒu pó lǐ
- 成語解釋:
- 公:稱丈夫的父親。比喻雙方爭執,各說自己有理
- 成語出處:
- 魯彥《西安印象》:“議論紛紛,莫衷一是,然又引經據典,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
34
河東獅吼
- 成語拼音:
- hé dōng shī hǒu
- 成語解釋:
- 河東:古郡名。比喻嫉妒心強剽悍的妻子發怒,對丈夫大吵大鬧。一般借此嘲笑懼內的男人。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四賢記 挑斗》:“鷺鷥行狀黃昏后,也曾聞河東獅吼。”
-
35
河東獅子吼
- 成語拼音:
- hé dōng shī zi hǒu
- 成語解釋:
- 河東:古郡名。比喻嫉妒心強剽悍的妻子發怒,對丈夫大吵大鬧。一般借此嘲笑懼內的男人。
- 成語出處:
- 宋 洪邁《容齋三筆 陳季常》:“陳慥字季常……自稱‘龍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賓客,喜畜聲妓,然其妻柳氏絕兇妒,故東坡有詩云:‘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師(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36
嫁狗隨狗
- 成語拼音:
- jià gǒu suí gǒu
- 成語解釋:
- 比喻女子只能順從丈夫
- 成語出處:
- 宋 陳造《題六幺后》:“蘭摧蕙枯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隨狗雞隨雞。”
-
37
巾幗須眉
- 成語拼音:
- jīn guó xū méi
- 成語解釋:
- 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發飾,后借指婦女。須眉:胡須和眉毛,借指男子漢,大丈夫。具有男子漢氣慨的女子。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14回:“容貌雖說不得美麗,卻氣概豐富,倜儻不群,有巾幗須眉之號。”
-
38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 成語拼音:
- jià jī suí jī,jià gǒu suí gǒu
- 成語解釋:
- 封建禮教認為,女子出嫁后,不論丈夫好壞,都要永遠跟從。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1回:“你難道沒聽見人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那里個個都像你大姐做娘娘呢?”
-
39
嫁雞逐雞
- 成語拼音:
- jià jī zhú jī
- 成語解釋:
- 比喻女子出嫁后只能順從丈夫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代鳩婦言》:“人言嫁雞逐雞飛,安知嫁鳩被鳩逐。”
-
40
嫁雞逐雞,嫁犬逐犬
- 成語拼音:
- jià jī zhú jī,jià quǎn zhú quǎn
- 成語解釋:
- 嫁:女子出嫁;逐:追隨。比喻女子出嫁后,不論丈夫好壞,都要隨從一輩子
- 成語出處:
- 宋·趙汝鐩《古別離》詩:“嫁狗逐狗雞逐雞,耿耿不寐展轉思。”
* 關于丈夫的成語 形容丈夫的成語 描述丈夫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