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一一的成語 (1532個)

    101

    成語拼音:
    yī yù yī yóu
    成語解釋:
    豫:快樂。游玩快樂。指帝王的游樂生活
    成語出處:
    明·宋濂《閱江樓記》:“存神穆清,與天同體,雖游,亦可為天下后世法。”
    102

    成語拼音:
    yī yóu yī yù
    成語解釋:
    豫:快樂。游玩快樂。指帝王的游樂生活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豫,為諸侯度。”
    103

    子出家,七祖升天

    成語拼音:
    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
    成語解釋:
    借喻人得勢,全家沾光。同“子出家,九祖升天”。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我說的不是功名么?你們不知道‘子出家,七祖升天呢’?”
    104

    柱難支

    成語拼音:
    yī zhù nán zhī
    成語解釋:
    大樓將要倒塌,不是根木頭能夠支撐得住的。比喻崩潰的形勢不是個人所能挽救的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代書詩百韻寄微之》:“千鈞勢易壓,柱力難支。”
    105

    知片解

    成語拼音:
    yī zhī piàn jiě
    成語解釋:
    知半見。
    成語出處:
    宋·吳泳《答趙茂實書》:“某閑居寖久,兀兀經,今已窮年,粗有知片解,更不復為言語詞章。”
    106

    字千金

    成語拼音:
    yī zì qiān jīn
    成語解釋:
    增損字;賞以千金。形容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鐘嶸《詩品 古詩》:“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字千金。”
    107

    成語拼音:
    yī zì yī bǎn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從容清楚。
    成語出處:
    老舍《二馬》:“溫都太太把房錢,吃飯的時間,晚上鎖門的時候,和切的規矩,都當著伊牧師板的交待明白了。”
    108

    成語拼音:
    yī zì yī lèi
    成語解釋:
    個字就仿佛是滴眼淚。形容文字寫得凄楚感人。亦作“淚”。
    成語出處:
    明·李贄《焚書·書答·與焦漪園》:“寫至此,淚,不知當向何人道,當與何人讀,想當照舊剃發歸山去矣!”
    109

    成語拼音:
    yī zhēn yī xiàn
    成語解釋:
    根針;條線。比喻極細小的或不值錢的東西。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4回:“線,他們也沒得收藏。”
    110

    背城

    成語拼音:
    bèi chéng yī zhàn
    成語解釋: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死戰。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后戰。
    成語出處:
    晉 習鑿齒《漢晉春秋》:“若理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
    111

    不經事,不長

    成語拼音:
    bù jīng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
    成語解釋:
    智:智慧,見識。不經歷件事情,就不能增長對那件事情的見識。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0回:“俗語說:‘不經事,不長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該來支問著我了!”
    112

    表里如

    成語拼音:
    biǎo lǐ rú yī
    成語解釋:
    表:外表;里:內心。外表和內心個樣。外表與內部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致。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行之以忠者,是事實要著實。”宋 朱熹集注:“以忠,則表里如。”
    113

    不因事,不長

    成語拼音:
    bù yīn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
    成語解釋:
    智:聰明才智。不經歷件事情,就不能增長對于那件事情的知識
    成語出處:
    宋·悟明《聯燈會要·道本禪師》:“老趙州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徒為戲論,雖然如是,不因事,不長智。”
    114

    不值

    成語拼音:
    bù zhí yī xiào
    成語解釋:
    不值得笑。比喻毫無價值。也表示對某種事物或行為的輕蔑和譏笑。同“不值哂”。
    成語出處:
    魯迅《朝花夕拾 死后》:“但同時想,我生存時說的什么批評不值笑的話,大概是違心之論罷。”又《吶喊 阿Q正傳》:“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莊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神里,甚而至于對于兩位‘文童’也有以為不值笑的神情。”
    115

    聰明

    成語拼音:
    cōng míng yī shì
    成語解釋:
    表示個人輩子聰明。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若我斷不出此事,枉自聰明世。每日退堂,便將畫圖展玩,千思萬想。”
    116

    警百

    成語拼音:
    chéng yī jǐng bǎi
    成語解釋:
    警:警戒,也做“儆”。懲罰個人以警戒多數人。
    成語出處:
    語本《漢書 尹翁歸傳》:“翁歸治東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庸庵筆記 威豐季年三奸伏誅》:“用特懲儆百,期于力振頹靡。”
    117

    時,彼

    成語拼音:
    cǐ yī shí,bǐ yī shí
    成語解釋:
    此:這;彼:那。時間不同,情況有了變化,不能相提并論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彼時,此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118

    事不如省

    成語拼音: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ěng yī shì
    成語解釋:
    指不管閑事,事情越少越好。同“多事不如少事”。
    成語出處:
    《紅樓夢》第四五回:“你說的也是,多事不如省事。”
    119

    事不如少

    成語拼音: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ǎo yī shì
    成語解釋:
    指不管閑事,事情越少越好。
    成語出處: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二回:“現在國家正當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處分,多事不如少事,弄得百事俱廢,將來又是怎樣個了局?”
    120

    天和尚撞天鐘

    成語拼音:
    dāng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成語解釋: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混天算天,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
    成語出處: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這就去當天和尚撞天鐘,有什么不好的呢?”
    * 關于一一的成語 形容一一的成語 描述一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