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一一的成語 (1532個)

    661

    徹萬融

    成語拼音:
    yī chè wàn róng
    成語解釋:
    猶言通百通。
    成語出處:
    明·唐順之《與裘剡溪推官書》:“人能得此常理,設使為醫,則必能究性命之源;為巫,則必能極鬼神之情狀,徹萬融,所謂因源而得委也。”
    662

    成語拼音:
    yī chàng yī hè
    成語解釋:
    和:應和;附和。跟著別人唱和;比喻雙方互相配合;彼此呼應。
    成語出處:
    宋 陳叔方《穎川語小》下卷:“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應。呼應者和,律呂相宜以成文也。”
    663

    成語拼音:
    yī chéng yī lǚ
    成語解釋:
    成:古時以方圓十里為成;旅:古時以兵士五百人為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單薄。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元年》:“有田成,有眾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
    664

    朝之患

    成語拼音:
    yī cháo zhī huàn
    成語解釋:
    突然發生的禍患。
    成語出處:
    《禮記·檀弓上》:“故君子有終身之憂,而無朝之患,故忌日不樂。”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楚國苦之,群臣皆怨,咸言費無忌讒殺伍奢、白州犁而吳侵境不絕于寇,楚國群臣有朝之患。”
    665

    丁不識

    成語拼音:
    yī dīng bù shí
    成語解釋:
    形容個字也不認識。
    成語出處:
    《舊唐書 張弘靖傳》:“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弓,不如識丁字。”
    666

    定不移

    成語拼音:
    yī dìng bù yí
    成語解釋:
    見“定不易”。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音律》:“至于填詞道,則句之長短,字之多寡,聲之平、上、去、入,韻之清濁陰陽,皆有定不移之格。”
    667

    丁點兒

    成語拼音:
    yī dīng diǎn ér
    成語解釋:
    形容極少或極小
    成語出處:
    周作人《自己的文章》:“寫文章也微微懂得點苦甘冷暖,結果只有‘丁點兒’的知。”
    668

    代風流

    成語拼音:
    yī dài fēng liú
    成語解釋:
    風流:本指舉止瀟灑;富有才華。也泛指有功績而富有文采。形容杰出的;為當時所景仰的人物。
    成語出處:
    唐 杜甫《哭李常侍鐸》:“代風流盡,修文地下深,斯人不重見,將老失知音。”
    669

    登龍門,身價十倍

    成語拼音:
    yī dēng lóng mén,shēn jià shí bèi
    成語解釋:
    忽然得到榮耀,從而身價倍增
    成語出處: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登龍門,則聲譽十倍。”
    670

    代文宗

    成語拼音:
    yī dài wén zōng
    成語解釋:
    宗:宗師。個時代為眾人所宗仰的文學家。亦作“當世辭宗”、“代宗匠”、“代辭宗”。
    成語出處:
    明·郭勛《英烈傳》第19回:“他兩人真是代文宗。”
    671

    定之規

    成語拼音:
    yī dìng zhī guī
    成語解釋:
    定的規律或規則。比喻已打定的主意。
    成語出處:
    郭小川《新路歌》:“歷史的發展,有它新陳代謝的定之規。”
    672

    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

    成語拼音:
    yī dù zhāo shé yǎo,pà jiàn duàn jǐng suǒ
    成語解釋:
    次被蛇咬了,看見井邊斷了的繩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頭,以后碰到類似的情況也會害怕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趙州道:‘無意者如何?’師曰:‘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
    673

    吠百聲

    成語拼音:
    yī fèi bǎi shēng
    成語解釋:
    犬吠形,百犬吠聲。
    成語出處:
    明·何景明《上楊邃庵書》:“群猜共怒,吠百聲,持辯風起,發言雷同矣。”
    674

    佛出世

    成語拼音:
    yī fó chū shì
    成語解釋:
    ①佛教認為世界每經歷小劫,有佛出世。②引申為難得之意。③猶佛出世,二佛生天。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差撥]把林沖罵得佛出世,那里敢抬頭應答。”
    675

    佛出世,二佛生天

    成語拼音: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
    成語解釋:
    死去活來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合家見防御說得傷心,齊號哭起來。直哭得佛出世,二佛生天,連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淚。”
    676

    夫得道,九族升天

    成語拼音:
    yī fū dé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
    成語解釋:
    比喻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沾光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第九回:“我聽說夫得道,九祖升天,那有個九族升天之說嗎?”
    677

    夫當關,萬夫莫摧

    成語拼音:
    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cuī
    成語解釋:
    當:遮擋,阻擋。山勢又高又險,個人把著關口,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成語出處:
    張天翼《兒女們》:“天門口是個要隘,非造門柵不可。夫當關,萬夫莫摧。”
    678

    夫當關,萬夫莫敵

    成語拼音:
    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dí
    成語解釋:
    當:遮擋,阻擋。山勢又高又險,個人把著關口,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成語出處:
    郁達夫《出奔》:“東路北伐先鋒隊將迫近夫當關,萬夫莫敵的仙霞嶺下的時候,1926年的余日剩已無多。”
    679

    夫當關,萬夫莫開

    成語拼音:
    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kāi
    成語解釋:
    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個人把著關口,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成語出處:
    唐 李白《蜀道難》詩:“劍閣崢嶸而崔嵬,夫當關,萬夫莫開。”
    680

    發而不可收

    成語拼音: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成語解釋:
    事情經發生便不能收住
    成語出處: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隋文帝》:“亂敗之及,發而不可收也。”
    * 關于一一的成語 形容一一的成語 描述一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