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開頭的成語 (3433個)
-
961
衣缽相承
- 成語拼音:
- yī bō xiā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衣缽:僧尼穿的袈裟和盛飯的器皿。比喻技術、學術的師徒相傳與繼承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韓非子的批判》:“韓非書中屢次引用申子,正表明其衣缽相承。”
-
962
鷸蚌相斗
- 成語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dòu
- 成語解釋:
- 同“鷸蚌相持”。
- 成語出處: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要之蠻觸相爭,原無關于輕重,鷸蚌相斗,要自互有損傷。”
-
963
偃兵息甲
- 成語拼音:
- yǎn bīng xī jiǎ
- 成語解釋:
- 偃:放倒。放倒武器,收起盔甲。指停止戰爭
- 成語出處:
- 后魏·高允《征士歌》:“于是偃兵息甲,修立文學。”
-
964
鷸蚌相危
- 成語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wēi
- 成語解釋:
- 同“鷸蚌相持”。
- 成語出處:
- 北齊·魏收《為東魏檄梁文》:“鷸蚌相危,我乘其弊。”
-
965
偃兵修文
- 成語拼音:
- yǎn bīng xiū wén
- 成語解釋:
- 同“偃武修文”。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杜詩傳》:“陛下亮成天工,克濟大業,偃兵修文,群帥反旅。”
-
966
鷸蚌相爭
- 成語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 成語解釋: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成語出處:
- 清 湘靈子《軒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秦?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云陣。”
-
967
鷸蚌相爭,漁人獲利
- 成語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rén huò lì
- 成語解釋:
- 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二》:“而鷸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
-
968
鷸蚌相爭,坐收漁翁之利
- 成語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zuò shōu yú wēng zhī lì
- 成語解釋:
- 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三回:“俟關中平定,據險養威,看他鷸蚌相爭,坐收漁翁之利,也不為遲呢?”
-
969
印把子
- 成語拼音:
- yìn bà zǐ
- 成語解釋:
- 官印的把子。代指官印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59回:“我也說繼之丟了一個印把子,得了個兒子,只好算秤鉤兒打釘——扯直罷了。”
-
970
挹彼注此
- 成語拼音:
- yì bǐ zhù cǐ
- 成語解釋:
- 同“挹彼注茲”。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歷史人物·甲申三百年祭》:“假使政治是修明的,那么挹彼注此,損有余以補不足,盡可以用人力來和天災抗衡。”
-
971
義不主財,慈不主兵
- 成語拼音:
- yì bù zhǔ cái,cí bù zhǔ bīng
- 成語解釋:
- 主:掌管。遵從道義就不能掌管錢財,心懷仁慈就不能掌管軍隊
- 成語出處:
-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警世格言》:“義不主財,慈不主兵。”
-
972
玉不琢,不成器
- 成語拼音:
- 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
- 成語解釋:
- 琢:雕。玉石不經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學習就不能有成就。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
973
擁兵自固
- 成語拼音:
- yōng bīng zì gù
- 成語解釋:
- 擁有掌握軍隊的權力,以鞏固自己的地位。
- 成語出處:
- 唐·李延壽《北史·齊本紀上》:“書至,無點,景不至。又聞神武疾,遂擁兵自固。”
-
974
眼不轉睛
- 成語拼音:
- yǎn bù zhuǎn jīng
- 成語解釋:
- 睛:眼珠。眼珠一轉不轉。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70回:“行者在旁,眼不轉睛,看著那怪揭起兩三層衣服,貼身帶著三個鈴兒。”
-
975
曳兵之計
- 成語拼音:
- yè bīng zhī jì
- 成語解釋:
- 謂佯敗而逃,把敵人引入埋伏圈。
- 成語出處:
- 郭希仁《從戎紀略》:“伯英進兵甚猛,謹防中敵曳兵之計。”
-
976
遺編墜簡
- 成語拼音:
- yí biān zhuì jiǎn
- 成語解釋:
- 同“遺編斷簡”。
- 成語出處:
- 金·元好問《入濟源寓舍》詩:“遺編墜簡文章爛,糲食粗衣歲月長。”
-
977
語不擇人
- 成語拼音:
- yǔ bù zé rén
- 成語解釋:
- 說話不看對象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5回:“大約二位語不擇人,失于檢點,以至如此。”
-
978
衣不遮身
- 成語拼音:
- yī bù zhē shēn
- 成語解釋:
- 衣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曹州有一個窮漢,叫做賈仁。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
-
979
眼不著砂
- 成語拼音:
- yǎn bù zhuó shā
- 成語解釋:
- 著:同“著”,著落。眼睛里不能容一點沙子。指對壞人壞事不能容忍
- 成語出處:
- 宋·陳善《捫虱新話·陶淵明不見督郵》:“淵明不肯束帶見鄉里小兒,所謂眼不著砂。”
-
980
猿臂之勢
- 成語拼音:
- yuán bì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猿猴之臂長而且敏捷,能運氣自如。比喻能攻能守,可進可退的作戰形勢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李光弼傳》:“不如移軍河陽,北阻澤、潞,勝則出,敗則守,表里相應,賊不得西,此猿臂勢也。”
* Y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