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開頭 (1281個)

    921

    違世異俗

    成語拼音:
    wéi shì yì sú
    成語解釋:
    同“違時絕俗”。
    成語出處:
    《宣和書譜·宣召紀》:“米芾性好潔,世號‘水淫’,違世異俗,每與物迕,人又名米顛。”
    922

    無絲有線

    成語拼音:
    wú sī yǒu xiàn
    成語解釋:
    比喻盡管沒有那樣的事,但仍避不嫌疑。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佛印師四調琴娘》:“娘子可速回。倘有外人見之,無絲有線,吾之清德一旦休矣。”
    923

    無私有意

    成語拼音:
    wú sī yǒu yì
    成語解釋:
    自己雖無私心,別人則將認為有意。意為要避嫌疑。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8回:“他是梁山泊造反的人,我如何與他廝見!無私有意,你可回他話道,只說我臥病在床,動止不得,難以相見。”
    924

    玩歲愒月

    成語拼音:
    wán suì yī yuè
    成語解釋:
    同“玩歲愒日”。
    成語出處:
    明·周圣楷《張居正本傳》:“乃當事者玩歲愒月,卒不能以實應,即敷奏,徒文具耳。”
    925

    無所用之

    成語拼音:
    wú suǒ yòng zhī
    成語解釋:
    沒有地方可以用上它。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一年》:“得志于齊,猶獲石田也。無所用之。”
    926

    鼯鼠之丑

    成語拼音:
    wú shǔ zhī chǒu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927

    無私之光

    成語拼音:
    wú sī zhī guāng
    成語解釋:
    語本《禮記·孔子閑居》:“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后以“無私之光”喻帝王的德澤。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孔子閑居》:“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
    928

    鼯鼠之技

    成語拼音:
    wú shǔ zhī jì
    成語解釋:
    鼯:鼠名,形似松鼠,毛多褐色,尾巴很長,前后肢之間有薄膜,能從樹上飛降下來,住在樹沿中,晝伏夜出。比喻丑陋低下的才藝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黔驢之技,技止此耳;鼯鼠之技,技亦窮乎。”
    929

    為善最樂

    成語拼音:
    wéi shàn zuì lè
    成語解釋:
    做善事是最快樂的事。常用為勸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成語出處:
    《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日者問東平王,處家何等最樂?王言為善最樂。”
    930

    無所重輕

    成語拼音:
    wú suǒ zhòng qīng
    成語解釋:
    沒有什么重要。
    成語出處:
    瞿秋白《餓鄉紀程》:“我想一去不知道甚時才能回來(生命于我無所重輕),暫時須得像永告訣別似的,完一番‘人間的’手續。”
    931

    物盛則衰

    成語拼音:
    wù shèng zé shuāi
    成語解釋:
    事物繁盛到極點就會衰敗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叔列傳》:“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
    932

    無師自通

    成語拼音:
    wú shī zì tōng
    成語解釋:
    沒有老師的傳授就能通曉。
    成語出處:
    唐 賈島《送賀蘭上人》詩:“無師禪自解,有格句堪夸。”
    933

    吳市之簫

    成語拼音:
    wú shì zhī xiāo
    成語解釋:
    見“吳市吹簫”。
    成語出處:
    清·楊昭《跋》:“沉冤望雪,曾傳吳市之簫;急難號天,愛下秦庭之淚。”
    934

    萬世之業

    成語拼音:
    wàn shì zhī yè
    成語解釋:
    傳之萬世的不朽功業
    成語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子孫帝王萬世之業。”
    935

    畏天愛民

    成語拼音:
    wèi tiān ài mín
    成語解釋:
    畏:敬畏。敬畏上天,憐愛下民
    成語出處:
    宋·陸游《上殿札子》:“祖宗畏天愛民,子孫皆當取法。”
    936

    違天悖理

    成語拼音:
    wéi tiān bèi lǐ
    成語解釋:
    見“違天逆理”。
    成語出處:
    《明史·王直傳》:“今敵肆猖獗,違天悖理,陛下但宜固封疆,申號令,堅壁清野。”
    937

    文通殘錦

    成語拼音:
    wén tōng cán jǐn
    成語解釋:
    比喻剩下不多的才華。典出《南史·江淹傳》。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輕時就很有才華。傳說他晚年夢見晉張協對他說:“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江淹把幾尺殘錦奉還,張大怒說:“那得割截都盡。”江淹的文才從此大不如前。
    成語出處:
    典出《南史·江淹傳》。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輕時就很有才華。傳說他晚年夢見晉張協對他說:“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江淹把幾尺殘錦奉還,張大怒說:“那得割截都盡。”江淹的文才從此大不如前。
    938

    違條犯法

    成語拼音:
    wéi tiáo fàn fǎ
    成語解釋:
    違犯法律條文。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他做了違條犯法的事,昨已斬了。”
    939

    妄談禍福

    成語拼音:
    wàng tán huò fú
    成語解釋:
    無根據地預言禍福之事。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5回:“至于那一種妄談禍福的,就要不得。”
    940

    違天害理

    成語拼音:
    wéi tiān hài lǐ
    成語解釋:
    見“違天逆理”。
    成語出處:
    《南齊書·魏虜傳》:“武帝之胤悉被誅戮,初無報效,而反為今主盡節,違天害理。”
    * W開頭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