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開頭 (1281個)

    481

    亡魂喪魄

    成語拼音:
    wáng hún sàng pò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驚慌恐懼或心神不寧。
    成語出處:
    《孤本元明雜居 打董達》第二折:“哥哥你寬肺腑,休間阻,我教他亡魂喪魄,認個賢。”
    482

    物華天寶

    成語拼音:
    wù huá tiān bǎo
    成語解釋:
    物華:萬物的精華;天寶:天然的寶物。指各種珍美的寶物。
    成語出處: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
    483

    為虎添翼

    成語拼音:
    wèi hǔ tiān yì
    成語解釋:
    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幫助壞人;增加惡人的勢力。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劉備梟雄,久留蜀而不遣,是縱虎入室矣。今更助之以軍馬錢糧,何異與為虎添翼乎?”
    484

    偎紅倚翠

    成語拼音:
    wēi hóng yǐ cuì
    成語解釋:
    謂親狎女色;狎妓。
    成語出處:
    宋·陶榖《清異錄·偎紅倚翠大師》:“李煜在國,微行娼家,遇一僧張席,煜遂為不速之客。僧酒令、謳吟、吹彈莫不高了……。煜乘醉大書右壁曰:淺斟低唱偎紅倚翠大師鴛鴦寺主,傳持風流教法。”
    485

    無何有鄉

    成語拼音:
    wú hé yǒu xiāng
    成語解釋:
    無何有之鄉。
    成語出處:
    郭沫若《文藝論集·讀梁任公》:“我們小小一點沉悶會被它蕩到無何有鄉去了。”
    486

    無何有之鄉

    成語拼音:
    wú hé yǒu zhī xiāng
    成語解釋:
    無何有:即無有。原指什么都沒有的地方,后指虛幻的境界。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
    487

    萬壑爭流

    成語拼音:
    wàn hè zhēng liú
    成語解釋:
    壑:深溝,借指溪流。許多溪水競相奔流。形容山中勝景。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
    488

    玩忽職守

    成語拼音:
    wán hū zhí shǒu
    成語解釋:
    不認真、不負責地對待本職工作。
    成語出處:
    錢鐘書《圍城》:“高松年身為校長,出去吃晚飯,這時候還不回來,影子也找不見,這種玩忽職守,就該死。”
    489

    烏合之眾

    成語拼音:
    wū hé zhī zhòng
    成語解釋: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成語出處: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
    490

    瓦合之卒

    成語拼音:
    wǎ hé zhī zú
    成語解釋:
    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湊合在一起一樣的士兵。比喻沒有組織紀律的軍隊。
    成語出處:
    《漢書·酈食其傳》:“食其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
    491

    烏合之卒

    成語拼音:
    wū hé zhī zú
    成語解釋:
    烏合:像烏鴉一樣倉猝聚集一處。比喻倉猝聚集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成語出處:
    《梁書·羊侃傳》:“今驅烏合之卒,至王城之下,虜馬飲淮,矢集帝室,豈有人臣而至于此?”
    492

    晚節不保

    成語拼音:
    wǎn jíe bù bǎo
    成語解釋:
    晚節:指晚年的節操。已經到了晚年卻未能保住自己的節操。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時候卻失敗了。
    成語出處:
    宋·楊萬里《清虛子此君軒賦》:“愿堅晚節于歲寒。”
    493

    無堅不摧

    成語拼音:
    wú jiān bù cuī
    成語解釋:
    形容力量非常強大;沒有什么堅固的東西能摧毀。
    成語出處:
    《舊唐書 孔巢文傳》:“(田)乃就宴,悅酒酣,自矜其騎射之藝,拳略之勇,因曰:‘若蒙見用,無堅不摧。’”
    494

    物極必返

    成語拼音:
    wù jí bì fǎn
    成語解釋:
    見“物極必反”。
    成語出處:
    宋·朱熹《近思錄·道體》:“《復卦》言七日來復,其間之不斷續,陽已復生,物極必返,其理須如是。”
    495

    萬劫不復

    成語拼音:
    wàn jié bù fù
    成語解釋:
    永遠不能恢復。萬劫:佛家稱世界從生成到毀滅的過程為一劫。萬劫指萬世;永遠。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莫將等閑空過時光,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不是小事。”
    496

    甕盡杯干

    成語拼音:
    wèng jìn bēi gān
    成語解釋:
    原指酒已喝盡。比喻錢已用完。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5卷:“陳秀才那時已弄得甕盡杯干,只得收了心,在家讀書。”
    497

    烏焦巴弓

    成語拼音:
    wū jiāo bā gōng
    成語解釋:
    烏:黑色;焦:火力過猛,使東西燒成炭樣。原是《百家姓》中的四個姓氏。比喻燒得墨黑。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演義》第五回:“良弼正要進門,猛聽得一聲怪響,不禁卻顧,可巧彈落腳旁,把左足轟得烏焦巴弓,呼痛未終,已是暈倒。”
    498

    瓦解冰泮

    成語拼音:
    wǎ jiě bīng pàn
    成語解釋:
    瓦器破碎,冰塊融解。比喻失敗、崩潰或消失。
    成語出處:
    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則七國之軍,瓦解冰泮。”
    499

    無堅不陷

    成語拼音:
    wú jiān bù xiàn
    成語解釋:
    見“無堅不摧”。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操《表稱樂進于禁張遼》:“每臨戰攻,常為率督,奮強突圍,無堅不陷。”
    500

    委決不下

    成語拼音:
    wěi jué bù xià
    成語解釋:
    一再猶豫,不能決定下來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2卷:“心中委決不下。其妻長舌夫人王氏適至,問道:‘相公有何事遲疑?’”
    * W開頭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