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開頭的成語 (1281個)

    661

    為民除害

    成語拼音:
    wèi mín chú hài
    成語解釋:
    替老百姓鏟除禍害。為:替;給。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秦宓傳》:“禹疏江決河,東注于海,為民除害,生民已來功莫先者。”
    662

    為民除患

    成語拼音:
    wèi mín chú huàn
    成語解釋:
    為:替。替老百姓鏟除禍害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彧《與諸方鎮及諸大臣詔》:“為民除患,兄弟無復多人,彌應思吊不咸,益相親信。”
    663

    蛙鳴鴟叫

    成語拼音:
    wā míng chī jiào
    成語解釋:
    鴟:鴟鳥。青蛙鳴,鴟鳥叫。比喻淺陋拙劣的文詞
    成語出處:
    韓愈《平淮西碑》清·儲欣評:“段文昌以駢四儷六蛙鳴鴟叫之音,易鈞天之奏,真不識人間有廉恥事。”
    664

    蛙鳴蟬噪

    成語拼音:
    wā míng chán zào
    成語解釋:
    蛙聲和蟬聲,使人聽了厭煩。比喻拙劣的議論或文章。
    成語出處:
    明 顧大典《青衫記 裴興私嘆》:“蛙鳴蟬噪,魂繞神勞。”
    665

    無毛大蟲

    成語拼音:
    wú máo dà chóng
    成語解釋:
    沒有毛的老虎。比喻光從表面不易看破的兇惡之物。
    成語出處:
    元·史九敬先《莊周夢》第一折:“四件事無毛大蟲,再休與酒色財氣相逢。”
    666

    為民父母

    成語拼音:
    wéi mín fù mǔ
    成語解釋:
    這:作為,充當;父母:即父母官。擔任地方行政長官。
    成語出處:
    《孟子 梁惠王上》:“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667

    蚊虻負山

    成語拼音:
    wén méng fù shān
    成語解釋:
    蚊虻:吸血的昆蟲。以蚊蟲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弱者擔重任,難以信任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應帝王》:“其與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蚊負山也。”
    668

    蚊虻過耳

    成語拼音:
    wén méng guò ěr
    成語解釋:
    蚊虻:吸血的昆蟲。比喻倏然已過,不足掛懷
    成語出處:
    宋·張孝祥《醉蓬萊·為老人壽》詞:“世故紛紜,但蚊虻過耳。”
    669

    蛙鳴狗吠

    成語拼音:
    wā míng gǒu fèi
    成語解釋:
    吠:狗叫。青蛙鳴,狗汪汪叫。比喻淺陋拙劣的詩詞及文章
    成語出處:
    清·鈕琇《觚剩·樵隱》:“此真鏗金霏玉之音也。我向所厭薄者,大率皆蛙鳴狗吠耳。”
    670

    望梅閣老

    成語拼音:
    wàng méi gé lǎo
    成語解釋:
    喻徒有虛名之官。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每見呂南二郎中新文輒竊有所嘆惜因成長句以詠所懷》:“望梅閣老無妨渴,畫餅尚書不救饑。”
    671

    嵬目鴻耳

    成語拼音:
    wéi mù hóng ěr
    成語解釋:
    見“嵬眼澒耳”。
    成語出處:
    明·瞿佑《剪燈新話》序:“所惜筆路荒蕪,詞源淺狹,無嵬目鴻耳之論以發揚之耳。”
    672

    無明火起

    成語拼音:
    wú míng huǒ qǐ
    成語解釋:
    無明火:怒火。形容發怒
    成語出處:
    明·陶宗儀《輟耕錄》第15卷:“與君一把無明火,燒盡千愁萬恨心。”
    673

    烏帽紅裙

    成語拼音:
    wū mào hóng qún
    成語解釋:
    泛指男女。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鬧榭》:“絲竹隱隱,載將來一對烏帽紅裙。”
    674

    烏面鵠形

    成語拼音:
    wū miàn hú xíng
    成語解釋:
    臉黑如烏,身瘦如鵠。形容人困餓潦倒之狀。
    成語出處:
    《南史·侯景傳》:“百姓流亡,死者涂地……其絕粒久者,烏面鵠形。”
    675

    枉墨矯繩

    成語拼音:
    wǎng mò jiǎo shéng
    成語解釋:
    比喻違背準繩、準則。
    成語出處:
    南朝·梁·江淹《尚書符》:“箕賦深斂,毒被南郢;枉墨矯繩,害著西荊。”
    676

    萬馬皆喑

    成語拼音:
    wàn mǎ jiē yīn
    成語解釋:
    喑:啞,失音。形容人民沉默不語。也比喻死氣沉沉的局面
    成語出處:
    宋·蘇軾《三馬圖贊》序:“時西域貢馬……振鬣長鳴,萬馬皆喑。”
    677

    無面目見江東父老

    成語拼音:
    wú miàn mù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
    成語解釋:
    以之為羞見故鄉人之典實。
    成語出處:
    語本《史記 項羽本紀》:“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678

    完名全節

    成語拼音:
    wán míng quán jié
    成語解釋:
    謂名節得以保全。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六卷:“若是同年生并時長,在旁邊聽得,阻攔拉住,不但巫娘子完名全節,就是趙尼姑也保全身軀。”
    679

    萬馬千軍

    成語拼音:
    wàn mǎ qiān jūn
    成語解釋:
    形容兵馬眾多或聲勢浩大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千里獨行》第四折:“他恰才萬馬千軍擺下戰場,則見他們把門旗放,顯出那棄印封金有智量。”
    680

    為民請命

    成語拼音:
    wèi mín qǐng mìng
    成語解釋:
    請命:請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當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當權者陳述困難,提出要求。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因民之欲,西向為百姓請命,則天下風走而響應矣,孰敢不聽!”
    * W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