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開頭 (1324個)

    841

    偷聲細氣

    成語拼音:
    tōu shēng xì qì
    成語解釋:
    輕聲輕氣。
    成語出處: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題敘:“啥話?看你偷聲細氣的樣子!”
    842

    挑三嫌四

    成語拼音:
    tiāo sān xián sì
    成語解釋:
    見“挑三揀四”。
    成語出處:
    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五回:“我為你黑間白日的操心,好容易找下這么個媳婦,你還挑三嫌四的。”
    843

    同聲相應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成語解釋: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成語出處:
    《周易 干》:“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
    844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tóng qì xiāng qiú
    成語解釋: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成語出處:
    《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
    845

    同聲一辭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yī cí
    成語解釋:
    猶言眾口一辭。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成語出處:
    清·陳確《死節論》:“何至使八百諸侯同聲一辭,冠帶之倫服膺新命!”
    846

    天生一對

    成語拼音:
    tiān shēng yī duì
    成語解釋:
    指生來就注定為一對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十回:“明明果是佳人才子,天生一對也,便是嫣素也覺風光。”
    847

    通俗易懂

    成語拼音:
    tōng sú yì dǒng
    成語解釋: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成語出處:
    鄧小平《躍進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后的政策策略》:“這十六個字,通俗易懂。”
    848

    吞聲飲恨

    成語拼音:
    tūn shēng yǐn hèn
    成語解釋:
    謂抱恨無言。語本南朝梁江淹《恨賦》:“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成語出處:
    語出南朝·梁·江淹《恨賦》:“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849

    吞聲飲淚

    成語拼音:
    tūn shēng yǐn lèi
    成語解釋:
    吞聲:有話不敢說出來;飲:含忍。形容強忍悲傷
    成語出處:
    《敦煌曲子詞·破陣子》:“迢遞可知閨閣,吞聲忍淚孤眠。”
    850

    兔絲燕麥

    成語拼音:
    tù sī yàn mài
    成語解釋:
    兔絲:菟絲子。菟絲不是絲,燕麥不是麥。比喻有名無實。
    成語出處:
    《魏書 李崇傳》:“今國子雖有學官之名,而無教授之實,何異兔絲燕麥,南箕北斗哉?”
    851

    吞聲飲泣

    成語拼音:
    tūn shēng yǐn qì
    成語解釋:
    形容不出聲地悲泣。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9回:“瓊英知道了這個消息,如萬箭攢心,日夜吞聲飲泣,珠淚偷彈。”
    852

    吞聲飲氣

    成語拼音:
    tūn shēng yǐn qì
    成語解釋:
    猶吞聲忍氣。
    成語出處:
    《北史·儒林傳下》:“吞聲飲氣,惡呻吟之響,忍酸辛之酷哉!”
    853

    天生尤物

    成語拼音:
    tiān shēng yóu wù
    成語解釋:
    指容貌艷麗的女子。
    成語出處:
    明 梅鼎祚《玉合記 砥節》:“看他雖是禪蹤,自然冶態,正是那天生尤物,世不虛名。”
    854

    泰山之安

    成語拼音:
    tài shān zhī ān
    成語解釋:
    安:安穩。像泰山那樣穩固。形容穩固安定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
    855

    投梭折齒

    成語拼音:
    tóu suō zhé chǐ
    成語解釋:
    投梭:用梭子擲人。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誘。
    成語出處:
    《晉書 謝鯤傳》:“鄰家高氏女有美色,鯤嘗挑之,女投梭,折其兩齒。”
    856

    摶沙作飯

    成語拼音:
    tuán shā zuò fàn
    成語解釋:
    比喻白費心思。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牧童》:“然則與此輩論交,如摶沙作飯矣。”
    857

    吐絲自縛

    成語拼音:
    tǔ sī zì fù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的所作所為阻礙了自己的行動自由。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志公和尚十四科頌》:“聲聞執法坐禪,如蠶吐絲自縛。”
    858

    退食自公

    成語拼音:
    tuì shí zì gōng
    成語解釋:
    減膳以示節儉。謂操守廉潔。
    成語出處:
    《詩經·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859

    投鼠之忌

    成語拼音:
    tóu shǔ zhī jì
    成語解釋:
    見“投鼠忌器”。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宮闈·今上家法》:“聞上初見彈臺疏,圣意不擇,特以貴妃故,有投鼠之忌。”
    860

    投梭之拒

    成語拼音:
    tóu suō zhī jù
    成語解釋:
    見“投梭折齒”。
    成語出處:
    唐·元稹《鶯鶯傳》:“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無投梭之拒。”
    * T開頭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