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開頭 (1324個)

    641

    天命有歸

    成語拼音:
    tiān mìng yǒu guī
    成語解釋:
    天命:上天的意志;歸:歸宿。上天所安排的歸宿。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三回:“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可見天命有歸,豈是人為。”
    642

    投袂援戈

    成語拼音:
    tóu mèi yuán gē
    成語解釋:
    表示為國效命。同“投袂荷戈”。
    成語出處:
    《梁書 武帝紀》:“獨夫丑縱,方煽京邑。投袂援戈,克弭多難。”
    643

    同命運共呼吸

    成語拼音:
    tóng mìng yùn gòng hū xī
    成語解釋:
    形容雙方關系密切,利害一致
    成語出處:
    644

    同門異戶

    成語拼音:
    tóng mén yì hù
    成語解釋:
    名義一樣,實質不同。
    成語出處:
    漢·揚雄《法言·君子》:“至于子思孟軻詭哉,曰吾于孫卿與,見同門而異戶也。”
    645

    鐵面御史

    成語拼音:
    tiě miàn yù shǐ
    成語解釋:
    宋趙抃為殿中侍御史,彈劾權貴,剛直無私,人稱“鐵面御史”。后泛稱不畏權貴,不徇私情,公正嚴明的官員。
    成語出處:
    《宋史·趙抃傳》:“翰林學士曾公亮未之識,薦為殿中侍御史,彈劾不避權幸,聲稱凜然,京師目為‘鐵面御史’。”
    646

    拖麻拽布

    成語拼音:
    tuō má zhuài bù
    成語解釋:
    指戴孝。舊時,長輩喪亡,幼輩要披麻衣系白布。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俺有朝一日身亡后,誰是我的拖麻拽布人。”
    647

    貪墨之風

    成語拼音:
    tān mò zhī fēng
    成語解釋:
    墨:不潔;貪墨:官吏受賄。官吏貪污受賄的風氣盛行。形容吏治腐敗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十四年》:“貪以敗官為墨。”
    648

    唾面自干

    成語拼音:
    tuò miàn zì gān
    成語解釋:
    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讓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極度容忍,不加反抗。
    成語出處:
    《新唐書 婁師德傳》:“其弟守代州,辭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潔之乃已。’師德曰:‘未也,潔之,是違其怒,正使自干耳。’”
    649

    貪名逐利

    成語拼音:
    tān míng zhú lì
    成語解釋:
    貪圖好的名聲,追逐個人私利。亦作“貪名圖利”。
    成語出處:
    明·高明《琵琶記·旌表》:“老夫當初也只道你貪名逐利,撇了父母妻室,不肯還家。”
    650

    天年不測

    成語拼音:
    tiān nián bù cè
    成語解釋:
    謂意外的死亡。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此后成人婚娶,俱系鮑文卿撫養,立嗣承襠,兩無異說。如有天年不測,各聽天命。”
    651

    天年不遂

    成語拼音:
    tiān nián bù suí
    成語解釋:
    謂未享天年。
    成語出處:
    《后漢書·安帝紀》:“豈意卒然顛沛,天年不遂,悲痛斷心。”《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四·雁門太守行一》:“天年不遂,早就奄昏。”
    652

    通南徹北

    成語拼音:
    tōng nán chè běi
    成語解釋:
    謂貫穿南北。
    成語出處:
    趙樹理《三里灣》:“又往前走,就看見東山根通南徹北的一條河從北邊的山縫里鉆出來,又鉆進南邊的山縫里去。”
    653

    討逆除暴

    成語拼音:
    tǎo nì chú bào
    成語解釋:
    討:征伐。征伐和剪除背叛的殘暴勢力
    成語出處:
    《晉書·張軌傳》:“所以討逆除暴,成功濟務,寧宗廟社稷,致天下之福,不可廢也。”
    654

    拖男帶女

    成語拼音:
    tuō nán dài nǚ
    成語解釋:
    帶領著男兒女兒。多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計的艱難。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就是我這師傅,不辭年高路遠,拖男帶女而來,他也是為好。”
    655

    拖泥帶水

    成語拼音:
    tuō ní dài shuǐ
    成語解釋:
    拖著泥帶著水。比喻說話、作文不簡潔;做事不干脆利落。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主人勤拳,帶累阇梨,拖泥涉水。”
    656

    同年而校

    成語拼音:
    tóng nián ér xiào
    成語解釋:
    猶言相提并論。
    成語出處:
    章炳麟《文學說例》:“體若駢枝,語反簡核;豈與夫蘇軾陳亮茍為辭費者同年而校乎?”
    657

    同年而語

    成語拼音:
    tóng nián ér yǔ
    成語解釋:
    猶言相提并論。
    成語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658

    天南海北

    成語拼音:
    tiān nán hǎi běi
    成語解釋:
    ①形容距離遙遠的不同地區。②形容(談話)漫無邊際。
    成語出處:
    楊朔《熔爐》:“他素來最能關心戰士,天南海北,不管怎樣調皮搗蛋的人,一經他教育改造,都能脫胎換骨。”
    659

    童牛角馬

    成語拼音:
    tóng niú jiǎo mǎ
    成語解釋:
    童牛:沒有角的牛;角馬:長角的馬。比喻不倫不類的東西。也比喻違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成語出處:
    漢 揚雄《太玄 更》:“童牛角馬,不今不古。測曰,童牛角馬,變天常也。”
    660

    土牛木馬

    成語拼音:
    tǔ niú mù mǎ
    成語解釋:
    泥塑的牛,木做的馬。比喻沒有實用的東西。
    成語出處:
    《關尹子 八籌》:“知物之偽者,不必去物,譬如見土牛木馬,雖情存牛馬之名,而心忘牛馬之實。”
    * T開頭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