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開頭的成語 (2624個)
-
981
是非顛倒
- 成語拼音:
- shì fēi diān dǎo
- 成語解釋:
- 是:對;非:錯。把錯的說成對的,對的說成錯的。把是非弄顛倒了。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施先生墓銘》:“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箋注紛羅,顛倒是非。”
-
982
扇風點火
- 成語拼音:
- shàn fēng diǎn huǒ
- 成語解釋:
- 謂進行鼓動或煽動。
- 成語出處:
- 康濯《東方紅》第13章:“‘不過我覺著你們的積極性還不夠高……氣魄也不夠大!’縣長又半真半假地扇風點火。”
-
983
慎防杜漸
- 成語拼音:
- shèn fáng dù jiàn
- 成語解釋:
- 慎:謹慎;防:提防,防止;杜:杜絕,堵塞;漸:事物的起始、發展。在錯誤或壞事剛萌芽時就加以制止,不讓它發展
- 成語出處:
- 《明史·王邦瑞傳》:“朝廷易置將帥,必采之公卿,斷自宸衷,所以慎防杜漸,示臣下不敢專也。”
-
984
順非而澤
- 成語拼音:
- shùn fēi ér zé
- 成語解釋:
- 順從錯誤言行且加以潤飾。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王制》:“學非而博,順非而澤。”
-
985
束發封帛
- 成語拼音:
- shù fā fēng bó
- 成語解釋:
- 《新唐書 列女傳 賈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貶嶺南,以妻少,乃訣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無須也。’董不答,引繩束發,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貶二十年乃還,署帛宛然。乃湯沐,發墮無馀。”后以“束發封帛”指婦女忠貞不渝。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列女傳·賈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貶嶺南,以妻少,乃訣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無須也。’董不答,引繩束發,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貶二十年乃還,署帛宛然。乃湯沐,發墮無馀。”
-
986
守法奉公
- 成語拼音:
- shǒu fǎ fèng gōng
- 成語解釋:
- 守:遵守。遵守法令,奉行公事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常則要守法奉公理遮民,屏邪除佞進忠良。”
-
987
賞罰分明
- 成語拼音:
- shǎng fá fēn míng
- 成語解釋:
- 該賞的賞;該罰的罰;界限清楚;毫不含糊。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張敞傳》:“敞為人敏疾,賞罰分明,見惡輒取,時時越法縱舍,有足大者。”
-
988
是非分明
- 成語拼音:
- shì fēi fēn míng
- 成語解釋:
- 正確和錯誤非常分明。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劉向傳》:“故賢圣之君,博觀始終,窮極事情,而是非分明。”
-
989
是非混淆
- 成語拼音:
- shì fēi hùn xiáo
- 成語解釋:
- 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制造混亂,使是非不清
- 成語出處:
-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十章:“現在整個世界,像墨一般黑暗,皂白不分,是非混淆,最大多數人,過著牛馬一樣的生活。”
-
990
煞風景
- 成語拼音:
- shā fēng jǐng
- 成語解釋:
- 損壞美好的景色。比喻在歡快的場合使人掃興
- 成語出處:
- 宋·樓鑰《次韻沈使君懷浮同梅花》:“毋庸高牙煞風景,為著佳句增孤妍。”
-
991
芟繁就簡
- 成語拼音:
- shān fán jiù jiǎn
- 成語解釋:
- 〖釋義〗芟:除去;就:趨向。去掉繁雜部分,使它趨于簡明。
- 成語出處:
- 《尚書 緯》:“刪夷繁亂。”宋 嚴羽《歷代詩話 詩法家數》:“絕句之法,要婉曲回環,刪蕪就簡。”
-
992
飾非拒諫
- 成語拼音:
- shì fēi jù jiàn
- 成語解釋:
- 飾:掩飾;非:錯誤;諫:直言規勸。拒絕勸告,掩飾錯誤。
- 成語出處:
- 《荀子 成相》:“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
-
993
殺富濟貧
- 成語拼音:
- shā fù jì pín
- 成語解釋:
- 殺掉那些為富不仁的人,向窮人提供救濟和幫助
- 成語出處:
- 馮德英《苦菜花》第二章:“遠近聞名的神槍手于得海帶領著他們,殺富濟貧,替窮人做主。”
-
994
隨方就圓
- 成語拼音:
- suí fāng jiù yuán
- 成語解釋:
- 處事順應形勢和情況的變化;待人隨和而不固執。
- 成語出處:
- 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好使的錢,你好隨的方就的圓,可又分的愚別的賢。”
-
995
殊方絕域
- 成語拼音:
- shū fāng jué yù
- 成語解釋:
- 指極遠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唐·呂溫《地志圖序》:“名山大川,隨顧奔走;殊方絕域,舉意而到。”
-
996
煞費苦心
- 成語拼音:
- shà fèi kǔ xīn
- 成語解釋:
- 煞:很;十分。費盡了心思。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中國現在記》:“辦河工難除積弊,做清官煞費苦心。”
-
997
絲分縷解
- 成語拼音:
- sī fēn lǚ jiě
- 成語解釋:
- 縷:細致;解:分剖。形容細致而有條理的分析
- 成語出處:
- 宋·趙令疇《侯鯖錄》第五卷:“必須盡當時事理,如身履其間,絲分縷解,始終備盡,乃可以置議論。”
-
998
絲分縷析
- 成語拼音:
- sī fēn lǚ xī
- 成語解釋:
- 縷:細致。形容細致而有條理的分析
- 成語出處:
-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王振鵬》:“振鵬妙于界畫,運筆和墨,絲分縷析,左右高下,俯仰曲折,方員平直,曲盡其體,而神氣飛揚,不為法拘。”
-
999
身廢名裂
- 成語拼音:
- shēn fèi míng liè
- 成語解釋:
- 見“身敗名裂”。
- 成語出處:
- 朱自清《史記·漢書第九》:“他覺得自己已經身廢名裂,要發抒意中的郁結,只有這一條通路。”
-
1000
雖覆能復
- 成語拼音:
- suī fù néng fù
- 成語解釋:
- 覆:翻倒;復:復原。雖然已經翻倒,但還能復原。后也指反復無常的手段。
- 成語出處:
- 《鬼谷子 飛箝》:“可引而反,可引而覆。雖覆能覆,不失其度。”
* S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