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開頭的成語 (2624個)
-
881
色膽迷天
- 成語拼音:
- sè dǎn mí tiān
- 成語解釋:
- 色:女色。形容貪戀淫欲膽量很大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7卷:“吳氏經過兒子幾番道兒,也該曉得謹慎些,只是色膽迷天,又欺他年小,全不照顧。”
-
882
圣帝明王
- 成語拼音:
- shèng dì míng wáng
- 成語解釋:
- 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后泛稱歷代英明的帝王。
- 成語出處:
- 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漢興,去圣帝明王遐遠,仲尼之道又絕,法度無所因襲。”
-
883
水底摸月
- 成語拼音:
- shuǐ dǐ mō yuè
- 成語解釋:
- 同“水中撈月”。
- 成語出處:
- 明·郎瑛《七修類稿·奇謔·諺語至理》:“賒酒時風花雪月,飲之時流星趕月,討錢時水底摸月。喻世之無賴者也。”
-
884
水底納瓜
- 成語拼音:
- shuǐ dǐ nà guā
- 成語解釋:
- 同“水里納瓜”。
- 成語出處:
-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好家私水底納瓜,親子父在拳中的這掿沙。”
-
885
手到拈來
- 成語拼音:
- shǒu dào niān lái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很容易辦到。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1回:“小生憑三寸不爛之舌,直往北京說盧俊義上山,如探囊取物,手到拈來。”
-
886
手到拿來
- 成語拼音:
- shǒu dào ná lái
- 成語解釋:
- 謂不費力氣就能將必須擒拿的人捉到。
- 成語出處:
- 元·楊顯之《酷寒亭》第四折:“將這廝吃劍喬材,任逃走向天涯外,我也少不得手到拿來。”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
887
首當其沖
- 成語拼音:
- shǒu dāng qí chōng
- 成語解釋:
- 沖: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公孫瓚傳》裴松之注引《獻帝春秋》:“蓋聞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為不然,豈意今日身當其沖。”
-
888
水到渠成
- 成語拼音:
- shuǐ dào qú chéng
- 成語解釋:
-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條水道。比喻條件成熟;事情自然會成功。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答秦太虛書》:“至時別作經畫,水到渠成,不須預慮。”
-
889
舍短取長
- 成語拼音:
- shě duǎn qǔ cháng
- 成語解釋:
- 短:短處,缺點;長:長處,優點。不計較別人缺點,取其長處,予以錄用。
- 成語出處:
- 《漢書·藝文志》:“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
890
神短氣浮
- 成語拼音:
- shén duǎn qì fú
- 成語解釋:
- 謂心性淺薄浮躁。
- 成語出處:
- 明·高攀龍《困學記》:“學者神短氣浮,便須數十年靜力,方得厚聚深培。”
-
891
身當其境
- 成語拼音:
- shēn dāng qí jìng
- 成語解釋:
- 見“身臨其境”。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可惜這些資料,我在目前不能得到,我不能寫些更具體的事實來,使未身當其境的朋友們也同樣感泣一下。”
-
892
蜀得其龍
- 成語拼音:
- shǔ dé qí lóng
- 成語解釋:
- 龍:杰出人物。蜀國得到諸葛亮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
893
手到擒來
- 成語拼音:
- shǒu dào qín lái
- 成語解釋:
- 擒:捉拿。一上手就把敵人捉了來。形容辦事情一舉成功。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62回:“八戒忍不住高聲叫道:‘那里用甚么人馬!又那里管甚么時辰!趁如今酒醉飯飽,我共師兄去,手到擒來!’”
-
894
說得輕巧
- 成語拼音:
- shuō dé qīng qiǎo
- 成語解釋:
- 說起來很簡單容易
- 成語出處: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一章:“你不要吃燈草灰,說得輕巧,你腳跟前還有幾張嘴張著等著喂呢!”
-
895
視丹如綠
- 成語拼音:
- shì dān rú lǜ
- 成語解釋:
- 丹:紅。把紅的看成綠的。形容因過分憂愁而目視昏花。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郭遐叔《贈嵇叔夜》詩:“心之憂矣,視丹如綠。”
-
896
世道人情
- 成語拼音:
- shì dào rén qíng
- 成語解釋:
- 泛指社會的道德風尚和人們的思想情感等。同“世道人心”。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5回:“雖不敢說歷盡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領悟了些須。”
-
897
世道人心
- 成語拼音:
- shì dào rén xīn
- 成語解釋:
- 社會的風氣,人們的思想。
- 成語出處:
- 明·袁宏道《李溫陵傳》:“細心讀之,其破的中款之處,大有補于世道人心。”
-
898
識大體,顧大局
- 成語拼音:
- shí dà tǐ,gù dà jú
- 成語解釋:
- 認識到有關大局的重要道理,照顧全局利益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在擴大的中央會議上的講話》:“不論工人也好,農民也好,知識分子也好,愛國民主人士也好,都是識大體、顧大局的,都是相信跟著黨走是對的。”
-
899
說地談天
- 成語拼音:
- shuō dì tán tiān
- 成語解釋:
- 天上地下,無所不談。形容話題廣泛或巧于言辭。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三回:“指揮說地談天口,來誘翻江攪海人。”
-
900
聳動聽聞
- 成語拼音:
- sǒng dòng tīng wén
- 成語解釋:
- 聳:通“悚”,驚動。夸大或捏造事實,使人聽了感到驚異或震動
- 成語出處:
- 宋·周密《齊東野語·洪君疇》:“‘職臣在憲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風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風旨。’固已聳動聽聞矣。”
* S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