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開頭的成語 (2624個)
-
601
收之桑榆
- 成語拼音:
- shōu zhī sāng yú
- 成語解釋:
- 《后漢書 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謂初雖有失,而終得補償。后以“收之桑榆”謂事猶未晚,尚可補救。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
602
使智使勇
- 成語拼音:
- shǐ zhì shǐ yǒng
- 成語解釋:
- 使:用。用人所長,以收其功。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侯君集傳》:“軍法曰:‘使智使勇,使貪使愚,故智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貪者邀趨其利,愚者不計其死。’是以前圣使人,必收所長而棄所短。”
-
603
慎終思遠
- 成語拼音:
- shèn zhōng sī yuǎn
- 成語解釋:
- 終:人死;慎終:居喪能遵守禮法;遠:指祖先。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
- 成語出處:
- 唐·張說《太原王公神道碑》:“有子故光祿少卿玙,今秘書監詢,皆篤行純孝,慎終思遠。”
-
604
失張失智
- 成語拼音:
- shī zhāng shī zhì
- 成語解釋:
- 形容舉動慌亂,心神不定。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常言‘人貧智短’,他恁地貧困,如何怪得他失張失智?”
-
605
失張失致
- 成語拼音:
- shī zhāng shī zhì
- 成語解釋:
- 形容舉動慌亂,心神不定。
- 成語出處:
- 《品花寶鑒》第八回:“元茂便向腰間摸了兩摸,失張失致的道:‘奇怪!’”
-
606
矢在弦上
- 成語拼音:
- shǐ zài xián shàng
- 成語解釋:
-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為形勢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種行動。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發。”
-
607
損之又損
- 成語拼音:
- sǔn zhī yòu sǔn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為謙虛。
- 成語出處:
- 《莊子 知北游》:“故曰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為。”
-
608
食租衣稅
- 成語拼音:
- shí zū yī shuì
- 成語解釋:
- 依靠百姓繳納的租稅生活。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志下》:“縣官當食租衣稅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
-
609
稍縱則逝
- 成語拼音:
- shāo zòng zé shì
- 成語解釋:
- 縱:放松;逝:失去。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
- 成語出處:
- 清·郎廷槐《師友詩傳錄》:“當其觸物興懷情來神會,機栝躍如,如兔起鶻落,稍縱則逝矣。”
-
610
識字知書
- 成語拼音:
- shí zì zhī shū
- 成語解釋:
- 謂有文化知識。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奈何天·慮婚》:“莫說別個,就是闕忠輩呵,一般也貌昂藏,識字知書,怎奈這命低微,執鐙隨鞭。”
-
611
書不盡言
- 成語拼音:
- shū bù jìn yán
- 成語解釋:
- 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后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 成語出處:
- 《周易 系辭上》:“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
612
書同文,車同軌
- 成語拼音:
- shū tóng wén,chē tóng guǐ
- 成語解釋:
- 車軌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國家統一。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
-
613
書缺有間
- 成語拼音:
- shū quē yǒu jiàn
- 成語解釋:
- 泛指古書殘缺已有多年。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五帝本紀》:“《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于他說。”
-
614
食案方丈
- 成語拼音:
- shí àn fāng zhàng
- 成語解釋:
- 同“食前方丈”。
- 成語出處:
- 漢·桓寬《鹽鐵論·孝養》:“高臺極望,食案方丈,而不可謂孝。”
-
615
舍安就危
- 成語拼音:
- shě ān jiù wēi
- 成語解釋:
- 舍:放棄;就:趨,從。舍棄安逸而趨于危險。形容違背常情,不理智
- 成語出處:
- 宋·蘇舜欽《上范希文書》:“延州逼近賊鋒,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雖古人不逮也。”
-
616
神安氣定
- 成語拼音:
- shén ān qì dìng
- 成語解釋:
- 神:精神。指內心十分安定
- 成語出處:
- 金·王丹桂《洞仙歌·示門人》:“下虔心,苦志挫銳摧強;忘寵辱,自得神安氣定。”
-
617
少安無躁
- 成語拼音:
- shǎo ān wú zào
- 成語解釋:
- 稍稍安靜,不要急躁。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答呂醫山人書》:“方將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聽仆之所為,少安無躁。”
-
618
少安勿躁
- 成語拼音:
- shǎo ān wù zào
- 成語解釋:
- 少:略微;安:安定;躁:急躁。稍微耐心點,不要急躁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29回:“愿少安勿躁!且待千秋軍火到此,一探彼會內情,如有實際,再謀舉事。”
-
619
稍安毋躁
- 成語拼音:
- shāo ān wú zào
- 成語解釋:
- 稍:稍微;毋:不要。稍微安靜一下,不要急躁
- 成語出處:
-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皓(帶著那種稍安毋躁的神色):不,不,你讓她自己考慮。”
-
620
松柏后凋
- 成語拼音:
- sōng bǎi hòu diāo
- 成語解釋:
- 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艱險的環境中奮斗到最后。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 S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