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R開頭 (700個)

    661

    日和風暖

    成語拼音:
    rì hé fēng nuǎn
    成語解釋:
    見“日暖風和”。
    成語出處:
    宋·范純仁《鷓鴣天·和韓持國》詞:“臘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風暖欲梅。”
    662

    如獲石田

    成語拼音:
    rú huò shí tián
    成語解釋:
    石田:指有石的田地,借指沒用的東西。指得到不可耕種的田地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一年》:“大王如獲石田。”
    663

    忍饑挨餓

    成語拼音:
    rěn jī āi è
    成語解釋:
    忍受饑餓。形容極其貧困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14回:“忍饑挨餓進廟殺僧,少水無茶門揖盜。”
    664

    人極計生

    成語拼音:
    rén jí jì shēng
    成語解釋:
    謂人到絕境就會產生計謀。
    成語出處:
    《醒世恒言·十五貫戲言成巧禍》:“那人急了,正好沒出豁,卻見明晃晃一把劈柴斧,正在手邊,也是人極計生,被他綽起,一斧正中劉官人面門。”
    665

    日角龍顏

    成語拼音:
    rì jiǎo lóng yán
    成語解釋:
    舊時相術家謂額隆起為龍顏。“日角龍顏”為帝王的貴相。
    成語出處:
    《梁書·元帝紀》:“陛下日角龍顏之姿,表于徇齊之日;彤云素氣之瑞,基于應物之初。”
    666

    仁漿義粟

    成語拼音:
    rén jiāng yì sù
    成語解釋:
    指施舍給人的錢米。
    成語出處:
    《搜神記 楊伯雍》:“公汲水作義于坂,行者皆飲之。《后漢書 黃昏傳》:“于是豐富之家各出義谷,助官稟貸。”
    667

    染舊作新

    成語拼音:
    rǎn jiù zuò xīn
    成語解釋:
    謂改換面,以舊充新。
    成語出處:
    宋·李斠《答黃著作書》:“今之學者……但誦得古文十數篇,拆南補北,染舊作新,盡為名士矣,何工拙之辨哉?”
    668

    熱可炙手

    成語拼音:
    rè kě zhì shǒu
    成語解釋:
    火熱可以灼手。比喻權勢顯赫。
    成語出處:
    唐·鄭棨《天傳信記》:“安樂公主,上之季妹也。附會韋氏,熱可炙手,道路懼焉。”
    669

    人離鄉賤

    成語拼音:
    rén lí xiāng jiàn
    成語解釋:
    謂離故鄉,無親無故,失去依靠,遭人輕視。
    成語出處:
    明·沈璟《埋劍記·柔遠》:“自古道物離鄉貴,人離鄉賤;這語話,信非假,到如今轉憶家。”
    670

    日累月積

    成語拼音:
    rì lèi yuè jī
    成語解釋:
    見“日積月累”。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唐文宗成五年》:“先帝于大臣好為形跡,小過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積,以致禍敗。”
    671

    人面獸心

    成語拼音:
    rén miàn shòu xīn
    成語解釋: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卻像獸類。形容品德極壞。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贊》:“夷狄之人貪而好利,披發左衽,人面獸心。”
    672

    日暮途遠

    成語拼音:
    rì mù tú yuǎn
    成語解釋:
    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盡。比喻處境十分困難,到了末日。也形容窮困到極點。
    成語出處:
    《史記·伍子胥列傳》:“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日暮途遠,人間何世。”
    673

    攘袂引領

    成語拼音:
    rǎng mèi yǐn lǐng
    成語解釋:
    揎袖捋臂,伸長頸。形容激奮盼望貌。
    成語出處:
    宋·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一書》:“天下學士有志于圣人者,莫不攘袂引領,愿受指教,聽教誨。”
    674

    入幕之賓

    成語拼音:
    rù mù zhī bīn
    成語解釋:
    幕:帳幕;賓:客人。比喻關系親近的人或參與機密的人。
    成語出處:
    《晉書 郗超傳》:“謝安與王坦之嘗詣溫論事,溫令超帳中臥聽之。風動帳,安笑曰:'郗生可謂入幕之賓矣。'”
    675

    阮囊羞澀

    成語拼音:
    ruǎn náng xiū sè
    成語解釋:
    阮孚的囊內只存一錢“看守”;為的是免得羞澀;比喻經濟困難;手無錢。
    成語出處:
    元 陰時夫《韻府群玉 七陽 一錢囊》:“阮孚持一皂囊,游會稽,客問:‘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錢看囊,恐其羞澀。’”
    67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成語拼音:
    rú qiē rú cuō,rú zhuó rú mó
    成語解釋:
    切、磋、琢、磨是指把骨、象牙、玉石、石等加工成器物。比喻學習和研究問題時互相討論,取長補短
    成語出處:
    《詩經·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677

    瑞氣祥云

    成語拼音:
    ruì qì xiáng yún
    成語解釋:
    瑞:吉祥。天上的云氣呈現吉祥的征兆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度黃龍》折:“今到此山之中,觀見瑞氣祥云,氤氳于九霄之上。”
    678

    染神亂志

    成語拼音:
    rǎn shén luàn zhì
    成語解釋:
    謂思想受到迷惑擾亂。
    成語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西山曰:‘此人大非端士,筆雖寫得數句詩,所謂本心不正,脈理皆邪,讀之將恐染神亂志,非徒無益。’某佩服其言。”
    679

    如是我聞

    成語拼音:
    rú shì wǒ wén
    成語解釋:
    如是:指佛經經文內容如此;我聞:阿難自稱我聞之于佛。佛教傳說,后為佛經卷語。
    成語出處:
    《佛地經論》一:“如是我聞者,謂總顯己聞,傳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聞如是。”
    680

    肉跳神驚

    成語拼音:
    ròu tiào shén jīng
    成語解釋:
    形容擔心禍事臨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成語出處:
    老舍《神拳》第三幕:“知縣肉跳神驚坐立不安。”
    * R開頭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