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P開頭 (805個)

    681

    平分秋色

    成語拼音:
    píng fēn qiū sè
    成語解釋:
    秋色:秋天景色。把秋天的景色平均分配;晝夜各得一半;多指中秋或秋分這一天;后指平均分享財物聲譽等。
    成語出處:
    唐 韓愈《昌黎集 卷二 合江亭》詩:“窮秋感平分,新月憐半破。”
    682

    披發文身

    成語拼音:
    pī fà wén shēn
    成語解釋:
    古代吳越一帶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風俗。發披散,身刺花紋。
    成語出處:
    《禮記 王制》:“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683

    披發左衽

    成語拼音:
    pī fà zuǒ rèn
    成語解釋:
    左衽:衣襟向左掩。發披散;前襟左。指古代東方;北方少數民族的裝束;也指淪為異族。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684

    攀高結貴

    成語拼音:
    pān gāo jié guì
    成語解釋:
    見“攀高接貴”。
    成語出處: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我死之后,你一滿了服,就急急的要尋一親事,總要窮人家的兒女,萬不可貪圖富貴,攀高結貴。”
    685

    破瓜年紀

    成語拼音:
    pò guā nián jì
    成語解釋:
    破:劈。瓜字可以分割成兩個八字,指少女十六歲時
    成語出處:
    清·翟灝《通俗編·婦女》:“按俗以女子破身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歲耳。”
    686

    拋戈卸甲

    成語拼音:
    pāo gē xiè jiǎ
    成語解釋:
    拋:拋棄;戈;長矛;甲:盔甲。丟掉武器,扔掉鎧甲。形容在戰場上打了敗仗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詔救忠》第一折:“則要你輸,不要你贏,可拋戈卸甲,佯輸詐敗。”
    687

    憑河暴虎

    成語拼音:
    píng hé bào hǔ
    成語解釋:
    憑:從水中走過去;暴:空手搏斗;暴虎:空手打虎。比喻冒險行事,有勇無謀。也比喻勇猛果敢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漫夸他陸地行舟,也何用凌空舉鼎,憑河暴虎皆亡命,蠅蝸角紛爭。”
    688

    袍笏登場

    成語拼音:
    páo hù dēng chǎng
    成語解釋:
    身著官服;手持笏板;登場演戲。比喻上任作官;丑行始(把官場比作戲臺)。
    成語出處:
    清 趙翼《數月內頻送南雷述庵淑齋諸人赴京補官戲作》:“袍笏登場也等閑,若他動色到柴關。”
    689

    破鏡分釵

    成語拼音:
    pò jìng fēn chāi
    成語解釋:
    破鏡:打破的鏡子,喻分散。分釵:釵是由兩股簪子合成的一種首飾,別在婦女的發髻上,釵股分就成單個的簪子,因以分釵比喻夫妻或情人之間的離別、失散,也特指分離。比喻夫妻離異。亦作“鏡破釵分”。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清腔類·好事近》:“豈料如今,翻成做破鏡分釵,剩雨殘云。”
    690

    披襟解帶

    成語拼音:
    pī jīn jiě dài
    成語解釋:
    比喻敞胸懷,心地坦白。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遂披襟解帶,留連不能已。”
    691

    披荊斬棘

    成語拼音:
    pī jīng zhǎn jí
    成語解釋:
    披:撥;斬:砍斷;荊、棘:叢生多刺的小灌木。撥荊;砍掉棘。指在創業階段清除阻礙;艱苦奮斗。也指在前進道路上清除各種阻礙;克服各種困難。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馮異傳》:“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
    692

    劈荊斬棘

    成語拼音:
    pī jīng zhǎn jí
    成語解釋:
    ①砍伐荊棘。②喻掃除前進中的困難和障礙。
    成語出處:
    賀敬之《西去列車的窗口》:“你可曾望到啊,燈光下:好像舉起南泥灣劈荊斬棘的镢?”
    693

    破口大罵

    成語拼音:
    pò kǒu dà mà
    成語解釋:
    破:沖。指滿口惡語罵人。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茶房未及口,那女人已經破口大罵起來。”
    694

    批吭搗虛

    成語拼音:
    pī kēng dǎo xū
    成語解釋:
    見“批亢搗虛”。
    成語出處:
    元·鄭光祖《三戰呂布》第一折:“凡為元帥須要機謀,批吭搗虛,為說謊,調皮無賽。”
    695

    破口怒罵

    成語拼音:
    pò kǒu nù mà
    成語解釋:
    破口:惡語。滿口惡語罵人
    成語出處:
    《紅日》第12章:“他竭力掙脫,掙脫不,連連求饒,陶二嫂還是拳打腳踢,破口怒罵。”
    696

    劈空扳害

    成語拼音:
    pī kōng pān hài
    成語解釋:
    劈空:什么都沒有;扳:通“攀”,牽扯。毫無根據地栽贓陷害
    成語出處:
    明·天然癡叟《石點·侯官縣烈女殲仇》:“與眾人不曾識面,不知何人仇恨,指使劈空扳害。”
    697

    皮里抽肉

    成語拼音:
    pí lǐ chōu ròu
    成語解釋:
    形容身體變瘦。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謝天香》第四折:“你覷我皮里抽肉,你休問我可怎生骨巖巖臉兒黃瘦。”
    698

    披羅戴翠

    成語拼音:
    pī luó dài cuì
    成語解釋:
    形容衣飾華麗。
    成語出處:
    許地山《危巢墜簡·東野先生》:“黑油油的發,映著一副不施脂粉的黃瘦臉龐,若教他披羅戴翠,人家便要贊他清俊。”
    699

    劈兩分星

    成語拼音:
    pǐ liǎng fēn xīng
    成語解釋:
    劈:分;星:秤桿上的小點子。指過分計較微薄小利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三折:“那時昧己瞞心,劈兩分星,細切薄批。”
    700

    破落戶

    成語拼音:
    pò luò hù
    成語解釋:
    無賴或指從原來的名門望族敗落下來的人家及其子弟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且說東京封府汴梁宣武軍,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腳氣球。”
    * P開頭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