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P開頭的成語 (805個)

    741

    蓋臉

    成語拼音:
    pī tóu gài liǎn
    成語解釋:
    劈:正對著;沖著;蓋:蒙;壓下來。正對著和臉而來。形容來勢兇猛;不容躲避。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4回:“晃蓋喝道:‘你既不做賊,如何拿你在這里?’奪過士兵手里棍棒,劈蓋臉便打。”
    742

    皮傷肉綻

    成語拼音:
    pí shāng ròu zhàn
    成語解釋:
    綻:裂。皮肉都裂了。形容被打傷勢嚴重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7回:“只一石子飛來,正中面門,皮傷肉綻,鮮血迸流,翻身落馬。”
    743

    百姓

    成語拼音:
    píng tóu bǎi xìng
    成語解釋:
    :古人不做官的人。指普通百姓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百姓。”
    744

    垢面

    成語拼音:
    péng tóu gòu miàn
    成語解釋:
    蓬:蓬草;散亂 ;垢:污穢;臟。形容發散亂臉上很臟。
    成語出處:
    《魏書 封軌傳》:“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視,何必蓬垢面,然后為賢?”
    745

    露面

    成語拼音:
    pāo tóu lù miàn
    成語解釋:
    拋:暴露。原指婦女出現于大庭廣眾之中(封建道德認為是不體面的事)。現泛指人公露面。
    成語出處:
    明 阮大鋮《燕子箋 收女》第四十二卷:“人在亂離間,顧不得拋露面。”
    746

    論足

    成語拼音:
    píng tóu lùn zú
    成語解釋:
    原指輕浮地議論婦女的容貌。現也比喻任意挑剔。
    成語出處:
    清 黃小配《大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個好顏色,那個好態度,評品足。”
    747

    正臉

    成語拼音:
    píng tóu zhèng liǎn
    成語解釋:
    形容相貌端正。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這個大老爺,真真太下作了!略平正臉的,他就不能放手了。”
    748

    盤古天地

    成語拼音:
    pán gǔ kāi tiān dì
    成語解釋:
    指人類始有了歷史。
    成語出處:
    《明成化說唱詞話·花關索出身傳》:“自從盤古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君。”
    749

    赤腳

    成語拼音:
    péng tóu chì jiǎo
    成語解釋:
    發蓬亂,光著腳丫。形容未經修飾很不整齊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 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一回:“被人打得蓬赤腳,衣裳粉碎。”
    750

    蓋腦

    成語拼音:
    pī tóu gài nǎo
    成語解釋:
    蓋:壓。正對著和臉蓋下來。形容(打擊、沖擊、批評等)來勢很猛。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四回:“奪過士兵手里的棍棒,劈蓋臉便打。”
    751

    爛額

    成語拼音:
    pò tóu làn é
    成語解釋:
    猶言破血流。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愛奴》:“兩爭不決,操戈相向,兩人破爛額而赴公庭焉。”
    752

    論腳

    成語拼音:
    píng tóu lùn jiǎo
    成語解釋:
    見“評品足”。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她們的眼睛老瞅著新娘,有時也看看新郎,她們肩挨著肩,手拉著手,評論腳,嘰嘰嘈嘈地小聲地吵嚷個不休。”
    753

    鼠竄

    成語拼音:
    pěng tóu shǔ cuàn
    成語解釋:
    抱著腦袋,象老鼠似地逃竄。形容倉皇逃跑的狼狽相。
    成語出處:
    《漢書 蒯通傳》:“常山王奉(捧)鼠竄,以歸漢王。”
    754

    跣足

    成語拼音:
    pī tóu xiǎn zú
    成語解釋:
    跣足:光腳。發散亂,打著赤腳。形容十分狼狽或窮困潦倒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1回:“軍士曰:‘恰才見甘夫人披跣足,相隨一伙百姓婦女,投南而走。’”
    755

    破綻百出

    成語拼音:
    pò zhàn bǎi chū
    成語解釋:
    綻:裂;破綻:指衣服上的裂口。形容說話、做事漏洞很多。
    成語出處:
    宋 李侗《李廷平集 答問下》:“卻回看釋氏之書,漸漸破綻百出。”
    756

    辟地

    成語拼音:
    pì dì kāi tiān
    成語解釋:
    拓;辟:辟。古代神話盤古氏辟天地,創立世界。后比喻有史以來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82回:“杏黃幡下千千條古怪的金霞,內藏著天上無,地上少,辟地天無價寶。”
    757

    被發攖冠

    成語拼音:
    pī fā yīng guàn
    成語解釋:
    被:通“披”,披散;攖:縈繞。披發散纓。形容匆忙急迫不及整束
    成語出處:
    《暴風雨前》第二部:“大家總必趕快把手上的事丟下,呼朋喚友,一齊跑來,一以表示他們被發攖冠的熱忱。”
    758

    被發左衽

    成語拼音:
    pī fà zuǒ rèn
    成語解釋:
    被發:散發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也指淪為夷狄。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759

    被褐懷玉

    成語拼音:
    pī hè huái yù
    成語解釋:
    身穿粗布衣服而懷抱美玉。比喻雖是貧寒出身,但有真才實學。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第70章:“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河上公注:“被褐者,薄外;懷玉者,厚內。匿寶藏懷,不以示人也。”
    760

    被褐懷珠

    成語拼音:
    pī hè huái zhū
    成語解釋:
    身穿粗布衣服而懷抱寶珠。比喻雖是貧寒出身,但有真才實學。
    成語出處:
    《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
    * P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