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開頭的成語 (1486個)

    721

    老謀深算

    成語拼音:
    lǎo móu shēn suàn
    成語解釋:
    老:老練;謀:計謀;深:很;算:打算。指周密地籌劃;深遠地打算。形容人老練精細;很有謀略。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9回:“沉毅哉!老謀深算,革命軍之革命家。”
    722

    老馬識途

    成語拼音:
    lǎo mǎ shí tú
    成語解釋:
    識:認得;途:路。老馬能認識走過的道路。比喻年紀大的人;富有經驗。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說林上》:“管仲、隰朋從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723

    粒米束薪

    成語拼音:
    lì mǐ shù xīn
    成語解釋:
    糧柴少得可憐。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4卷:“粒米束薪家里無備,妻子只是怨悵啼哭。”
    724

    立眉豎眼

    成語拼音:
    lì méi shù yǎn
    成語解釋:
    指聳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成語出處: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11章:“警備隊員們被他立眉豎眼地一吆喚,都像夾尾巴狗似的溜逃了。”
    725

    柳眉踢豎

    成語拼音:
    liǔ méi tī shù
    成語解釋:
    形容女子發怒時聳眉之狀。踢豎,橫豎。
    成語出處:
    《水滸傳》第二一回:“只見那婆惜柳眉踢豎,星眼圓睜,說道:‘老娘拿是拿了,只是不還你!’”
    726

    柳眉剔豎

    成語拼音:
    liǔ méi tī shù
    成語解釋:
    形容女子發怒時聳眉之狀。
    成語出處:
    《金瓶梅詞話》第五八回:“[潘金蓮]登時柳眉剔豎,星眼圓睜,叫春梅打著燈,把角門閂了,拿來大棍把那狗沒高低只頓打。”
    727

    爛漫天真

    成語拼音:
    làn màn tiān zhēn
    成語解釋:
    形容心地純真,不虛偽
    成語出處:
    清 陳康祺《郎潛紀聞》第九卷:“李太白著宮錦袍醉眠長安市上,純是爛漫天真,千古豈容第二人裝點此蕃舉動。”
    728

    爛熳天真

    成語拼音:
    làn màn tiān zhēn
    成語解釋:
    形容心地純真,不虛偽做作。
    成語出處:
    元·李伯瞻《殿前歡·省悟》曲:“閑愁心上消磨盡,爛熳天真,賢愚有幾人?”
    729

    雷鳴瓦釜

    成語拼音:
    léi míng wǎ fǔ
    成語解釋:
    釜:鍋。鍋發出雷一般的響聲。比喻無德無才的人占據高位,聲勢烜赫。
    成語出處:
    《楚辭·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730

    老馬為駒

    成語拼音:
    lǎo mǎ wéi jū
    成語解釋:
    駕馭老馬像駕馭馬駒一樣。比喻把老人當作孩童輕慢對待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角弓》:“老馬反為駒,不顧其后。”
    731

    立馬萬言

    成語拼音:
    lì mǎ wàn yán
    成語解釋:
    倚靠在馬旁,馬上寫成一篇文章。形容才思敏捷。
    成語出處:
    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文公集 上太守李端明書》:“唐翰林應長庚之夢,世號謫仙人,立馬萬言,而文章為天下之法。”
    732

    梁孟相敬

    成語拼音:
    liáng mèng xiāng jìn
    成語解釋:
    原指東漢時期梁鴻與妻子孟光相互敬愛。后泛指夫婦相敬。
    成語出處:
    《后漢書·梁鴻傳》:“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伯通察而異之,曰:‘彼傭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733

    柳眉星眼

    成語拼音:
    liǔ méi xīng yǎn
    成語解釋:
    形容女子細長的眉和明亮的眼睛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8回:“杏臉桃腮,醞釀出十分春色;柳眉星眼,妝點就一段精神。”
    734

    攬名責實

    成語拼音:
    lǎn míng zé shí
    成語解釋:
    指觀其名而考其實績
    成語出處: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 考功名》:“有益者謂之公,無益者謂之煩,攬名責實,不得虛言。”
    735

    臨難不避

    成語拼音:
    lín nán bù bì
    成語解釋:
    避:回避。到了危難之時并不躲避。形容勇敢膽大。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盡心謀國,忠也;臨難不避,勇也;殺身救國,仁也。”
    736

    臨難不顧

    成語拼音:
    lín nàn bù gù
    成語解釋:
    臨:遇到;難:危難;顧:顧惜。遇到危難的時候,并不顧惜自己。形容沒有私心,十分英勇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齊王房傳》:“揚六軍之大勢,安城守之懼心,臨難而不顧,畢志傳命。”
    737

    臨難不茍

    成語拼音:
    lín nàn bù gǒu
    成語解釋:
    茍:茍且。指遇到危難不茍且偷生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曲禮上》:“臨難毋茍免。”
    738

    烈女不更二夫

    成語拼音:
    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成語解釋:
    烈女:剛正有節操的女子。貞烈的婦女不嫁第二個丈夫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夫人怒欲悔親,依舊要將鶯鶯與鄭恒,焉有此理?道不得個‘烈女不更二夫’。”
    739

    臨難不懼

    成語拼音:
    lín nàn bù jǔ
    成語解釋:
    臨:到;難:災難;懼:恐懼。遇到危難,一點也不懼怕。
    成語出處:
    《韓非子 說疑》:“夫見利不喜,上雖厚賞無以勸之,臨難不恐,上雖嚴刑無以威之,此之謂不令之民也。”
    740

    烈女不嫁二夫

    成語拼音:
    liè nǚ bù jià èr fū
    成語解釋:
    烈女:剛正有節操的女子。貞烈的婦女不嫁第二個丈夫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五侯宴》楔子:“便好道一馬不背雙鞍,雙輪豈碾四轍,烈女不嫁二夫,我怎肯嫁侍于人。”
    * L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