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開頭的成語 (1486個)

    661

    浪酒閑茶

    成語拼音:
    làng jiǔ xián chá
    成語解釋:
    指風月場中的吃喝之事。
    成語出處: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你浪酒閑茶,臥柳眠花,半世禁害殺,自矜自夸。”
    662

    落阱下石

    成語拼音:
    luò jǐng xià shí
    成語解釋:
    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
    成語出處:
    唐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663

    臨機應變

    成語拼音:
    lín jī yìng biàn
    成語解釋:
    機:時機,形勢。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36卷:“不過使兵識將意,將識士情,蓋未論臨機應變,方略不同。”
    664

    露己揚才

    成語拼音:
    lù jǐ yáng cái
    成語解釋:
    見“露才揚己”。
    成語出處:
    宋·蘇舜欽《投匭疏》:“若出而求陛下之試,是其人非高蹈者,則皆露己揚才,干時謁進者也。”
    665

    兩腳野狐

    成語拼音:
    liǎng jiǎo yě hú
    成語解釋:
    比喻奸詐的人。
    成語出處:
    《舊唐書·楊再思傳》:“左補闕戴令言作《兩腳野狐賦》以譏諷之,再思聞之怒。”
    666

    糧盡援絕

    成語拼音:
    liáng jìn yuán jué
    成語解釋:
    糧食用盡,援兵斷絕。比喻戰斗處于十分艱難的境地。
    成語出處:
    宋·楊萬里《鈐轄趙公墓志銘》:“公挺身與兵,屢捷。七年,糧盡援絕,勢不能復支,遂率所部數千人南歸。”
    667

    羅掘一空

    成語拼音:
    luó jué yī kōng
    成語解釋:
    羅:用網捕鳥;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糧食。用盡一切辦法,搜括財物殫盡。
    成語出處: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30回:“是時寧城已羅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沒奈何任他所為。”
    668

    龍舉云屬

    成語拼音:
    lóng jǔ yún shǔ
    成語解釋:
    同“龍興云屬”。
    成語出處:
    《南齊書·高帝紀上》:“麾旆所臨,風行草靡,神算所指,龍舉云屬。”
    669

    龍舉云興

    成語拼音:
    lóng jǔ yún xīng
    成語解釋:
    同“龍興云屬”。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光武皇帝紀》:“帝既有仁圣之明,氣勢形體,天然之姿,固非人之敵,翕然龍舉云興,三雨而濟,天下蕩蕩,人無能名焉。”
    670

    臨機制變

    成語拼音:
    lín jī zhì biàn
    成語解釋:
    臨到時機制定應變計劃
    成語出處:
    《周書·陸騰傳》:“必望臨機制變,未敢頂陳。”
    671

    臨機輒斷

    成語拼音:
    lín jī zhé duàn
    成語解釋:
    當機立斷。抓住時機,立刻決斷
    成語出處:
    《新唐書·杜如晦傳》:“如晦少英爽,喜書,以風流自命,內負大節,臨機輒斷。”
    672

    漏盡鐘鳴

    成語拼音:
    lòu jìn zhōng míng
    成語解釋:
    見“漏盡鍾鳴”。
    成語出處:
    《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馬稚暨妻張氏墓志》:“漏盡鐘鳴,箭馳風迫。”
    673

    臨機制勝

    成語拼音:
    lín jī zhì shèng
    成語解釋:
    臨:面臨;機:時機,形勢。臨到機會來時能以謀略取勝。比喻機智靈活,富于謀略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6回:“兵事臨機制勝,非可預言,愿假臣一乘,使得預謀于行間。”
    674

    樂極則憂

    成語拼音:
    lè jí zé yōu
    成語解釋:
    好樂過度而不止,必生憂傷。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樂記》:“樂極則憂,禮粗則偏矣。”
    675

    劣跡昭著

    成語拼音:
    liè jì zhāo zhù
    成語解釋:
    劣:惡劣;昭著:明顯。惡劣的事跡非常明顯。
    成語出處:
    毛澤東《唯心歷史觀的破產》:“對于國民黨的舊工作人員,只要有一技之長而不是反動有據或劣跡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維持,不要裁減。”
    676

    簾窺壁聽

    成語拼音:
    lián kuī bì tìng
    成語解釋:
    簾:布簾;窺:偷看;壁:墻壁;聽:偷聽。指竊聽與偷看
    成語出處:
    宋 何坦《西疇常言》:“步遠則有前導,燕坐則毋簾窺壁聽。”
    677

    流口常談

    成語拼音:
    liú kǒu cháng tán
    成語解釋:
    人人掛在嘴上的老話。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7回:“這四個字,久已作了小說部中千人一面的流口常談。”
    678

    龍口奪食

    成語拼音:
    lóng kǒu duó shí
    成語解釋:
    指莊稼收獲期內于連雨天搶收糧食
    成語出處:
    胡正《汾水長流》第18章:“眼看到了這‘龍口奪食’的麥收季節,他的麥地又多,錯一天,就怕把他們到口的麥子耽誤了。”
    679

    勞苦功高

    成語拼音:
    láo kǔ gōng gāo
    成語解釋:
    勞苦:勞累辛苦。出了極大的力氣;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身。”
    680

    廉可寄財

    成語拼音:
    lián kě jì cái
    成語解釋:
    能夠以錢財相托。指十分廉潔的人。
    成語出處:
    《孔叢子·陳士義》:“仁可與托孤,廉可以寄財者。”
    * L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