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開頭的成語 (2449個)

    901

    揭竿而起

    成語拼音:
    jiē gān ér qǐ
    成語解釋:
    揭:舉;竿:竹竿;指旗幟。揭竿為旗;奮起反抗。泛指人民起義。
    成語出處:
    漢 賈誼《過秦論》:“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902

    見怪非怪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fēi guài
    成語解釋:
    見“見怪不怪”。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白兔記·牧牛》:“見怪非怪,其怪自害。”
    903

    繼晷焚膏

    成語拼音:
    jì guǐ fén gāo
    成語解釋:
    繼:繼續,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燈燭。點燃蠟燭或油燈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習或工作。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904

    見怪非怪,其怪自害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fēi guài,qí guài zì hài
    成語解釋:
    怪:奇異的。發現怪事怪物不要驚慌,它就不會危害了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白兔記·牧牛》:“見怪非怪,其怪自害。”
    905

    矜功伐能

    成語拼音:
    jīn gōng fá néng
    成語解釋:
    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劉劭《人物志 卷下 釋陵人》:“彼小人則不然,矜功伐能,好以陵人。”
    906

    矜功負氣

    成語拼音:
    jīn gōng fǔ qì
    成語解釋:
    矜:自恃。自以為有功而賭氣。
    成語出處:
    《晉書 王渾王浚唐彬傳論》:“或矜功負氣,或恃勢驕陵,競構南箕,成茲貝錦。”
    907

    矜功伐善

    成語拼音:
    jīn gōng fá shàn
    成語解釋:
    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極不虛心。
    成語出處:
    《晉書 段灼傳》:“艾性剛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協同朋類,輕犯雅俗,失君子之心。”
    908

    矜功負勝

    成語拼音:
    jīn gōng fù shèng
    成語解釋:
    矜:自以為賢能;負:抑指,享有。自夸有戰功,以為可以獲取勝利
    成語出處:
    《魏書·崔延伯傳》:“延伯矜功負勝,遂唱議先驅。”
    909

    吉光鳳羽

    成語拼音:
    jí guāng fèng yǔ
    成語解釋:
    吉光與鳳凰的毛羽。比喻藝術珍品。
    成語出處:
    明·王世貞《題三吳楷法十冊》:“吾所綴集,皆待詔中年以后書,真吉光鳳羽,緝而成裘,后人其寶守之。”
    910

    金光蓋地

    成語拼音:
    jīn guāng gài dì
    成語解釋:
    比喻錢神的本領高強。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席方平》:“金光蓋地,因使閻摩殿上盡是陰霾;銅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無日月。”何垠注:“金光蓋地,出梵書。此借喻錢神之道術也。”
    911

    金閨國士

    成語拼音:
    jīn guī guó shì
    成語解釋:
    指朝廷的杰出才士。
    成語出處:
    清·龔自珍《已亥雜詩》之二六○:“勉求玉體長生訣,留報金閨國士知。”
    912

    矯國革俗

    成語拼音:
    jiǎo guó gé sú
    成語解釋:
    匡正國事,改革敝俗。
    成語出處:
    《戰國策 齊策六》:“矯國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司馬貞索隱:“矯正國事,改更弊俗也。”
    913

    矯國更俗

    成語拼音:
    jiǎo guó gēng sú
    成語解釋:
    匡正國事,改革敝俗。同“矯國革俗”。
    成語出處:
    《戰國策 齊策六》:“矯國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作“矯國更俗”。司馬貞索隱:“矯正國事,改更弊俗也。”
    914

    駒光過隙

    成語拼音:
    jū guāng guò xì
    成語解釋:
    指光陰易逝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痛史》第21回:“先生,何必自苦!人生如駒光過隙,總要及時行樂,方是達人。”
    915

    急功好利

    成語拼音:
    jí gōng hǎo lì
    成語解釋:
    見“急功近利”。
    成語出處:
    清·惲敬《三代因革論》:“而又日見貢之簡略易從,爭趨之以為便我。便我,于是急功好利之君之大夫,徇其民而大奕之。”
    916

    急公好施

    成語拼音:
    jí gōng hǎo shī
    成語解釋:
    謂熱心公益,樂于施舍。
    成語出處:
    清·顧炎武《歙王君墓志銘》:“君雖業鹽,而孝友,急公好施,有遠見,能自樹。”
    917

    久慣老誠

    成語拼音:
    jiǔ guàn lǎo chéng
    成語解釋:
    同“久慣牢成”。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2回:“個個人古怪精靈,個個人久慣老誠。”
    918

    久慣牢成

    成語拼音:
    jiǔ guàn láo chéng
    成語解釋:
    比喻深于世故。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46回:“你還說你不久慣牢成。”
    919

    建功立事

    成語拼音:
    jiàn gōng lì shì
    成語解釋:
    猶“建功立業”。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桂陽太守李溫等,皆建功立事,有補于世。”唐·林蘊《上宰相元衡弘靖書》:“見古人之有建功立事者,心則幕之。”
    成語出處: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桂陽太守李溫等,皆建功立事,有補于世。”
    920

    金鼓連天

    成語拼音:
    jīn gǔ lián tiān
    成語解釋:
    金鼓:古時作戰,用金鉦和戰鼓指揮士兵,擊鼓表示前進,鳴金表示后退;連天:響徹云霄。形容軍威盛大或戰斗激烈。
    成語出處:
    明 陳汝元《金蓮記 焚券》:“金鼓連天,喊聲震地,不是赤眉嘯聚,定為碧眼橫行,待我出門一看,便知端的。”
    * J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