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開頭的成語 (2449個)

    461

    盡心竭力

    成語拼音:
    jìn xīn jié lì
    成語解釋:
    竭:用盡;盡:全部用出。費盡心思;用出全部力氣。形容做事十分認真負責。
    成語出處:
    《宋書 宗越傳》:“誅戮群公及何邁等,莫不盡心竭力,故帝憑其爪牙,無所忌憚。”
    462

    進賢進能

    成語拼音:
    jìn xián jìn néng
    成語解釋:
    猶言進賢任能。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將器》:“進賢進能,日慎一日,誠信寬大,閑于理亂,此十萬人之將。”
    463

    謹行儉用

    成語拼音:
    jǐn xíng jiǎn yòng
    成語解釋:
    謹慎行事,節省費用。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三折:“可不道個謹行儉用,十年不富,天之命也。”
    464

    進賢退奸

    成語拼音:
    jìn xián tuì jiān
    成語解釋:
    猶言進賢黜佞。
    成語出處:
    宋·蘇轍《王安禮知揚州》:“方先帝厲精求治之秋,有大臣進賢退奸之助。”
    465

    疥癬之疾

    成語拼音:
    jiè xuǎn zhī jí
    成語解釋:
    疥、癬:輕度的皮膚病。比喻無關緊要,不礙大局的小毛病、小問題、小障礙。亦作“疥癩之疾”、“疥癩之患”、“疥癬之病”、“癬疥之疾”。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山神廟裴度還帶》第二折:“我雖在人閭閭之下,眉睫之間,又不比斗筲之器,疥癬之疾。”
    466

    積小致巨

    成語拼音:
    jī xiǎo zhì jù
    成語解釋:
    致:達到;巨:大。一點一滴的積累,就會從小到大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臣聞眾小成多,積小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至顯。”
    467

    江淹才盡

    成語拼音:
    jiāng yān cái jìn
    成語解釋:
    南朝梁江淹,少有文名,世稱江郎。晚年詩文無佳句,時人謂之才盡。后來常用“江淹才盡”比喻才思衰退。
    成語出處:
    南朝·梁·鐘嶸《詩品》:“爾后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
    468

    積玉堆金

    成語拼音:
    jī yù duī jīn
    成語解釋:
    金玉多得可以堆積起來。形容聚斂的財富極多。
    成語出處:
    唐·李賀《嘲少年》詩:“堆金積玉夸豪毅。”
    469

    急景凋年

    成語拼音:
    jí yǐng diāo nián
    成語解釋:
    景:通“影”,光陰;凋:凋零。形容光陰迅速,一年將盡。也指年終的時候。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鮑照《舞鶴賦》:“于是窮陰殺節,急景凋年,涼沙振野,箕風動天。”
    470

    結纓伏劍

    成語拼音:
    jié yīng fú jiàn
    成語解釋: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五年》:“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
    471

    殲一警百

    成語拼音:
    jiān yī jǐng bǎi
    成語解釋:
    殺一個人來敬告一批人
    成語出處:
    清 夏燮《后序》:“殲一警百,消其觀望。”
    472

    加油加醋

    成語拼音:
    jiā yóu jiā cù
    成語解釋:
    為夸張或渲染的需要,在敘事或說話時增添原來沒有的內容
    成語出處:
    趙樹理《寫作前后》:“有創作才能的人,也把現實中的特殊人物、特殊事件加以表揚或抨擊,加油加醋說給人聽。”
    473

    集苑集枯

    成語拼音:
    jí yuàn jí kū
    成語解釋:
    集:棲息;苑:茂盛的樹木;枯:枯樹。有些鳥棲于茂盛的樹木,有些鳥棲于枯樹。比喻人的志趣不同,趨向各異。
    成語出處:
    《國語·晉語二》:“暇豫這吾吾,不如鳥烏;人皆集于苑,己獨集于枯。”
    474

    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成語拼音:
    jì yǒu jīn rì,hé bì dāng chū
    成語解釋:
    既然現在后悔,當初為什么要那樣做?
    成語出處:
    《五燈會元·天衣懷禪師法嗣·惠林宗本禪師》:“曰:‘中下之流,如何領會?’師曰:‘伏尸萬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當初。’”
    475

    疾言遽色

    成語拼音:
    jí yán jù sè
    成語解釋:
    言語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對人發怒時說話的神情。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劉寬傳》:“典歷三郡,溫仁多恕,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476

    疾言倨色

    成語拼音:
    jí yán jù sè
    成語解釋:
    形容對人發怒時說話的神情。同“疾言遽色”。
    成語出處:
    《醒世恒言 三孝廉讓產立高名》:“[二弟]稍不率教,輒跪于家廟之前,痛自督責,說自已德行不足,不能化誨……直待兄弟號泣請罪,方才起身。并不以疾言倨色相加也。”
    477

    金玉錦繡

    成語拼音:
    jīn yù jǐn xiù
    成語解釋:
    指精美珍貴的東西。也比喻巧妙的計策。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
    478

    尖言尖語

    成語拼音:
    jiān yán jiān yǔ
    成語解釋:
    指言語尖酸刻薄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廷秀見丈人聲勢兇狠,趙昂又從旁尖言尖語幫扶,心中明白是他攛掇。”
    479

    決癰潰疽

    成語拼音:
    jué yōng kuì jū
    成語解釋:
    癰:瘡;潰:破;疽:癰疽。瘡癰破了。比喻事情的癥結得到解決
    成語出處:
    《南齊書·柳世隆傳》:“今乃舉兵內侮,奸回外熾,斯實惡熟罪成之辰,決癰潰疽之日。”
    480

    戛玉鳴金

    成語拼音:
    jiá yù míng jīn
    成語解釋:
    戛:敲擊。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聲調有節奏而響亮好聽。也形容人氣節凜然。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聽田順兒歌》:“戛玉敲冰聲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 J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