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H開頭的成語 (1665個)

    461

    韓陵片石

    成語拼音:
    hán líng piàn shí
    成語解釋:
    韓陵:韓陵山,在河南安陽東,北魏溫子升撰寫寺碑文。比喻少見的好文章
    成語出處:
    唐·張鷟《朝野僉載》第六卷:“信曰:‘惟有韓陵山一片石堪共語。’” 0
    462

    汗流洽背

    成語拼音:
    hàn liú qià bèi
    成語解釋:
    同“汗流浹背”。
    成語出處:
    《舊唐書·昭宗紀》:“昭宗臨軒自諭之曰:‘卿等藩侯,宜存臣節,稱兵入朝,不由奏請,意在何也?’茂貞、行瑜汗流洽背,不能對。”
    463

    壺里乾坤

    成語拼音:
    hú lǐ qián kūn
    成語解釋: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壺中日月”。
    成語出處:
    明 朱有燉《神仙會》第一折:“羅浮道士誰同流,草衣木食輕諸侯,世間甲子管不得,壺里乾坤只自由。”
    464

    汗流洽衣

    成語拼音:
    hàn liú qià yī
    成語解釋:
    汗出甚多,濕透衣服。形容極其惶恐羞愧。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答宗伯董潯陽》:“頃賢郎至,辱華翰獎借,爛然盈楮,不匡其所不及,而假其所不能。讀之使人汗流洽衣也。”
    465

    鶴立企佇

    成語拼音:
    hè lì qǐ zhù
    成語解釋:
    企:企望;佇:佇立。像仙鶴直立、伸長脖頸盼望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求通親親表》:“實懷鶴立企佇之心。”
    466

    橫攔豎擋

    成語拼音:
    héng lán shù dǎng
    成語解釋:
    多方阻擋。
    成語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不想舅太太只管這等橫攔豎擋的說著,他一積伶,到底反底下那幾個字商量出來了。”
    467

    禍來神昧

    成語拼音:
    huò lái shén mèi
    成語解釋:
    昧:昏昧。禍患來了,神志昏亂不清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高祖天福十二年》:“鄙語有之:福至心靈,禍來神昧。”
    468

    后浪推前浪

    成語拼音:
    hòu làng tuī qián làng
    成語解釋:
    后面的波浪推動前面的波浪不斷前進。多指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永不停息向前發展。
    成語出處:
    宋 文珦《過苕溪》詩:“只看后浪催前浪,當悟新人換舊人。”
    469

    禍亂滔天

    成語拼音:
    huò luàn tāo tiān
    成語解釋:
    形容災禍、戰亂極其嚴重,天下動蕩不安。
    成語出處:
    《晉書·惠帝紀》:“禍亂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廢重宮,宗廟紀絕。”
    470

    黃龍痛飲

    成語拼音:
    huáng lóng tòng yǐn
    成語解釋:
    宋金交戰,岳飛曾說要直搗黃龍府,與人痛飲。后遂以“黃龍痛飲”指徹底擊敗敵人,歡慶勝利。
    成語出處:
    宋金交戰,岳飛曾說要直搗黃龍府,與人痛飲。龔振黃《青島潮》第十五章:“是以都門學界,糾合學界同志,連絡全國人民,黃龍痛飲,岳武穆之是法;馬革裹尸,漢伏波之未死。”
    471

    渾掄吞棗

    成語拼音:
    hún lún tūn zǎo
    成語解釋:
    見“渾淪吞棗”。
    成語出處:
    元·耶律楚材《后序》:“嗟見渾掄吞棗,只管誦詩。”
    472

    渾淪吞棗

    成語拼音:
    hún lún tūn zǎo
    成語解釋:
    整個地吞下棗子。比喻籠統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24卷:“今學者有幾個理會得章句,也只是渾淪吞棗。”
    473

    狐貍尾巴

    成語拼音:
    hú lí wěi ba
    成語解釋:
    傳說狐貍能變成人形迷惑人,但不能使尾巴改變。比喻壞人的本來面目或迷惑、欺騙人的罪證
    成語出處: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法云寺》:“孫巖娶妻三年,不脫衣而臥。巖私怪之,伺其睡,陰解其衣,有毛長三尺似野狐尾。巖懼而出之。妻臨去,將刀截巖發而走。鄰人逐之,變成一狐,追之不得。
    474

    獲隴望蜀

    成語拼音:
    huò lǒng wāng shǔ
    成語解釋:
    比喻得寸進尺,貪得無厭。
    成語出處:
    《后漢書 岑彭傳》載:東漢初年,隗器和公孫述分別割據于隴、蜀兩地,光武帝劉秀使岑彭等率軍攻打隗器所占的西城、上邽兩地,并在給岑彭的信中說:“兩城若下,便可帶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
    475

    合兩為一

    成語拼音:
    hé liǎng wéi yī
    成語解釋:
    亦作“合二為一”。合兩者為一體。
    成語出處:
    《后漢書·楊震傳》:“伏見詔書為阿母興起津城門內第舍,連里竟街,雕修繕飾,窮極巧伎。”李賢注:“合兩坊而為一宅。”
    476

    活龍鮮健

    成語拼音:
    huó lóng xiān jiàn
    成語解釋:
    形容健壯有活力。
    成語出處:
    清·張南莊《何典》第三回:“一服用軟口湯送下,明日再將亂活湯送下一服,包你活龍鮮健便了。”
    477

    河梁攜手

    成語拼音:
    hé liáng xié shǒu
    成語解釋:
    河梁:橋。指送別。
    成語出處:
    漢·李陵《與蘇武》詩:“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悢悢不得辭。”
    478

    火列星屯

    成語拼音:
    huǒ liè xīng tún
    成語解釋:
    火列:一列列火堆;星屯:星羅棋布的村莊。形容駐軍軍容盛大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投筆映談》:“是故風馳電擊者,勢也;火列星屯者,形也。”
    479

    禍亂相尋

    成語拼音:
    huò luàn xiāng xún
    成語解釋:
    尋:連續不斷而來。禍患戰亂接連不斷地發生
    成語出處:
    孫中山《心理建設》第六章:“此所以禍亂相尋,江河日下,武人專橫,政客搗亂,而無法收拾也。”
    480

    海立云垂

    成語拼音:
    hǎi lì yún chuí
    成語解釋:
    形容文辭氣魄極大。
    成語出處:
    唐·杜甫《朝獻太清宮賦》:“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 H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